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抑鬱症2

時間: 2011-02-02

談話療法可幫助治療抑鬱症

    談話療法是認知治療方式,教人們如何改變有害的想法和信念。當患者有不切實際的負面想法產生時,他們會被告知如何用正面想法來替代這些負面想法。這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它能治療焦慮、強迫型神經錯亂和飲食紊亂。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羅伯特·德魯貝伊斯博士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一項臨牀實驗,比較談話療法和抗抑鬱症化學藥物療法的效果。他們在於近期出版的《普通精神病學文獻》月刊上發表的研究結果中稱,談話療法與藥物治療同樣有效。     談話療法最大的好處是,即使在談話之後,它依然能持續發揮療效。在一年的談話療法結束後,採用談話療法的患者中僅有31%舊病復發,而服用抗抑鬱症藥物的患者中則有76%的人復發。     據德魯貝伊斯博士說,他們不能說談話療法適合每一位抑鬱症患者,而且可能有些病人服用藥物的效果要好於談話療法。研究的下一個突破很可能是使醫療人員在治療之前能預先知道患者到底採用哪種療法合適。

產後抑鬱症會引發自殺

一般情況下,婦女在懷孕32—36周時,就會出現不易覺察的憂慮抑鬱症狀。正式發病則在產後2—3周,產後4—6周病症加重,發病會出現高峯。心理調節能力強的產婦,一般在發病2—3周後症狀就會消失,恢復正常,重的在發病3個月後,症狀也會消失。
  
  產婦患上抑鬱症,有明顯的表現,比如目光呆滯、呆坐發傻等。這樣的產婦多沒有自制力,表現爲食慾不振、呆坐、焦慮、偏執、與嬰兒之間產生疏離感、失眠、缺乏性慾、產生幻覺、煩躁、消瘦等。
  
  產後抑鬱症也可能與內分泌水平突然下降有關。但社會因素也是其重要的病因:
  
  A,婆媳矛盾、夫妻不和/一個產婦如果沒有壓力可以過得很好,但如果碰上婆媳關係不好、夫妻不和等,就會誘發抑鬱症。
  
  B,丈夫或婆家重男輕女/同濟醫院曾有一位產婦生了個兒子,覺得自己是功臣,可是婆婆對此態度卻比較一般,於是該婦女就變得很“傻”,表情冷漠,呆坐,甚至不給孩子餵奶,孩子哭鬧也不管。
  
  如果男方特別看重孩子的性別,女方的情緒也會跟着波動,女方的情緒很大一部分受男性的支配。
  
  C,產婦身體不好/女方會擔心自己身體不好,孩子是否會受到影響,過分的擔心就會變成憂慮。
  
  D,住房困難,缺錢用/沒有足夠的空間也會影響產婦情緒;再就是,經濟困難也會影響。
  
  產後抑鬱症的發生還與心理因素有關。有的產婦覺得自己還是個需要保護的孩子,卻糊里糊塗做了母親,一時角色轉換不過來,又要照顧孩子,於是會產生憂慮,以致抑鬱。
  
  治療產後抑鬱症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是“多溝通”,這是對付產後抑鬱症最好的“藥”。
  
  因爲產婦在生產前就很少與外界聯繫了,產後又要休養“坐月子”,也很少與外界聯繫。如果發病了,就要多加強家人間的溝通,如婆媳謙讓,丈夫多陪陪妻子,多說說貼心話等。產婦還可抱小孩子到戶外曬曬太陽,與其他產婦母親交流一下經驗談談心等,通過這種方式將一種情緒發泄出來,還可多串串門等,那樣就會把不快事拋之腦後。
  
  這種病的預防也非常簡單,如平時家庭成員之間多些相互謙讓,經濟基礎不好的暫不考慮生育等,相互之間相互容忍、心胸大度一點等。  一位媽媽的親身體驗:生完寶寶我想過自殺  我是一個做事很認真的人,自懷上小寶寶後,看了不少育兒知識。我和丈夫都非常有信心將我們的小寶寶培養成出類拔萃的人。
  
  但小寶寶的出生,改變了原有的生活和想法。首先是我被接到婆母家坐月子,婆婆每天忙着上班,照顧我和小寶寶難免有點急躁;而且家裏一切由婆婆做主,老人的這規矩那規矩,也使我無所適從。丈夫本是家裏的“大特寶兒”,以前上完班就萬事大吉,現在也要幫幫忙、打打下手,疲勞之後就想睡覺,很少跟我說話。當時又正是三伏天,沒有空調,電扇不能直接吹,白天家裏人上班後,我還要忙着衝牛奶、換尿布、照顧孩子,往往手忙腳亂,平時看的那些育兒知識根本派不上用場,我簡直懷疑自己沒有能力把孩子撫養大。
  
  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使我情緒焦慮、食慾不振,我常暗暗流淚,有幾次甚至很想從窗戶跳下去了結這一切。終因放心不下孩子纔沒下最後決心。
  
  四個月後,我上班了,回到了以前熟悉的環境,並漸漸摸索出一點育兒辦法,重新恢復了自信。更重要的是,丈夫也適應了父親角色,與我共同擔負起育兒重任。不知不覺中,抑鬱的陰影在生活中消失了。

慎防產後抑鬱症的10個誤區

誤區1:產後抑鬱是很正常的DD所有的新媽媽都會感到疲憊和抑鬱  正解:新媽媽經常會感到疲勞和力不從心。她們或許會經歷一段叫做“寶寶綜合症”的心路歷程。有這種綜合症的婦女會感到疲累,沒有精力。但是,產後抑鬱症是一種情感更強烈的,持續時間更長的心理障礙。   有產後抑鬱症的媽媽或許會不想和自己的寶寶玩耍。她或許會感到難以集中精神,不能給寶寶足夠的溫暖和愛護。她會因此而感到內疚。  誤區二:

  如果你在分娩之後,沒有立即患上產後抑鬱症,那麼,你就不會再患上它了。  正解:產後抑鬱症會在分娩後的1年內隨時發作。  誤區三:

  產後抑鬱會不藥而癒。  正解:“寶寶綜合症”會大概持續4個星期,並自自動痊癒。但產後抑鬱和其他疾病一樣,不經過治療幾乎是不能痊癒的。但好消息是,有很多辦法能治癒這個病。  誤區四:

  患有產後抑鬱的女性都會有虐兒傾向  正解:產後抑鬱跟產後精神病不同。產後精神病患者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她們可能會自虐,或者虐兒。如果你感到有這種心理傾向,那麼就立刻向家人和醫生尋求幫助。  誤區五:

  產後抑鬱症患者都會看起來很抑鬱,停止照顧自己。  正解:你不能單從一個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產後抑鬱症的患者。產後抑鬱症的患者或許看起來與常人無異。她會努力使自己看起來很光鮮,並努力地化好妝之類的。通過對外表做修飾來轉移她內心的痛苦。誤區六:  有產後抑鬱的媽媽都不會是好媽媽  正解:產後抑鬱不會是任何女性變成失職的媽媽  誤區七:  一定是做錯了什麼事,纔會患上產後抑鬱。  正解:患上產後抑鬱症,不是任何人的錯。沒有什麼能預防患上這種抑鬱症。  誤區八:  補足睡眠,就能從產後抑鬱中康復  正解:儘管補充睡眠對產後抑鬱的患者來說很重要,但是,單單睡眠不能治癒產後抑鬱。

  誤區九:  當婦女進入哺乳期時,她們不能服用抗抑鬱藥  正解:調查發現,孩子從母乳中吃到抗抑鬱藥的可能性很少。當產後抑鬱患者需要服用抗抑鬱藥的時候,她的醫生會小心翼翼選擇最能幫助她的藥,同時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的藥。

  誤區十:  孕婦或者曾經有分娩經驗的婦女不會感到抑鬱。  正解:懷孕或者有分娩經驗並不能保證婦女不會患上抑鬱。換而言之,懷孕不會幫助婦女抵抗抑鬱,而事實上,正在懷孕的婦女更可能會感到壓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