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腫的中醫治療

時間: 2011-09-01
一、辨證論治
    1.溼熱蘊腎證: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灼熱刺痛。色黃或紅,腰背脹痛,口膩納呆,渴不欲飲,身脹困重,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清熱化溼。代表方:四苓散、八正散、小薊飲子加減。
    2.脾腎陽虛水停證:浮腫明顯,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腰腿痠軟,神疲乏力,納呆或便溏,小便短少或清長,少腹可荊及水囊樣包塊,舌嫩淡胖,苔白滑,脈沉細,或沉遲無力,溫補脾腎,利水消腫。代表方:附子理中湯合真武湯加減。
    3.腎虛血瘀水聚證:肢體浮腫,小便短少,腰膝痠軟,耳鳴,口脣色暗,眼眶發黑,指甲紫暗,腰脹痛或刺痛,小腹包塊有壓痛,舌淡暗,脈細澀。補腎利水,活血化瘀。代表方:右歸飲合少腹逐瘀湯,五苓散加減。
    4.腎虛火旺證:小便短赤帶血,頭暈耳鳴,神疲,顴紅潮熱,口乾咽燥,腰膝痠軟,舌質紅,脈細數。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黃湯合小薊飲子加減。     肝俞、脾俞、腎俞、志寶、飛揚、太溪;膻中、鳩尾、中脘、肩俞、氣海、復溜、三陰交。每次3~4穴,依據證之虛實而採用補瀉手法,留針20~30分鐘,或用灸法,2組穴位交替進行。     1.白茅根50g,煎水服,每日一次。
    2.車前子、澤瀉各30g,煎水服,每日一次。
    3.黃芪、蓮肉各15~30g,赤小豆30g,砂仁3~6g,蔥白 1莖,生薑3片,鯉魚 1條,藥魚同煮,不放鹽,吃魚喝湯,可消腫利尿。
中醫中藥對於腎囊腫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具有相當的效果,尤其對早中期的病人,可明顯改善臨牀症狀,控制病情的發展,降低血肌酐、尿素氮。針對多囊腎所引起的腎功能衰竭,可以辯證論治的基礎上,選用黨蔘、黃芪、當歸、大黃、丹蔘、三棱、莪術、懷牛膝、仙靈脾、地鰵蟲、蛇舌草等藥物,以扶正去邪,活血化瘀,清勢解毒,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通過多年的臨牀實踐證明,中醫中藥對於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率可達86%以上。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