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在月經的時候都非常辛苦,腰痠,腹痛,脾氣暴躁等等,想要在那幾天輕鬆點,還是要注意平時的飲食。下面我就來點評幾個常用的養生食譜,各位姐妹們不要錯過哦。

治療月經不定期 1.調經四寶粥 原料:柴胡、香附、川穹、當歸各15 g,粳米150 g,白糖少許。 製法:四味中藥入藥罐,加入清水煎濃汁,去掉藥渣作備用,連同粳米入鍋中,小火煮粥即可食,最後白糖來調味。 功效:疏肝理氣調經血。 2.山藥羊肉湯 原料:羊肉150 g,山藥、當歸、熟附子各10 g,姜、蔥、精鹽各少許。 製法:羊肉洗淨切成塊,附子當歸紗布包,山藥搗碎作備用。羊肉藥包和山藥,一同入鍋加清水,大火燒沸去浮沫,小火煮至肉爛熟,然後放置90分鐘,取出藥包再調味。 功效:補腎助陽可調經。 3.蘇木黑豆湯 原料:黑豆50 g,蘇木15 g,紅糖少許。 製法:黑豆、蘇木同入鍋,加入清水小火煮,煮至黑豆變熟爛,放入紅糖去蘇木。 功效:補腎滋陰活經血。
治療月經過多 1.參麻粥 原料:人蔘10 g,升麻5 g,粳米100 g。 製法:人蔘切片作備用,升麻煎制留藥汁,參片粳米入藥汁,小火煮粥即可食。 功效:健脾補中益氣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過多。 2.艾葉雞湯 原料:老母雞1只,艾葉20 g,精鹽少許。 製法:母雞宰殺並洗淨,開水汆透即撈出,連同艾葉入砂鍋,再放精鹽和清水,小火煨燒至熟爛。 功效:益氣溫中溫經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過多。 3.豬肉茅根湯 原料:茅根50 g,豬瘦肉100 g。 製法:茅根洗淨紗布裹,豬肉洗淨再切片,兩種原料同入鍋,加入清水小火燉,煮至肉熟去茅根。 功效:涼血止血並滋陰,適用於血熱型月經過多。 4.天門蒲黃湯 原料:天門冬、蒲黃各10 g,白糖少許。 製法:蒲黃首先紗布包,連同天門同入鍋,加入清水上火煎,煎至汁濃放入糖。 功效:滋陰降火可止血,適用於陰虛血熱型月經過多。 5.蓮茅糯米粥 原料:旱蓮草、白茅根各10 g,糯米100 g。 製法:兩味中藥加清水,煎至湯濃去掉渣,放入糯米小火煮,煮至粥熟即可食。 功效:滋陰益腎可止血,適用於陰虛血熱型月經過多。
治療月經過少 1.山藥大棗蜜 原料:牛髓、山藥各150 g,大棗40枚,蜂蜜150 g。 製法:山藥研粉棗去核,四種原料同入碗,然後搗勻上鍋蒸,時間大約三十分鐘。 功效:益氣補血滋腎精,適用於血虛型月經過少。 2.大棗豬肉湯 原料:大棗15枚,雞血藤15 g,豬瘦肉150 g。 製法:大棗洗淨並去核,豬肉切片作備用,紗布包好雞血藤,同入砂鍋小火煮,煮至肉爛去血藤。 功效:補血益氣並調經,適用於血虛型月經過少。 3.豬蹄牛膝湯 原料:牛膝20 g,豬蹄300 g,米酒60 g。 製法:豬蹄洗淨剁成塊,連同牛膝入砂鍋,加水適量小火煨,豬蹄熟爛去牛膝,調入米酒即可食。 功效:活血祛瘀通經血,適用於血瘀型月經過少。 4.調經羊肉湯 原料:羊肉300 g,當歸、熟地各20 g,黃酒、精鹽各少許。 製法:羊肉洗淨切成塊,當歸熟地紗布包,羊肉紗布入砂鍋,加入黃酒和清水,小火煮至肉熟爛,取出藥包放精鹽。 功效:溫陽補腎養經血,適用於腎虛型月經過少。
燉至肉熟爛,去掉藥包放精鹽。 功效:健脾利水溫腎陽。 4.枸杞煮雞蛋 原料:枸杞15 g,雞蛋1只。 製法:雞蛋枸杞先洗淨,一同入鍋加水煮,雞蛋熟後去外殼,再入藥汁煮幾分。 功效:平補肝腎和陰陽。 5.柴胡陳皮湯 原料:柴胡、鬱金、陳皮各10 g,白糖少許。 製法:三味中藥同入鍋,加水煎汁去藥渣,調入白糖代茶飲。 功效:疏肝理氣活經血。 說明:因存在個體差異,故食方請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