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誘發因素、分型、症狀及預防

時間: 2013-07-14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輕重懸殊很大,自覺症狀常較實際病情爲輕,常不爲人們所重視,病情輕者可無症狀,往往患其他疾病就診時或體檢時被發現,或僅有心電圖的異常。

中醫認爲,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因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或痰飲淤血阻滯心脈,邪擾心神,心神不寧所致,以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爲主要表現的病症。其致病因素主要有體虛勞倦,飲食不節,七情所傷,感受外邪,藥物中毒等。病理性質爲本虛標實證,其本爲氣血不足,陰陽虧損,其標是氣滯、血瘀、痰濁、水飲,臨牀表現多虛實兼夾或相互轉化。治療時應根據虛實之輕重,靈活應用益氣養血,滋陰溫陽,行氣化瘀,養心安神之法。

病毒性心肌炎的誘發因素

本病發病前1一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消化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性疾病,包括腹瀉、水痘、腮腺炎、麻疹、肝炎等,臨牀表現有發熱、咽痛、咳嗽、腹瀉等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疾病的一些症狀,這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現,大家不要忽視。

嚴重的病毒性心肌炎,會很快發展爲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或嚴重心律失常,可在數小時或數日內死亡。急性心肌炎的症狀可發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或恢復期,如發生在急性期,其症狀常被病毒感染的全身症狀所掩蓋,易被忽略。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臨牀表現

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多汗、心悸、氣短、胸悶、頭暈、心前區痛、暈厥、驚厥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型

心肌炎可分輕、中、重三型。

輕型者可無明顯自覺症狀,感冒時或感冒後偶然發現心律不齊或心電圖有幾個導聯的ST段及T波改變,有症狀者表現爲疲乏無力、精神差、食慾不振等,或有輕微的心悸、胸悶、憋氣、氣短,體檢時面色稍蒼白,咽部充血,心動過速或過緩,或心律不齊。由於病情較輕,經過休息,綜合治療數月後多可痊癒。此型臨牀上最爲多見。

中型患者較輕型者少,除有輕型心肌炎所表現的臨牀症狀外。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起病較急,疲勞無力較突出,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多汗、面色蒼白明顯,年長患兒可訴心前區痛,類似成人的心絞痛,少數有腹痛,關節痛及肌痛。患兒可有煩躁不安,有時呼吸急促,手足發涼,心動過速,過緩或不齊,心音低鈍,心尖部聽到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合併心包炎時可聽到心包摩擦音。肝臟可有不同程度增大,有疼痛。患兒如能得到及時診斷治療,多數病例經過一年或數年後可獲痊癒,部分病例可遷延不愈轉爲慢性心肌炎,或死於充血性心力衰竭。

重型患者更爲少見,多呈暴發型,起病急驟,數小時至1-2天內出現心功能不全的表現,或很快發生心源性休克,患兒極度疲乏無力、頭暈、嘔吐、腹痛,大孩子訴心前區痛或壓迫感,有的煩躁不安,氣喘咳嗽或咳血性泡沫樣痰,呼吸急促,不能平臥。聽診有心動過速、過緩或出現嚴重心律失常,病情發展迅速,可在數小時至數日內死於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或嚴重心律失常,如搶救及時,不少患兒可較快好轉,數日至數十日後脫離危險,部分患兒痊癒,部分患兒常有心律失常發作,少數轉爲慢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預防

病毒性心肌炎對人類的危害可不淺,如今想要預防病毒性心肌炎就要先預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這樣一來就要搞好個人衛生、飲食衛生與環境衛生,減少病毒感染的發生機率。多數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發病前1-3周內或發病同時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驅表現,因此積極採取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措施,可以減少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

第一:加強身體鍛鍊

適當的身體鍛鍊,對於機體、呼吸、循環及新陳代謝均有良好的作用。兒童要經常進行戶外活動性遊戲,接受日光均勻照射,做體操,學游泳,並可參加跑步、跳舞、溜冰、划船等運動。成人可選擇適合自身的體育鍛煉項目,如跑步、體操、跳舞、溜冰、游泳、冷水浴、練氣功、打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

第二:規律作息制度

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能有效地防止機體抵抗力降低,避免遭受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襲。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恢復精力和體力,建立起早睡早起、適當午睡的生活習慣。兒童年齡越小睡眠時間應越長。

第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由於微量元素或礦物質如鐵、鋅、銅等缺乏可使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而發生反覆呼吸道感染,因此在一般預防措施中尤其應當重視機體攝入足夠而全面的營養。合理安排飲食,保證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切忌偏食、擇食、飢飽無常或暴飲暴食。保持樂觀情緒和平靜的心態,不要大喜、大悲、憤怒或意志消沉,兒童應避免驚嚇與精神刺激。

下一篇:重症心肌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