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揭示胃癌相關融合基因

時間: 2012-02-24
生物通報道  近日由杜克-新加坡大學醫學研究院等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新研究中發現一個複合基因在某些胃癌發病中發揮了直接的作用。相關研究論文於4月6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旗下子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僅次於肺癌。全世界每年死於胃癌的人數可達74萬人。由於早期胃癌多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當臨牀症狀明顯時,病變常已發展至晚期。新研究第一次揭示了與胃癌發病相關的一個複合基因,這一研究發現或將幫助醫生更有效地開展臨牀治療,並推動研究人員開發出新治療藥物及胃癌診斷新工具。

  “這是一個極其令人感到興奮的發現。研究結果表明與白血病發病機理相似,融合基因在實體瘤的發病中亦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揭示了融合基因未來在實體瘤診斷及治療具有的潛在應用價值,”杜克-新加坡大學醫學研究院癌症與幹細胞生物學副教授Patrick Tan博士說。

    這一研究小組是由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新加坡基因組研究院、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和霍華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組成。在這一研究中,科學家們採用了一種稱之爲“基因組斷裂點分析”(genomic breakpoint analysis ,GBA)的新型基因組分析技術分離出了這一融合基因。長期以來這一技術主要用於白血病中鑑別融合基因,然而很少有人將其運用到複雜的實體瘤研究。

    研究人員利用這一技術在133種胃癌腫瘤和細胞系中進行了異常基因篩查,他們在4例癌症樣本中發現一個共同的遺傳錯誤:一個編碼穀氨酸轉運體的SLC1A2/EAAT2基因5’區域發生了基因組斷裂,臂內倒位從而形成了CD44-SLC1A2融合基因。CD44基因發揮“開關”作用促使生成截短的功能性SLC1A2蛋白。SLC1A2蛋白參與穀氨酸代謝,從而推動了腫瘤生長及存活。在進一步檢測中,研究人員證實在1-2%的原發性胃癌中存在有CD44-SLC1A2融合基因,而在鄰近的正常胃組織中則未檢測到這一融合基因存在。

   “利用高通量的基因組測序技術和基因組斷裂點分析技術,我們現在已找到了多種在癌症中表達的融合基因,”Patrick Tan說道:“目前的數據表明雖然其中的大多數是由於基因組失穩導致的無害的錯誤,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例如CD44-SLC1A2融合基因還是會在癌症中發揮重要的活性作用。”

    在接下來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沉默的方法降低了癌細胞系中的CD44-SLC1A2的表達水平,發現癌細胞中谷氨酸水平亦隨之減少,癌細胞對化療藥物順鉑的敏感性增高。

   “這表明我們可利用SLC1A2 抑制劑來提高腫瘤對化療的敏感性。目前我們正利用獲得的這類穀氨酸攝取抑制劑檢測這種可能性,”Patrick Tan說。

(生物通:何嬙)

來自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