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患者護理教案

時間: 2013-08-26

**學院教案首頁

授課題目

第七章頸椎病患者護理

課型

理論課

授課時間

2012年3月27日

學時

授課地點

北湖區102教室

授課對象

2010級護理學本科1-3班

目的要求

1.掌握頸椎病的臨牀表現、處理原則、護理評估的內容

2.掌握護理診斷頸椎病常見問題

3.掌握頸椎患者護理措施

4.熟悉頸椎病的病因和分型

5熟悉頸椎患者健康教育

教學內容與

時間分配

Ⅰ 導言:3分鐘

Ⅱ 正文:35分鐘

第一節頸椎病(15分鐘)

第二節頸椎病護理(20分鐘)

Ⅲ 小結2分鐘

Ⅳ 複習思考題:5分鐘

教學重點

1.頸椎病臨牀表現2.頸椎病護理評估

3.頸椎病護理措施

教學難點

1.頸椎患者處理原則

2.健康教育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案例教學法

教具

粉筆、教鞭

思 考 題

1.常見診斷問題有?2.頸椎患者術前評估的內容有哪些?

參考資料

1.曹偉新主編《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8月第四版

2.李樂之主編《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8月第四版

第二章頸椎病患者護理

Ⅰ 導言:

頸肩痛是臨牀常見的一組症狀,以慢性損傷和退行性病變引起者居多,那麼什麼是頸椎病?頸椎病臨牀表現是什麼?該如何護理?

Ⅱ 正文:

第一節 頸椎病

一、頸椎病及有關概念

頸椎病是(cervical spondylosis)指頸椎間關節退行性變所致脊髓、神經、血管損害的相應症狀和體徵。頸椎病是50歲以上人羣的常見病,男性居多,好發部位依次爲C5-6、C4-5、C6-7。

(一)、病因

1.頸椎間盤退行性變

(1)使肩盤處於鬆弛狀態

(2)造成頸椎力學的功能紊亂

2.頸椎先天性椎管狹窄

3.損傷

(二)、分型

根據受壓部位和臨牀表現不同,一般分爲四類。但某些病人以某型爲主,同時伴有其他型的部分表現,成爲複合型頸椎病。

1.神經根型頸椎病

2.脊髓型脊椎病

3.椎動脈型頸椎病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三)、臨牀表現

1.神經根型頸椎病

(1)症狀:病人常先有頸部疼痛級頸部僵硬,繼而向肩部及上肢放射。咳嗽、噴嚏及活動時疼痛加劇。上肢有疼痛感,皮膚可有麻木、過敏等感覺異常,上肢肌力和手握力減退。

(2)體徵:頸部肌痙攣,頸肩部有壓痛,頸部和肩關節活動有不同程度受限。上肢牽拉試驗陽性,壓頭試驗陽性。

2.脊髓型脊椎病

(1)症狀:手部發麻,活動不靈活,特別是精細活動失調,握力減退,下肢無力,發麻,步態不穩,有踩棉花的感覺,軀幹有緊束感等。

(2)體徵:隨病情加重可發生自下而上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3.椎動脈型頸椎病

(1)症狀:眩暈,頭疼,視物障礙,耳鳴,耳聾,噁心嘔吐,猝倒等一過性腦或脊髓缺血的表現,頭部活動時課誘發或加重,體位改變,血供恢復後緩解。

(2)體徵:頸部有壓痛,活動受限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有交感神經興奮狀態,如頭疼或偏頭痛、頭疼、頭暈、心律不齊、血壓升高等。也可出現交感神經抑制狀態,如頭暈眼花,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

第二節 頸椎病患者處理和護理

(一)處理原則

1.非手術療法

(1)頜枕帶牽引:取坐位或臥位,頭前屈15度左右,牽引重量4到6千克,每日1到2次,每次1小時,2周圍一療程。脊髓型頸椎病一般不宜作此牽引。

(2)頸託或頸領:限制頸椎過度活動。如充氣型頸託可固定頸椎,還有牽引作用

(3)推拿按摩:可減輕肌痙攣,改善局部血循環。脊髓型頸椎病不宜採用此療法。

(4)理療:可改善局部血循環,促進局部水腫消退和肌肉鬆弛

(5)藥物治療:目前無治療頸椎病的特效藥物,所屬藥物皆屬對症治療,如複方丹蔘片等

2.手術治療

適用於診斷明確、經非手術療法無效和反覆發作,或脊髓型脊椎病壓迫症狀進行性加重者。

(二)護理評估

1.術前評估

(1)健康史和相關因素

1)病人的一般情況:如年齡和職業特點

2)病人此次發病的誘因和情況,如病人有無眩暈、頭疼、視物模糊等,導致症狀加重或減輕的因素

3)既往史:以往有無類似情況發生,採取過何種治療手段,以往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病史。

(2) 身體狀況

1)全身:病人的意識和生命體徵、生活自理的能力,有無大小便失控或失禁現象

2)局部:病人疼痛或放射性痛的部位,取何種體位能減輕疼痛,病人四肢感覺,運動和反射情況。

3輔助檢查:瞭解病人的脊髓造影、CT等檢查結果,以判斷病情,可能採取的治療和護理措施。

(4)心理和社會支持狀況:病人及家屬對該病的認識、心理狀態、有無焦慮及焦慮原因,家庭及社會對病人的支持程度

2.術後評估

(1)手術的種類和術中狀況

(2)病人的生命體徵,尤其是呼吸狀況,呼吸困難時前路手術最危險的併發症,多數發生在術後1到3日。常見原因有:

1)切口內出血壓迫血管

2)喉頭水腫

3)術中損傷脊髓或移植骨塊鬆動,脫落後壓迫氣管

(3)手術切口有無出血

(4)肢體感覺,活動和大小便情況

(三)常見護理診斷問題

1)低效性呼吸 與脊髓水腫。植骨塊脫落或術後頸部水腫有關

2)潛在併發症:喉返、喉上神經損傷,以及肺部感染、壓瘡或泌尿系感染

3)軀體活動障礙 與神經根受壓,牽引或手術有關

(七)護理目標

1.維持病人正常

2.病人未發生喉返或喉上神經損傷,或損傷後得到及時處理和護理

3.病人肢體感覺和活動能力逐漸恢復正常

3.併發症得到有效預防或發生後得到及時護理和處理

(四)護理措施

1.保持有效的氣體交換

(1)術前適應性準備:指導前路手術病人在術前作向前方推移器官的訓練,以免術中反覆牽拉氣管導致氣管黏膜水腫,影響呼吸

(2)術後牀邊準備:備好血壓計,聽診器,吸氧,吸痰裝置,氣管插管及氣管切開包,以備急用。

(3)給予吸氧:對低效性呼吸形態的病人提供氧氣吸入

(4)密切觀察:包括生命體徵和手術局部情況

1)呼吸:病人有無呼吸費力,張口急速呼吸,應答遲緩或發紺等,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並採取措施

2)手術局部:觀察局部有無腫脹,切口敷料有無滲透,滲出液的量,顏色和形狀等

3)引流: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物的量和色澤,保持引流通暢,隨時注意引流管有無扭曲受壓和滑脫

2.觀察有無喉返喉上神經損傷症狀,有無吞嚥困難,聲音嘶啞等

3.促進病人感覺和運動功能的恢復

1)採取合適體位:多采取平臥,前路手術病人維持頸部稍前傾位置

2)頸部制動

3)加強觀察:觀察病人有無感覺或運動功能障礙的表現

4)加強功能鍛鍊:每日進行四肢與關節的鍛鍊,防止肌萎縮和關節僵硬

4.肺部感染等併發症的預防和護理頸椎病人以中老年人居多,長期臥牀易併發肺部感染,壓瘡和泌尿系統感染,應加強預防和護理。

(1)深呼吸訓練:指導病人每天數次深呼吸運動,以擴張肺和增加肺活量

(2)霧化吸入:對伴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病人,予以霧化吸入,以利氣道分泌物的排出。

(3)保持排尿通暢:對留置導尿管者,注意保持導尿管引流通暢,加強尿道口與導尿管的護理

(4)基礎護理:對長期臥牀病人和肢體感覺和活動障礙的病人,加強基礎護理

1)定期幫助病人翻身

2)保持牀單位整齊和乾燥

3)已出現肺部感染或泌尿感染者,遵醫囑合理應用敏感的抗菌藥

(五)護理評價

1.病人能否維持正常有效地呼吸

2.病人是否出現喉返神經和喉上神經的損傷,若發生,是否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

3.病人四肢感覺活動能力是否逐漸恢復正常

4.病人是否有併發症發生,若發現,是否的到及時處理和護理

(六)健康教育

1.選擇高低適當的枕頭,保證頸部及脊柱正常的生理彎曲,避免頸部長期懸空、屈曲或仰伸,經常更換體位

2.保持正確的姿勢,保持頸部平直,定時改變姿勢

3.加強功能鍛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小結

1.頸椎病病因

2.頸椎患者的護理

3.護理原則

4.護理措施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