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月經不調

時間: 2011-06-15
近來看診中見不少婦科病,痛經、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前後不定期、崩漏、更年期。有些女性根本對月經不瞭解,多數來看診的女性非爲月經病而來,而是來看身體不適如暈、易累、乏力、納差等症狀。問及月經才知道與月經紊亂有關。她們以爲每個月有來就行,不管它是早來還是遲到,不知道早來遲到屬於不健康狀態,意味着身體亮起黃燈了,是需要注意的時候,要儘早把月經調整過來。尤其對那些未婚女性,應該要去了解月經對一個女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女人身負生養後代的重任,如果身體狀態不佳,又如何產下一個健康的寶寶呢?正常的月經週期是28天左右,排卵發生在月經開始之時的兩週之後和下一次月經開始的兩週之前。大多數婦女28天行經一次,但提前或延後7天以內仍屬正常,月經持續時間一般3--7天,一次月經出血量約爲30--50毫升。凡月經的週期、經期和經量發生異常,以及伴隨月經週期出現明顯不適症狀的疾病,稱爲月經病,是婦科臨牀的多發病。
 
你知不知道月經不調會給你下一代帶來什麼影響呢?有位醫師在健康講座上那麼說:“ 不正常月經表現:
 
1、量大且提前 → 氣虛 → 影響後代 免疫力低下
  
2、先量大、提前,然後正常,再量小、推遲 
  → 血虛 → 影響後代 不長個/兒童多動症/精神不集中  3、時間忽前忽後,4-5天結束(量正常) → 脾虛  → 影響後代 偏食4、時間忽前忽後、量忽大(7-8天)忽小(1-2天) 
  → 肝腎虧虛 →  影響後代 →
A:腦癱(腎虧)→ 大腦發育不正常  (現今多爲小腦腦癱,小腦主肢體運動神經) 
B:自閉症(肝主情志 → 發脾氣 → 肝火旺)    5、痛經:爲血脈不通。 →  後代反映:  A:產後月經不痛 
  (1)生男孩 → a. 小兒疝氣
                             b. 尿牀。 
       (2)生女孩 → a. 九歲以前尿牀 
              b. 來經後痛經(代代相傳)  B:產後月經還痛:母體 95% 會得子宮膜上的子宮肌瘤 
  
痛經多因寒凝結於血。吃冰冷的食物寒於胃,胃乃髓骨生化之源→ 引起多發性子宮肌瘤。另 5% 來經前三天脾氣暴,易生氣(肝氣),多爲子宮壁肌瘤。 ”
心理因素 - 特別是情緒對月經有重要的影響。有位英國的婦產科醫生,對14中17歲的91名女學生參加一次重要考試時月經變化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表明,在臨近考試前的一段時間,大約有一半人的月經不正常,大多數人的月經週期延長,少數人月經縮短,個別人停止了月經。考試當天,學生的情緒處在最緊張的狀態,竟有36名女生來了月經。痛經是月經功能不正常的症狀,表現爲月經來前小腹、腰部和骶骨壓迫感的隱痛或痠痛。心理因素與痛經關係密切。情緒緊張而不穩定的婦女比情緒穩定的婦女痛經多。中醫認爲引起月經痛的因素很多,其中七情失調是一個重要因素。正如陳自明在《婦科良方》中所指出:“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失節,起居失宜,脾胃虛損,心火妄動,則月經不調矣。”中醫學認爲情緒變化能夠引起肝鬱化火,導致衝任二脈失固,迫血妄行,造成月經提前。情緒變化也可以引起氣機鬱阻,氣鬱則血滯,造成月經錯後。情緒抑鬱、憤怒可以引起肝氣逆亂,導致血海蓄溢失常而經來無定。情緒變化能引起血滯,使衝任二脈不通暢而造成閉經。情志不舒引起肝氣鬱結,氣機壅滯,運行不暢,形成氣滯,氣滯則血亦滯,造成痛經。現代心理學與現代醫學研究認爲,不同的情緒狀態對月經的影響是不同的。心情抑鬱或沮喪常常使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月經提前。月經病發生的主要機理是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導致衝任二脈的損傷。其病因除外感邪氣、內傷七情、房勞多產、飲食不節之外,尚須注意身體素質對月經病發生的影響。月經病的辨證着重月經的期、量、色、質及伴隨月經週期出現的症狀,同時結合全身證候,運用四診八綱進行綜合分析。月經病的治療原則重在治本以調經。論治過程中,首辨他病、經病的不同。如因他病致經不調者,當治他病,病去則經自調;若因經不調而生他病者,當予調經,經調則他病自愈。次辨標本緩急的不同,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如痛經劇烈,應以止痛爲主,若經崩暴下,當以止血爲先,緩則審證求因治其本,使經病得到徹底治療。再辨月經週期各階段的不同。經期血室正開,大寒大熱之劑用時宜慎;經前血海充盛,勿濫補,宜予疏導;經後血海空虛,勿強攻,宜於調補,但總以證之虛實酌用攻補。這是月經病論治的一般規律。
婦女有經、孕、產、乳的生理特點,其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機體陰血的充足。如果陰血不足,必然會導致生理異常,造成種種病症,故中醫有“婦女以血爲本”的理論。所以婦女進補的基本原則是滋陰養血。雖然引起月經失調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最常見的還是氣血虧虛,陰血不足,故經病進補法當以滋陰養血爲主。月經先期:  概念:指月經每月提前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月行經2次,又稱爲“月經超前”。  症狀:常見血量多而色淡紅、質清稀,精神疲倦,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面色無華,舌質淡,脈弱無力。  病因:氣血虛弱導致。  治療方法:宜在冬令雙補氣血,可於立冬後用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g,將雞洗淨,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爛熟、去藥渣。調味後食肉喝湯,分2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每個月經週期服3~5劑。  月經後期:  概念:指月經週期經常錯後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經1次,又稱爲“月經錯後”。  症狀:常見月經延後,量少色淡,小腹空痛,體弱乏力,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少寐,筋骨痠痛,皮膚乾枯,舌淡苔少,脈細無力。  病因:多由血虛引起。  治療方法:宜在冬令補血調經,可用羊肉500g,黃芪、黨蔘、當歸各25g,生薑50g。將羊肉、生薑洗淨切塊,藥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去藥渣,調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經後,每天1次,連服3~5天。  月經過多:  概念:指月經量多,過期不止。  症狀:常見經色淡紅、經質清稀,小腹空墜,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軟弱無力。  病因:多由氣虛導致。  治療方法: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可用老母雞1只,黃芪10g,艾葉15g,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月經過少:  概念:指月經量少,1~2日即淨,或點滴即止。  症狀:經色淡紅,面色無華,皮膚幹糙,頭暈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溫,舌淡,脈虛細。  病因:多屬血虛型。  治療方法:宜補氣養血以養衝任,可用雞血藤9~15g(幹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冬季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  閉經:  概念:指月經停止。  症狀: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悸少氣,虛煩不寐,四肢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治療方法:宜氣血兼補,養血通經。可用墨魚(烏賊)1條,約200~300g,桃仁6g。將墨魚洗淨切塊,同桃仁共煮,食墨魚喝湯。每天1次,每月連服5~6天。或用黃芪30g,枸杞30g,乳鴿1只,將乳鴿洗淨,黃芪用布包,同枸杞,放燉蠱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後飲湯、吃鴿肉。一般隔天燉服1次,冬季每月連服4~5次。
素體血虛、氣虛的女孩子,月經期要小心,不要受寒、不吃冷、不生氣,注意腰骶部、少腹部的保暖,不劇烈運動,月經後在飲食上適當進補,比如紅棗、龍眼、枸杞子、蓮子、葡萄乾、當歸等等,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氣虛和血虛的體質。痛經的女孩子,月經前可以適當喝點紅酒、糯米甜酒、紅糖水緩解痛經之苦。對於月經病的預防既要注意飲食起居,情志調和尤其重要。對於主要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月經失調,對其治療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爲主,適當配合藥物治療。單靠藥物治療,不消除引起月經不調的消極心理因素是很難奏效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