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的病因,溼疹的症狀

時間: 2013-06-04

    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溼傾向而故名。該病病程遷延難愈、易復發。
   [臨牀表現] 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爲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溼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爲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麪。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溼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覆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侷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爲特點,表現爲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
     雖有上述的共同臨牀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溼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溼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溼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溼疹常因搔抓、熱水皁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溼疹常致潰爛,不易癒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牀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溼疹,如繼發於中耳炎、潰瘍、瘻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溼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溼疹、好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的嬰兒溼疹、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溼疹。
     [病因及發病機理] 及發病機制相當複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髮型變態反應。本病常發生於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竈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溼疹。此外,溼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係,總而言之,溼疹的發病是諸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臨牀上也可見到,堅持鍛鍊身體或環境的改變,使溼疹病損減輕或自然消退。其易復發原因與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質的多源性密切相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