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鍼灸治療胃下垂、呃逆、膈肌痙攣

時間: 2014-11-23
中醫鍼灸治療胃下垂、呃逆、膈肌痙攣

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低於正常以下。主要由於胃膈韌帶和胃肝韌帶無力或腹壁肌肉鬆弛所致。多發生於身體瘦弱的女性。

  胃下垂屬於中醫學“胃痛”、“胃緩”、“痞滿”、“腹脹”等範疇。主要因爲素體脾胃虛弱,或長期飲食失節、勞倦過度等損傷脾胃,脾虛氣陷,肌肉不堅,無力託舉胃體所致。
【臨牀表現】
  患者形體消瘦,輕者可無明顯症狀,重者可有上腹墜脹、疼痛不適,多在食後、久立及勞累後加重,平臥後減輕或消失。站立時腹主動脈搏動明顯,平臥或雙手由下腹部向上托起則上腹墜脹減輕。常伴有胃脘飽脹、厭食、噁心、暖氣、腹瀉或便祕等症狀。甚者還可出現站立性昏厥、低血壓、心悸、乏力、眩暈等“循環無力症”的表現。也可同時伴有肝、腎、結腸等臟器的下垂。
  X線鋇餐****可以確診,可見胃小彎切跡或幽門管低於骼棘連線,胃呈長鉤型或無力型,上窄下寬,或整個胃幾乎位於腹腔左側。根據胃下垂的程度分可爲Ⅰ、Ⅱ、Ⅲ、度。中醫辨證本病爲脾虛氣陷,症見形體消瘦,面色無華,心悸眩暈,食少乏力,脘腹隱痛,墜脹不適,久立、勞累、飲食後加重,平臥後減輕,舌淡、苔薄,脈細弱。若兼見痞滿、噁心等爲脾氣不升,胃失和降;兼見暖氣、喜嘆息等爲肝鬱氣滯,克伐脾胃。
【治療方法】
 1.基本治療
 治則:健脾益氣、昇陽舉陷,鍼灸並用,補法。
處方:以任脈腧穴和脾、胃的背俞穴爲主。
  中脘氣海百會胃俞脾俞足三裏
 方義:胃下垂病變在胃,故取胃之背俞穴與胃之募穴中脘、下合穴足三裏補益胃氣;脾俞、氣海可健脾益氣、補中和胃;百會可益氣固脫、昇陽舉陷。
  加減:痞滿、噁心者加公孫、內關和降胃氣;暖氣、喜嘆息者加太沖、期門疏肝理氣。
 操作:諸穴均常規針刺;主穴均用補法,配穴均用平補平瀉法;上腹部和背部穴針後加灸或加拔火罐。
2.其他療法
  ⑴ 耳針:取胃、脾、交感、皮質下。毫針刺法,也可埋針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⑵ 穴位注射:取穴同鍼灸處方,每次選1~3穴。取黃芪注射或生脈注射,每次每穴注入1ml。
  ⑶ 穴位埋線:取中脘、脾俞、胃俞、氣海、足三裏等穴。行常規穴位埋線。2周1次。
【驗案舉例】
  王某,男,51歲。胃脘堵塞感20餘年,胃痛2年。曾行鋇餐****,診斷爲胃下垂。服中藥40餘劑無效,故來針治。現胃脘堵塞感,脹滿,隱痛,暖氣.胸背痛,疲乏氣短,腹脹下墜,納少,食後墜重,大便稀溏。查:精神不振,面色黃黯,舌苔白厚,脈沉細而弦。取:①中脘、氣海、胃上穴、足三裏、胃俞;②上脘、關元、天樞、陰陵泉、脾俞。胃上穴用2.5寸毫針刺人皮下後,針身斜向神闕方向,拇指向前,食指向後徐徐捻入,患者感到腹部抽搐爲得氣,用捻轉補法,再加電針給予小量電刺激,其他穴位按常規施術,留針30分鐘。每日1次,兩組穴位輪換使用。經10次治療,胃脹、下墜感消失,納佳,僅有胃部泛酸。繼續治療l個月而愈,並恢復工作(劉冠軍.現代鍼灸醫案選.第l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159)。
【文獻摘錄】
1.《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病者,腹中(月真)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能、食飲不下,取之三裏也。
 2.《鍼灸甲乙經》:腹滿不能食,刺脊中……心腹脹滿、噫、煩熱、善嘔、膈中不利,巨闕主之。
【按語】
  1.鍼灸治療本病有一定療效,但病程較長,須堅持治療。
  2.平時應注意飲食有節,起居有時,調暢情志,對本病治療有重要作用。

————————————————————————————————————

中醫鍼灸治療呃逆、膈肌痙攣

呃逆,古稱“”,又稱“噦逆”。是因氣逆動膈,致喉間呃呃有聲,聲短而頻,不能自控的病症。相當於西醫學的膈肌痙攣。除單純性膈肌痙攣外,胃腸神經官能症、胃炎、胃擴張、胃癌、肝硬化晚期、腦血管病、尿毒症、胃或食道術後等亦可引起膈肌痙攣。
  本病病位在膈,基本病機爲氣逆動膈。凡上 、中、下三焦諸臟腑氣機上逆或衝氣上逆均可動膈而致呃逆。如上焦肺氣或虛或鬱,失於肅降;中焦胃氣失於和降,或胃腸腑氣不通,濁氣上逆;下焦肝氣鬱結,怒則氣上;腎不納氣,虛則厥逆等均可動膈。臨牀以胃氣上逆動膈最爲常見。多由飲食不當、情志不舒和突然吸入冷空氣而引發。
【臨牀表現】
  以氣逆上衝、喉間呃呃連聲、聲音短促、頻頻發出、不能自控爲主症。常伴有胸膈痞悶、胃脘不適、情緒不安等。偶然發作者多可短時間內不治自愈;也有持續數日甚至數月、數年不停者。
  1.胃寒積滯 呃逆常因感寒或飲冷而發作,呃聲沉緩有力,遇寒則重,得熱則減,苔薄白,脈遲緩。
  2.胃火上逆 呃聲洪亮有力,衝逆而出,口臭煩渴,喜冷飲,尿赤便祕,苔黃燥,脈滑數。
  3.肝鬱氣滯 呃逆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呃聲連連,胸脅脹滿,苔薄白,脈弦。
 4.脾胃陽虛 呃聲低沉無力,氣不得續,脘腹不適,喜暖喜按,身倦食少,四肢不溫,舌淡、苔薄,脈細弱。
 5.胃陰不足 呃聲低微,短促而不得續,口乾咽燥,飢不欲食,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療方法】
  1.基本治法
  治則:胃寒積滯、脾胃陽虛者溫中散寒、通降腑氣,鍼灸並用,虛補實瀉;肝鬱氣滯、胃火上逆者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只針不灸,瀉法;胃陰不足者養陰清熱、降逆止呃,只針不灸,平補平瀉。
  處方:以任脈腧穴爲主。
  膈俞內關中脘天突膻中足三裏


 方義:本病病位在膈,故不論何種呃逆,均可用膈俞利膈止呃;內關穴通陰維脈,且爲手厥陰心包經絡穴,可寬胸利膈,暢通三焦氣機,爲降逆要穴;中脘、足三裏和胃降逆,不論胃腑寒熱虛實所致胃氣上逆動膈者用之均宜;天突位於咽喉,可利咽止呃;膻中穴位近膈,又爲氣會穴,功擅理氣降逆,使氣調則呃止。
 加減:胃寒積滯、胃火上逆、胃陰不足者加胃俞和胃止呃;脾胃陽虛者加脾俞、胃俞溫補脾胃;肝鬱氣滯者加期門、太沖疏肝理氣
 操作:諸穴常規針刺;膈俞、期門等穴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內臟;胃寒積滯、脾胃陽虛者,諸穴可用艾條灸或隔姜灸;中脘、內關、足三裏、胃俞亦可用溫鍼灸,並可加拔火罐。
  2.其他療法
  ⑴ 指針:翳風、攢竹、魚腰、天突。任取一穴,用拇指或中指重力按壓,以患者能耐受爲度,連續按揉l~3分鐘,同時令患者深吸氣後屏住呼吸,常能立即止呃。
  ⑵ 耳針:取膈、胃、神門、相應病變髒腑(肺、脾、肝、腎)。毫針強刺激;也可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⑶ 穴位貼敷:麝香粉O.5g,放入神闕穴內,傷溼止痛膏固定,適用於實證呃逆,尤其以肝鬱氣滯者取效更捷;吳茱萸10g,研細末,用醋調成膏狀,敷於雙側涌泉穴,膠布或傷溼止痛膏固定,可引氣火下行。適用於各種呃逆,對肝、腎氣逆引起的呃逆尤爲適宜。
【驗案舉例】
  李某,女,18歲。呃逆反覆發作1年。1年前正值月經期間被人踢傷右肋,從而發生呃逆。呃逆時周身抖動,手足隨之而動,狀如舞蹈。平時三五日動輒發作1次,發則終日不休。月經期間發作更甚。面色赤,舌質幹,脈沉數,右寸尤爲明顯。針刺膻中、巨闕、內關、太沖,瀉法,數分鐘後呃逆即止。半年以後,因經期生氣而有小發作,仍取上四穴,應針而愈(劉冠軍.現代鍼灸醫案選.第1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147)

【文獻摘錄】
  1 .《靈樞·雜病》: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
  2.《鍼灸資生經》:噦……灸中脘、關元百壯;未止,腎俞百壯。
  3.《鍼灸正宗》:呃逆……針天突以降逆,針中脘以和胃。
【按語】
  1.鍼灸治療呃逆有顯著療效,往往能針到呃止,手到病除。
  2.呃逆停止後,應積極查明並治療引起呃逆的原發病。
  3.年老體弱和慢性久病患者出現呃逆,往往是胃氣衰敗、病情加重之象,鍼灸療效欠佳。

上一篇:兒童高血壓(圖)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