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治療新進展

時間: 2013-07-07

  糖尿病足治療新進展。糖尿病合併肢端壞疽,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肢端缺血、手足麻木、潰爛的臨牀表現。主要原因是大、小、微血管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及機械性損傷合併感染所致。

  其病理生理基礎是代謝紊亂、高血糖、高血脂、高糖蛋白等及其他致病因子,導致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損傷、動脈粥樣硬化,致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與增生。基底膜增厚可達正常人的l0餘倍。而且下肢較上肢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更明顯。

  (一)一般表現

  1.患者皮膚瘙癢幹而無汗、肢端涼、浮腫或乾枯、皮膚顏色暗及色素斑、毳毛脫落。

  2.肢端刺疼、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腳踩棉絮感、鴨步行走、間歇跛行、休息疼。下蹲起立困難、常持杖行走。

  3.肢端營養不良,肌肉萎縮張力差,關節韌帶易損傷。

  4.常見跖骨頭下陷、跖趾關節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夏科氏關節(charcot)。骨質破壞可發生病理性骨折等。

  5.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狹窄處可聽到血流雜音。深淺反射遲鈍或消失。

  6.肢端皮膚易乾裂或水皰、血皰、糜爛、潰瘍、壞疽或壞死。

  (二)壞疽的局部表現及分型

  根據肢端壞疽的性質及臨牀表現可分爲溼性壞疽、乾性壞疽和混合壞疽三種臨牀類型。

  1.溼性壞疽:多發生在肢端動、靜脈血流同時受阻、循環與微循環障礙及神經障礙。皮膚損傷、感染化膿。病竈輕重不一、淺表潰瘍或嚴重壞疽。局部常有紅、腫、熱、疼、機能障礙,嚴重時多伴有全身不適或毒血癥、菌血症等表現。

  2.乾性壞疽:多發生在肢端動脈及小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狹窄或動脈血栓形成,使血流逐漸或驟然中斷時。但靜脈血迴流仍暢通,組織液減少導致局部不同程度的缺血性壞疽。

  3.混合性壞疽:多見於肢端某一部位動脈或靜脈阻塞,血流不暢合併感染。溼性壞疽和乾性壞疽同時發生在同一個肢端部位。一般病情較重、壞疽面積較大,常涉及肢端大部或全足壞疽。糖尿病足治療新進展。

  隨着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近年來介入治療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這一頑症的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血管外科採用介入方法經動脈腔內成型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糖尿病足的先進技術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採用經皮穿刺的微創技術在專用導絲的引導下將一種特殊的微小球囊送入狹窄或閉塞的病變血管內,進行逐段探查、疏通,並反覆擴張,使病變血管重新開放、血流恢復,改善肢體遠端的血液供應。糖尿病足治療新進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