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症狀及治療

時間: 2012-04-18

胰腺炎的症狀及治療,根據病程胰腺炎可分爲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胰腺炎是由於胰酶消化胰腺本身組織而引起的化學性炎症;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的複發性的或持續性的炎性病變。其發病原因與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人胰管或胰管梗阻。其他如創傷和手術,某些感染、藥物、高血鈣或高脂血症等,也是胰腺炎誘發因素。本病屬於中醫“脾心痛。脘痛、結胸”等範疇。
臨牀表現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變化的不同階段,其全身反應亦不一樣,即使是同樣爲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由於發病時間、機體的狀況亦可表現有較大的差異。概括的表現是:急性水腫型胰腺炎主要症狀爲腹痛、噁心、嘔吐、發熱。而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症狀除上述情況外,又因胰腺有出血、壞死和自溶,故又可出現休克、高燒、黃疸、腹脹以至腸麻痹、腹膜刺激徵以及皮下出現淤血斑等。 腹痛,爲最早出現的症狀,往往在暴飲暴食,或極度疲勞之後發生,多爲突然發作,位於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爲持續性進行性加重似刀割樣。疼痛向背部、脅部放射。劇烈的腹痛多系胰腺水腫或炎性滲出壓迫、刺激腹腔神經叢。若爲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發病後短暫時間內即爲全腹痛,急劇腹脹,似向腹內打氣樣感,同時很快即出現輕重不等的休克。噁心、嘔吐,爲迷走神經被炎性刺激的表現,發作頻繁,起初爲進入食物膽汁樣物,病情進行性加重(或爲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很快即進入腸麻痹,則吐出物爲糞樣。黃疸,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出現的較少,約佔1/4。而在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則出現的較多。黃疸的出現多由於:同時存在膽管結石嵌頓;膽總管開口水腫、痙攣;腫大的胰頭壓迫膽總管下端;或因病情重篤,因腹腔嚴重感染而造成肝功能損害。脫水,急性胰腺炎的脫水主要因腸麻痹,嘔吐所致,這是輕型的原因。而重型胰腺炎在短短的時間內即可出現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紊亂,主要原因是因後腹膜炎症刺激,可有數千毫升液體滲入後腹膜間隙,似無形丟失。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發病後數小時至10幾小時即可呈現嚴重的脫水現象,無尿或少尿。由於胰腺大量炎性滲出,以至胰腺的壞死和侷限性膿腫等,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若爲輕型胰腺炎一般體溫在39℃以內,3~5天即可下降。而重型胰腺炎,則體溫常在39~40℃,常出現譫妄,持續數週不退,並出現毒血癥的表現。少數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胰液以至壞死的溶解的組織,沿組織間歇可達到皮下,並溶解皮下脂肪,而使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則局部皮膚呈青紫色,有的可融成大片狀。可在腰部(Grey-Turner徵)前下腹壁,亦可在臍周出現(Cullen徵)。胰腺的位置深在,一般的輕型水腫型胰腺炎,在上腹部深處有壓痛。少數前腹壁有明顯壓痛。而急性重型胰腺炎,由於其大量的胰腺溶解、壞死、出血則前、後腹膜均被累及,全腹肌緊、壓痛,全腹脹氣,並可有大量炎性腹水,可出現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消失,出現麻痹性腸梗阻。由於滲出液的炎性刺激,可出現胸腔反應性胸水。以左側爲多見,可引起同側的肺不張,出現呼吸困難。大量的壞死組織積聚於小網膜囊內,則在上腹可以看到一隆起性包塊,觸之有壓痛,往往包塊的邊界不清。少數病人腹部的壓痛等體徵已不明顯,但仍然有高燒、白細胞增高以至經常性出現似“部分性腸梗阻”的表現,這往往在腹腔或盆腔形成侷限性膿腫,應做B超檢查和指肛檢查。

急慢性胰腺炎症狀及治療  急性胰腺炎分輕型和重型兩類。輕型表現爲暴食後突然發生的上腹部持續劇痛伴噁心嘔吐,一般治療3~5天后漸漸緩解。重型病情嚴重,甚至少數病人在上腹痛症狀未表現時即進入休克狀態,最終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甚至發生猝死,病死率達40%以上!慢性胰腺炎指反覆發作上腹部疼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內、外分泌功能減退或喪失。它有4個較爲明顯的特徵,一是消瘦,二是脂肪瀉,三是疼痛,四是糖尿。表現爲上腹部疼痛,痛感有輕有重,呈連續性,吃完飯後疼痛更重。此外,因爲胰腺屬於腹膜後器官,所以還有一種疼痛的表現,就是後背痛。  胰腺炎的症狀及治療:患了胰腺炎,通常有手術治療及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膽囊切除膽道引流術、經十二指腸鏡下行Oddi括約肌切開EST取石及鼻膽管引流、清除壞死組織,放置多根多孔引流管、甚至全胰腺切除術;而非手術治療也就是內科治療則包括:止痛;糾正營養不良;戒酒;調節飲食,限制脂肪攝入,生長抑素,胰腺外分泌酶和內分泌的補給等。急性重症胰腺炎現在雖然治癒率提高了,但治療費用很高,需幾十萬元人民幣,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它屬於急腹症中最嚴重的一種疾病。

慢性胰腺炎的症狀及治療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指在胰腺已有損害的基礎上,反覆發生或持續進行的炎症,導致胰腺廣泛的纖維化及鈣化,因而胰腺的內、外分泌功能不可逆性的衰退。慢性胰腺炎不是反覆發作的急性胰腺炎,後者稱複發性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包括慢性原發性胰腺炎及慢性複發性胰腺炎兩型,而臨牀上將此兩種統稱爲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國內尚不常見。 【診斷】 1.臨牀表現 (1)病情發展過程:可有以下3類:僅有過急性發作史,以後未再復發,但炎症持續存在;有過反覆急性發作,但每次發作後並未完全痊癒,與複發性急性胰腺炎不同;有些患者並無明確腹痛發作,而最終出現脂肪瀉、糖尿病等爲主要表現,此型又稱爲慢性無痛性胰腺炎。 (2)症狀:腹痛,初爲間歇性,漸呈持續性,部位及性狀與急性胰腺炎相似,可伴有發熱與黃疸。因胰腺外分泌不足,胰酶缺乏而出現脂肪瀉、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等現象,最終胰島必將累及,出現糖尿病症狀。 (3)體徵:上腹部可有壓痛,或可捫及包塊,併發脾靜脈血栓時,可引起脾大,或出現節段性門脈高壓徵。少數可併發胰腺癌。 2.輔助檢查 (1)血清和尿澱粉酶:除急性發作期,一般不增高。 (2)各種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均可減退。①促胰灄素試驗。胰液分泌量減少(<80ml/20分),碳酸氫鈉(十二指腸液正常值:>80mmol/L)和胰酶含量減低。②膽囊收縮素刺激試驗。結果同促胰液素試驗。③尿BT―PABA(苯甲酰一酪氨酰一對氨基苯甲酸)試驗。測定尿中PABA的排泄量,約爲正常量的50%。④Lundh試驗。胰酶活力降低。此試驗現已少用。 (3)血清放免法膽囊收縮素、促胰液素測定:含量明顯增加,系因胰酶減少,對膽囊收縮及促胰液素的反饋性抑制減弱或消失所致。 (4)1~I碘化脂肪吸收試驗:血131碘<正常值;糞便”。碘>iE常值。 (5)胰腺內分泌功能減退,血糖可升高。 (6)腹部X線平片:可見胰腺鈣化影,鋇透可有胃和(或)十二指腸受壓徵象。 (7)B超掃描:可顯示胰腺腫大或縮小以及囊腫等圖像。 (8)逆行胰管造影:可見胰管結石、管腔變形或呈串珠狀。 (9)CT掃描:可見胰腺縮小、增大或正常。密度下降或正常。胰管擴張呈串珠狀,或狹窄與擴張混合存在。胰腺結石或鈣化。 3.診斷標準①典型的症狀與體徵,外分泌功能明顯異常,逆行胰膽管造影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改變,並可除外胰腺癌者。②x線與CT有明確胰腺鈣化或胰腺結石。③胰腺活組織檢查符合慢性胰腺炎。
4.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急性複發性胰腺炎鑑別:後者在發作時血澱耪酶顯著增高,腹部平片常陰性,胰腺組織無永久性炎症痕跡。當慢性胰腺炎出現梗阻性黃疸時,常與胰腺癌、壺腹部瘟、總膽管結石等相混淆,往往須經多方面檢查,甚至剖腹探查,經病理活檢與細胞學檢查才能作出診斷。 【治療】 1.內科治療 ①酗酒者立即停止飲酒。發作與膽石有關者應去除膽石。此外低脂、清淡飲食。②外分泌功能不足者{口服胰酶0.3g~0.9g,3次/日一,或口服多酶片。但過去市售的此類製劑多數活性不足,康彼身(Combizym)含胰脂肪酶、蛋白酶、澱粉酶、纖維素酶等;達吉膠囊(Dages)含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澱粉酶、熊去氧膽酸、纖維素酶、胰酶、胰脂酶等效果可能好些,而劑量須根據病情確定。③腹痛時可予抗膽鹼能藥物,如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15mg,3次/日,口服;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內注射,或口服。④脂肪瀉嚴重者,給予補充維生素A、D、K,葉酸及維生素B12等。 2.外科治療 爲去除原發病,總膽管受壓阻塞及併發假性囊腫等,可予手術治療。

下一篇:什麼是胰腺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