子宮肌瘤有哪些症狀?

時間: 2012-08-13

  1.症狀 子宮肌瘤有無症狀及其輕重,主要決定於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以及併發症。有的肌瘤小、生長緩慢、無症狀,可以終生未被發現。近年由於B型超聲檢查的廣泛應用,不少患者是因常規查體,經B超檢查發現有子宮肌瘤,而其本人並無症狀。多數患者是因有症狀而來就醫。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有子宮出血、腹部腫塊、陰道溢液、壓迫症狀等。

  (1)子宮出血:子宮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臨牀可表現爲月經過多,出血有周期性,經量增多,往往伴有經期延長,此種類型出血最多見;月經頻多,月經週期縮短,月經量增多;不規則出血,月經失去正常週期性,持續時間長,時多時少且淋漓不斷,多見於黏膜下肌瘤。子宮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間肌瘤爲多見,漿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宮出血。

  (2)腹部腫塊:子宮位於盆腔深部,肌瘤初起時腹部摸不到腫塊。當子宮肌瘤逐漸增大,使子宮超過了3個月妊娠大小,或位於子宮底部的漿膜下肌瘤較易從腹部觸及。腫塊居下腹正中部位,實性、可活動但活動度不大、無壓痛、生長緩慢,如果患者腹壁厚,子宮增大,或超出盆腔甚至達4~5個月妊娠大小,患者仍難自己發現。因此,子宮肌瘤患者因腹部腫塊就診者少。巨大的黏膜下肌瘤脫出陰道外,患者可因外陰脫出腫物來就醫。

  (3)陰道溢液:子宮黏膜下肌瘤或宮頸黏膜下肌瘤均可引起白帶增多。一旦腫瘤感染可有大量膿樣白帶,若有潰爛、壞死、出血時可有血性或膿血性有惡臭的陰道溢液。

  (4)壓迫症狀:子宮肌瘤可產生周圍器官的壓迫症狀。子宮前壁肌瘤貼近膀胱者可產生膀胱刺激症狀,表現爲尿頻、尿急;宮頸肌瘤向前長到相當大時,也可以引起膀胱受壓而導致恥骨上部不適、尿頻、尿瀦留或充溢性尿失禁(overflow incontinence);巨型宮頸前脣肌瘤充滿陰道壓迫尿道可以產生排尿困難以至尿閉,患者可因泌尿系統症狀就診。子宮後壁肌瘤特別是峽部或宮頸後脣巨型肌瘤充滿陰道內,向後壓迫直腸,可產生盆腔後部墜脹,大便不暢。闊韌帶肌瘤或宮頸巨型肌瘤向側方發展嵌入盆腔內壓迫輸尿管使上泌尿道受阻,形成輸尿管擴張甚至發生腎盂積水。由於肌瘤壓迫盆腔淋巴及靜脈血流受阻產生下肢水腫者少見。

  (5)疼痛:一般子宮肌瘤不產生疼痛症狀,若出現疼痛症狀多因肌瘤本身發生病理性改變或合併盆腔其他疾病所引起。

  (6)不孕與流產:子宮肌瘤患者多數可以受孕,妊娠直到足月。然而有些育齡婦女不孕,除肌瘤外找不到其他原因,而作肌瘤切除術後即懷孕,說明不孕與肌瘤有一定關係。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可能對受孕與妊娠結局有一定影響。宮頸肌瘤可能影響精子進入宮腔;黏膜下肌瘤可阻礙孕卵着牀;巨型原發性子宮肌瘤使宮腔變形特別是輸卵管間質部被肌瘤擠壓不通暢,妨礙精子通過;有人認爲子宮肌瘤引起的肌壁、子宮內膜靜脈充血及擴張特別是子宮內膜,其結果導致子宮內環境不利於孕卵着牀或對胚胎髮育供血不足而致流產。

  (7)貧血:子宮肌瘤的主要症狀爲子宮出血。由於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則出血可導致失血性貧血。臨牀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重度貧血多見於黏膜下肌瘤。嚴重貧血尤其時間較長者可致心肌營養障礙。

  (8)紅細胞增多症:子宮肌瘤伴發紅細胞增多症(erythrocytosis)者罕見。患者多無症狀,主要的診斷依據是血紅蛋白與紅細胞計數增高,除子宮肌瘤外找不到其他引起紅細胞增多症的原因,腫瘤切除後血紅蛋白與紅細胞均降至正常。國內吳葆楨於1964年報道一例子宮肌瘤合併紅細胞增多症。患者35歲,腹部脹大如足月妊娠,剖腹探查全腹爲一巨大的分葉狀實質腫物充滿,表面靜脈迂曲擴張。腫瘤來自子宮左後壁,雙側附件正常,作子宮次全及雙附件切除。病理報告爲平滑肌瘤。術前血紅蛋白爲201g/L,紅細胞爲6.5×1012/L,術後一週降至正常,術後3個月隨訪血紅蛋123g/L,紅細胞爲4.32×1012/L。多年來對其病因學有種種解釋,現已清楚子宮肌瘤伴發紅細胞增多症其原因是由於平滑肌細胞自分泌產生的紅細胞生成素所引起。紅細胞生成素本由腎臟產生,平滑肌不產生紅細胞生成素。此種由非內分泌組織的腫瘤產生或分泌激素或激素類物質並由此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的臨牀症狀稱爲異位激素綜合徵(ectopic hormone syndrome)。除子宮肌瘤外已知有不少腫瘤如肝癌、腎上腺皮質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燕麥細胞癌等均可因腫瘤細胞產生紅細胞生成素而臨牀出現紅細胞增多症。

  (9)低糖血癥: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hypoglycemia)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爲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後症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後低血糖症狀即完全消失。國內張麗珠於1980年報道1例子宮肌瘤併發低糖血癥。患者39歲,未婚,因間歇性發作嗜睡、頭暈、出汗,1個多月前先住內科,住院後發作6次,輕時頭暈、心悸、全身無力、出汗、神志清楚;重時有嗜睡、全身出汗,每次發作均在早晨,靜脈注射50%葡萄糖症狀迅速好轉,神智隨即恢復。共測空腹血糖8次,未發作及發作各4次。未發作的血糖除一次爲3.7mmol/L(66mg%)以外其餘均在5.4~7.8mmol/L(97~140mg%)範圍,發作時血糖分別爲3.16mmol/L(57mg%)、1.6mmol/L(28mg%)、1.8mmol(35mg%)、1.9mmol/L(35mg%)。後經婦科會診檢查子宮增大如孕4個月大小,質硬,表面光滑,活動受限,右卵巢雞蛋大囊腫,作子宮次全切除及右附件切除術,術時探查胰腺無異常發現,術後低血糖症消失。病理診斷爲子宮肌間平滑肌纖維瘤,右卵巢濾泡囊腫。術後隨訪16個月未再發作,每隔4個月測空腹血糖1次,分別爲5.8mmol/L(104mg%),5.9mmol/L(106mg%),6.1mmol/L(110mg%),均爲正常。子宮肌瘤發生低血糖也是異位激素綜合徵的一種,其發生機制還未完全清楚。近年文獻報道非胰島細胞腫瘤患者出現低血糖症,當低血糖發作時,血中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IGF-1)和生長激素(GH)的水平降低甚至測不到,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Ⅱ(IGF-Ⅱ)濃度正常或輕度增高,腫瘤切除後低血糖發作消失,上述參數也恢復正常,認爲非胰島素細胞腫瘤引起的低血糖與腫瘤細胞自分泌產生過多的IGF-Ⅱ有關。非胰島素細胞腫瘤患者發生低血糖症,多數腫瘤是來自間葉組織或纖維組織,腫瘤可以是良性腫瘤,也可以是惡性,如纖維瘤、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等。腫瘤一般較大,通常見於胸腔、腹腔、腹膜後及盆腔腫瘤。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