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中醫辨證施治

時間: 2011-08-03

一、概述:

子宮、輸卵管、卵巢、子宮周圍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所發生的炎症,統稱爲盆腔炎。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按發病過程分爲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者可引起敗血症,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後果嚴重;慢性者因病程遷延日久,反覆發作,可影響婦女身心健康。

中醫對盆腔炎]有記載,屬於婦科雜病的“症瘕”、“痞塊”,以及“月經不調”、“帶下”等病。

、病因病理:對本病的病因病理,可分現代醫學病因病理和傳統醫學病因病理來分析 。

(一)、現代醫學的病因病理認識:又分爲急性與慢性兩種:

1、急性盆腔炎

1、1病因

1.1.1、分娩:是急性盆腔炎中最常見的誘因。分娩帶來的過度疲勞、失血等,使機體抵抗力減退,操作者在分娩過程中,無菌觀念不強,消毒不嚴密,或產後不注意衛生等,又給病原體的入侵提供了條件。

1.1.2、流產、手術後:自然流產,以大月份人工流產,或手術後子宮有胞膜、胎盤殘留物,爲細胞繁殖提供場所,就容易產生感染。

1.1.3、月經行經期,子宮頸口鬆馳開大,子宮內膜 剝離而開放,均便於病原體侵入。如使用不潔的月經墊或經期性交,均可發生感染。

1.2、感染途徑與病理過程:

細菌入侵後,可以在子宮局部形成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也可沿粘膜上行,形成輸卵管炎,或淋巴擴散,形成結締組織炎或盆腔腹膜炎;甚至,可導致血栓性靜脈炎或敗血症,亦可自腹腔其他臟器炎症蔓延成輸卵管炎。

1.2.1、急性子宮內膜炎和子宮肌炎:

多發生於產後或流產後,局部和全身反應情況及與細菌種類和機體的防禦功能有關。一般化膿菌感染局部反應明顯。除充血、水腫、白細胞浸潤外,有炎性滲出及組織壞死,但全身反應嚴重,容易發生敗血證;產氣夾膜桿菌感染,除局部迅速發生壞疽外,全身可產生溶血,循環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極爲嚴重的後果。

1.2.3急性附件炎:

是指輸卵管和卵巢的急性炎症。由於輸卵管和卵巢很接近,當發生炎症時,臨牀上不區別,故統稱爲附件炎。急性輸卵管炎多爲雙側性,細菌經由淋巴系統和附近的炎性周圍炎,因炎性滲出可與周圍器管發生粘連形成炎性腫塊。進一步侵犯肌層,可形成間質性輸卵管炎,使輸卵管壁增厚,整個輸卵管紆曲腫大;若細菌沿子宮內膜 表面上行,侵犯輸卵管粘膜,可使粘膜發生充血性水腫,炎性滲出,滲出液可由漿液性變成膿性,繼之可進一步發展而累及肌層和漿膜層,當輸卵管兩端粘連閉鎖時,膿液積聚在管腔內,可形成輸卵管積膿,如與子宮卵巢粘連而貫通時,可形成輸卵管卵巢膿腫。

1.2.3: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細菌經由內生殖器官,沿淋巴系統擴散,到達子宮周圍結締組織而形成炎症時,稱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或稱急性盆腔蜂窩組織炎。其中以子宮旁結締組織炎最多見。炎證初期,局部充血水腫,有炎性滲出,在子宮周圍特別是韌帶內,可形成炎性腫塊或膿腫,炎症可向盆壁呈扇形浸潤,亦可經腹膜外到達髂凹腎周圍和前腹壁。

1.2.4、血栓性靜脈炎:

因盆腔結締組織內有豐富的靜脈叢,且血流緩慢,故當發生炎症時,容易形成血栓性脈管炎,可發生於闊韌帶靜脈叢,髂外靜脈或股靜脈。

1.2.5、急性盆腔腹膜炎

盆腔器官發生嚴重感染時,常常伴發急性盆腔腹膜炎,盆腔腹膜充血,有大量漿液性滲出和纖維蛋白沉着;腸管、子宮、大網膜等相互粘連,而形成炎性腫塊;化膿時,可形成盆腔膿腫,因膿液多積聚於直腸子宮陷凹處,故以此處膿腫最爲多見。膿腫可穿破直腸壁或陰道後穹窿,膿液可經直腸或陰道排出,亦可向腹腔破潰,形成瀰漫性腹膜炎。

1.3、臨牀表現

高熱,寒戰,頭痛,食慾不振,下腹墜脹,或劇烈疼痛,可向兩側大腿放射,或伴有大、小便刺激症狀,白帶多,呈膿性,有臭味,發生腹膜炎時,可伴有嘔吐,腹脹,便祕或腹瀉,重症患者,可出現煩燥,譫語,昏迷等危急表現。舌紅、苔黃或有芒刺,脈滑數有力。體溫39――40°C。

2.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患者,炎症已經痊癒,就診時所查到的僅是過去炎症所遺留的瘢痕組織,呈單純的薄膜狀或條索狀粘連,對患者並無多大危害。

2.1、慢性子宮內膜炎:由於慢性炎性感染,子宮壁增原。

2.2、慢性附件炎:當炎症侵犯輸卵管壁時,可輸卵管增粗,纖維化,呈硬索狀;如果炎症僅侷限於峽部,則可形成所謂“峽部結節性輸卵管炎”。可誤診爲子宮局部肌瘤,如果炎症同時侵犯漿膜層,由於纖維素滲出,浸注輸卵管,卵巢可與周圍器官粘連形成不規則。質硬而固定的腫塊。

2.3、輸卵管卵巢襄腫:

輸卵管內膜感染,除皺襞粘連,管腔阻塞,可致不孕外,亦可因輸卵管兩端閉塞,管壁之滲出液瀦留於管腔內,而形成輸卵管積水,多爲雙側,壁薄,呈長圓形,積水如穿入粘連在一起的卵巢,則可形成輸卵管卵巢囊腫。

2.2.3、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以子宮旁結締組織炎爲最多見,子宮旁結締組織因增生而變厚、變硬、直達盆壁,子宮固定不動,形成所謂的冰凍骨盆。

2.3.臨牀症狀

時輕時重的下腹及腰胝部痛,或有下腹墜脹感和牽扯感 ,每當月經前,勞累或性交後,均可因盆腔充血加重。少數患者,可伴有尿頻,排尿困難,大便時有脹墜,白帶增多,月經失調等症狀,亦可因輸卵管粘連不通而造成不孕,病程長者,可出現精神不振,失眠,頭昏等症狀。

(二)、中醫對盆腔炎的認識:

盆腔炎在中醫學中無此病名。以其臨牀症狀,急性盆腔炎可屬於中醫婦科學“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等病範疇。慢性盆腔炎可屬於中醫婦科學“Y瘕”、“痞塊”範疇。歷代醫家對此有多種認識。

《素問・骨空論》及《靈樞・水脹》篇所記載的“Y瘕”、“腸覃”、“石瘕”乃Y瘕疾患的較早記載。

中醫古籍對本病病因病理的認識: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兼治二十二》篇第一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

第二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

第三條:“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也。……。”

第四條:“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以上四條都是論述婦人熱入血室的證治。卻與現代醫學之“急性盆腔炎”的臨牀證狀不謀而合。

第八條:“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爲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開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臟腑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經候未勻,令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衝急痛,腰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癩;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爲帶下,非有鬼神,久則贏瘦,脈虛多寒。……”。這條主要是闡述了婦科雜病的病因病機。也與盆腔炎的病因病機基本一致。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多因經脈失於將理,產蓐不善調護,內作七情,外感六淫,陰陽勞逸,飲食生冷,遂致營衛不輸,新陳幹忤,隨經敗濁,淋露凝滯,爲Y爲瘕。”

《景嶽全書?婦人規》:“瘀血留滯作Y,惟婦人有之,其證則或由經期,或由產後,凡內傷生冷,或外受風寒,或恚怒傷肝,氣逆而血留,或憂思傷脾,氣虛而血滯,或積勞積弱,氣弱而不行,總由血動之時,餘血未淨,而一有所逆,則留滯,日積而漸以成Y矣。”

《傅青主女科?經水將來臍下先疼痛》:“婦人有經水將來三五日前而臍下作疼,狀如刀刺者;或寒熱交作,所下如黑豆汁,人莫不以爲血熱之極,誰知是下焦寒溼相爭之故乎!夫寒溼乃邪氣也。婦人有衝任之脈,居於下焦;衝爲血海,任主胞胎,爲血室,均喜正氣相通,最惡邪氣相犯;經水由二經而外出,而寒溼滿二經而內亂,兩相爭而作疼痛,邪愈盛而正氣日衰。寒氣生濁,而下如豆汁之黑者,見北方寒水之象也。”

《婦科祕訣大全?Y瘕》:“婦人疝瘕,由飲食失節,寒溫不調,氣血勞傷,臟腑虛弱,風冷入腹,與血相結而生。或因產後血虛受寒,或因經水往來取冷過度,非獨因飲食失節,多挾血氣所成也,其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只脈澀而浮牢,爲血實氣虛,其發腹痛,逆氣上行,此爲胞中有惡血,久則結成血瘕。”

綜上所述,病因病機,多與正氣虛弱,血氣失調有關。常見的以氣滯血瘀、痰溼內阻、脾腎兩虧等因素結聚而成。茲分析如下:

2.1、氣滯:七情內傷,肝氣鬱結,血行不暢,滯於胞中,結成Y瘕。

2.2、血瘀:多因經期、產後,血室正開,風寒乘虛侵入,凝滯氣血;或因房勞不節,餘血未淨,與邪相搏成瘀;或憂思恚怒,血氣不和,皆可致瘀。瘀積日久,則可成Y。《校注婦人良方》雲:“婦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經閉積,或產後餘血未盡,或風寒滯瘀,久而不消,則爲積聚Y瘕矣。”

2.3、痰溼:脾腎不足,陽氣虛弱,脾失健運,水溼不化,聚而成痰,痰滯胞絡,與血氣相結,積而成Y。亦有溼熱與血瘀相結爲Y瘕者。

2.4、溼(熱)毒:經行產後,胞脈空虛。如因攝生不潔,或因久居陰溼之地,或因手術損傷,以致溼邪乘虛而入,蘊而化熱,傷及任、帶,發爲帶下。亦有肝經溼熱下注,或因熱毒蘊蒸損傷血絡,導致帶下赤白者。

2.5、脾虛: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思慮過多,情懷抑鬱,肝氣乘脾,損傷脾氣,運化失常,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輸以化血,反聚而成溼,流注下焦,傷及任、帶而爲帶下。

2.6、腎虛:素體腎氣不足,下元虧損,或房勞多產,傷及腎氣,封藏失職,陰液滑脫而下;亦有腎陰偏虛,相火偏旺,陰虛失守,任、帶不固,火旺迫之,帶下赤白者。

三、施治要點:

3.1、以活血化瘀法貫穿治療的始終。本病無論是急性期之溼熱或熱毒之侵襲,還是慢性期之寒溼或溼熱內聚,終因與血相搏,積而成瘀,瘀阻胞脈,痹阻絡道,而導致腹痛、帶下、腰痠墜痛、月經不調,不孕育諸疾產生。所以活血化瘀作爲治療本病的基本原則大法,是臨牀獲取良效之關鍵。

3.2急性炎症期應以清熱解毒(或清熱利溼)爲主,活血化瘀爲輔。據臨牀所見,急性期以血熱(或溼熱)瘀滯型較爲多見。因此,在熱毒或(溼熱)壅盛時,應以清熱解毒、利溼爲主兼輔以活血化瘀。

3.3、在慢性炎症期,應以行氣活血,化瘀消Y或溫經散寒燥溼爲要,隨證輔以清熱解毒、利溼之品。因慢性盆腔炎多存在組織增厚或形成包塊,所以在治法上以活血化瘀爲主,有利於祛瘀消Y,以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3.4、攻邪勿忘扶正。慢性盆腔炎多爲本虛標實,本虛者,正氣不足,肝腎虧虛;標實者,即瘀、熱、溼三者蓄積於胞中,使氣血運行不暢,胞絡受阻。所以在活血、清熱、解毒、利溼等攻邪的同時,也應調理肝、腎之本。

3.5、在治療慢性盆腔炎時,要多法綜合運用。補氣與活血相結合,理氣與化瘀相結合,溫經與除溼相結合,清熱解毒與滋陰扶正相結合,利溼與健脾相結合,軟堅散結與益氣補血相結合,纔不致於下不傷陰,攻而不傷氣。

四、辨證論治:

4.1、診斷時應注意的事項:

4.1.1、臨牀上在辨別本病時,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尤其在診治中、青年婦女時,只要病家告訴你,腰痛時,定要詢問其腰痛之部位。本病的部位,多爲腰以下疼痛爲甚。疼痛的性質,以痠痛爲主。還應詢問月經史,以及行經前後的臨牀症狀,經行期間的經量、經色,是否有瘀血塊。是否有白帶史,白帶多少。顏色、帶量多少、氣味有無。更應該詢問其伴發症狀。

4.1.2、分辨急性、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發病時,多有發熱症狀,以及急性感染病史,或手術史,經期感染等情況。慢性盆腔炎一般有急性感染病史,經常以腰部酸脹疼痛症狀爲主。月經比較紊亂,白帶多爲唯一之症狀。

4.1.3、診斷本病還應藉助現代醫療設備,輔助檢查。急性盆腔炎一是查體溫,體溫在38――40°C之間。二是作血常規檢查,多見總分增高,主要以白血球增高,中性多核增高。三是作B超檢查,多見子宮增大,盆腔積液較多。慢性盆腔炎,一般情況血總分分類不高、多見淋巴細胞增高。B超檢查,多見子宮附件增粗增大,宮頸回聲密集增強。子宮體增大。

4.2、辨證分型

4.2.1、血熱瘀滯型:(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

臨牀表現:發熱惡寒,頭痛,下腹部壓痛拒按,甚至全腹劇痛,帶下量多,色黃呈膿樣,質稠粘,氣穢,口乾,噁心,納差,大便    燥結或溏泄,小便色赤而頻,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病機分析:由於月經期感受溼熱,邪伏衝、任,熱入血室,故發熱惡寒,頭痛,下腹部壓痛拒按,甚至少腹劇痛。溼熱蘊結,溼熱損傷任、帶二脈,故帶下量多,色黃、呈膿樣,質稠粘,氣穢。口乾,噁心,納差,大便燥結或溏泄,小便色赤而頻,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均爲溼熱之象。

治療原則:清熱解毒,兼以活血化瘀。

代表方劑:五味消毒飲加活血藥:

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敗漿草、紅藤、丹皮、柴胡、枳實、當歸、赤芍、桃仁、紅花、乳香、沒藥。

4.2.2、溼熱瘀結型

臨牀表現:低熱起伏,腰痠疼,行經及勞累時加重,胸悶,胃納少,口乾而膩,經行先期,帶多色黃穢臭,大便祕結或溏,小便色黃,舌質黃,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病機分析:本型多爲宿有溼熱內蘊,流注衝、任、帶脈,阻滯氣血;或於經期,產後(包括墮胎、小產後)而感受溼熱之邪,稽留於衝任,或蘊結於胞中,溼熱與經血相搏結。故出現上述症狀。

治療原則:清熱利溼,兼以活血化瘀。

代表方:止帶方加減:

豬苓、茯苓 、車前子、木通、澤瀉、赤芍、丹皮、生地、當歸、柴胡、知母、苡仁、白果、蒼朮等。

4.2.3、氣滯血瘀型 (慢性盆腔炎):

臨牀表現:經行少腹脹痛下墜,腰胝酸脹疼痛,白帶多,色黃呈膿性,氣穢,月經先期,量多,色紫暗,伴血塊。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白膩苔或薄黃苔,脈弦或沉澀。

病機分析:本型素多抑鬱,經期或經期限前後復傷於情志,肝氣更爲抑鬱,鬱則氣滯,氣滯則血瘀,血海氣機不利,經血運行不暢,瘀滯衝任。故經行少腹脹痛下墜,腰胝酸脹疼痛,月經先期限,量多,色紫暗,伴血塊。氣滯內熱與溼熱交結,損傷任、帶二脈,故白帶多,色黃呈膿性,氣穢。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白膩苔或薄黃苔,脈弦或沉澀均爲氣滯血瘀之象。

治療原則:行氣活血祛瘀。

代表方:棱莪七味散:三棱、莪術、知母、山藥、花粉、雞內金、雞血藤。血瘀夾寒者加黨蔘、黃芪、肉桂、白朮,血瘀夾溼熱加黃柏、連翹、銀花。

4.2.4、寒溼凝滯型:

臨牀表現:小腹脹痛,有冷感,腰胝痠痛,行經或勞累後加重,得溫減輕,經行後期,量少,色紫有塊,帶多清稀,舌質淡或有瘀點,苔白膩,脈沉遲。

病機分析:衝任虛寒,瘀血內阻。月經期風冷寒邪客於胞絡,使衝任氣血失調,瘀血阻礙胞宮,導致小腹脹痛,有冷感。風寒凝滯任帶二脈,故腰胝痠痛,帶下清稀,經行或勞累後加重,得溫則減,經行量少,色有紫塊。舌質淡或有瘀點,苔白膩,脈沉遲,均爲寒溼凝滯之徵象。

治療原則:溫經散寒,佐以理氣化瘀。

代表方:少腹逐瘀湯加減:

小茴香、炮姜、肉桂、元胡、沒藥、川芎、赤芍、五靈脂、當歸、生蒲黃、川楝、鬱金、香附、玄胡、川斷。

4.2.5脾虛:

臨牀表現:帶下色白或淡黃,質稠粘,無臭氣,綿綿不斷,面色恍白或蔞黃,四肢不溼,精神疲倦,納少便溏,兩足跗腫,月經不調,腰膝痠軟,舌淡苔白或膩,脈緩弱。

病機分析: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溼,水溼之氣下陷而爲帶下。脾虛可導致中陽不振,則面色不榮而呈恍白或萎黃、四肢不溫,精神疲乏。脾虛失運,則納少便溏,兩足跗腫。舌淡苔白或膩,脈緩弱,也爲脾虛中陽不振之象。

治療原則:健脾益氣,昇陽除溼。

代表方:完帶湯:

白朮、山藥、人蔘、白芍、蒼朮、甘草、陳皮、黑芥穗、柴胡、車前子、杜仲、川斷。

4.2.6、腎虛

4.2.6.1、腎陽虛

臨牀表現:白帶清冷,量多,質稀薄,終日淋漓不斷,腰痠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頻數清長,夜間尤甚,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

病機分析:腎陽不足,陽虛內寒,帶脈失約,任脈不固,故帶下清冷,量多,滑脫而下。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下暖膀胱,故小便頻數清長。不能上溫脾陽,故大便溏薄。腰爲腎之外府,腎虛失養,則腰痠如折。小腹爲胞宮所居之處,胞絡繫於腎,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胞宮,則小腹有冷感。舌淡,苔薄白,脈搏沉遲,亦爲腎陽不足之徵。

治療原則:溫腎培元,固澀上帶。

方藥:內補丸加減:

鹿茸、菟絲子、潼蒺藜、黃芪、肉桂、桑螵蛸、肉蓯蓉、制附子、白蒺藜。

4.2.6.2、腎陰虛:

臨牀表現:帶下赤白,質稍粘無臭,陰部灼熱,頭昏目眩,或面部烘熱,五心煩熱,失眠多夢,便艱尿黃,舌紅少苔,脈細略數。

病機分析:腎陰不足,相火偏旺,損傷血絡,任、帶失固。故帶下赤白、質粘,陰部灼熱;陰虛不能潛陽,虛陽上擾則頭昏目眩,面部烘熱,五心煩躁,腎水虧損,不能上濟於心,則失眠多夢,便艱尿黃,舌紅少苔,脈細數,均爲腎陰虧損之象。

治療原則:益腎滋陰,清熱止帶。

代表方:知柏地黃湯:

知母、黃柏、熟地、山萸肉、淮山、雲苓、澤瀉、木通、芡實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