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治療頸椎病的解剖學基礎

時間: 2012-07-18
此處椎動脈向前內方向形成約120度左右的鈍性彎曲。鬆解寰枕後膜可明顯緩解患者的頭暈症狀。鬆解頸後肌羣有助於頸椎動力平衡的恢復,而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則是椎動脈...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疾病,隨着社會的發展,頸椎病的發病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目前,對頸椎病的研究多侷限於椎體、椎間盤、韌帶及小關節等。頸椎周圍肌肉組織的病變對頸椎病的發病及進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針刀治療也具有很好的臨牀效果,現將針刀治療頸椎病的理論基礎與基本解剖學情況闡述如下。
1頸椎病發病的理論基礎
頸椎周圍肌肉構成頸椎動力平衡系統(dynamic equilibrium systerm),頸部肌肉組織的急慢性損傷等因素均可造成頸椎周圍肌肉力量的減弱及失衡,形成動力性平衡失調(dynamic disequilibrium),頸椎生理曲度的丟失及正常生理運動功能的喪失,逐漸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是以退變性病變爲主的疾病,它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指南將頸椎病定義爲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脊髓、血管及相關組織,並引起與之相關的臨牀症狀和體徵者。分爲頸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王擁軍等[1]認爲,頸椎病的發病機制爲“動力失衡爲先,靜力失衡爲主”,頸部肌肉肌力失衡在頸椎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頸部軟組織是維持頸椎穩定性的重要保障,頸部應力與應力的改變可導致頸部軟組織相應改變,如肌腱及韌帶的鈣化,膠原成分改變等。頸部軟組織異常會導致頸椎節段不穩及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強調肌肉動力系統在頸椎病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並不是忽視頸椎內源性穩定結構對頸椎病的影響。相反正是由於頸椎內外源性穩定結構的存在,才使頸脊柱的穩定得以維持,從而實現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動靜力平衡失調引發了頸椎病的發生並使疾病進一步發展。多數人認爲頸椎病系由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改變所引起,然而,在頸椎病發生髮展過程中,頸椎動力平衡失調直接影響着頸椎椎間盤的生物力學環境,頸椎動力平衡失調是頸椎病發生的始發因素,可影響並改變頸椎椎體、椎間盤、關節突關節等靜力穩定結構。肌肉疲勞發生後,因肌肉內壓增高,局部缺血,氧化代謝障礙等病理變化降低肌纖維的傳導速度,引起肌肉收縮力量的下降,進一步導致了肌肉疲勞的持續發生。針刀治療可以促進肌肉代謝產物的清除,有利於肌纖維的再生和肌力的恢復,進一步改善肌肉組織的力學特性,可以消除疼痛,增加頸椎的活動範圍。
2針刀治療頸椎病的應用解剖學
王永紅等[2]根據頸肌的起止點及功能的不同將頸椎周圍的肌肉分爲頭-頸肌、頸-頸肌、頸-肩肌、頭-肩肌。小針刀治療頸椎病主要作用於頸-頸肌及頸-肩肌,現將頸後部小針刀常用操作範圍內的解剖情況敘述如下。
2.1表面解剖
頸椎和胸椎的棘突伸向後方,爲項韌帶、骶棘韌帶和項部肌肉附着,第七頸椎棘突在體表最易於被觸及,是計數椎骨的重要標誌。
2.2淺層解剖
項部淺筋膜緻密,內有頸神經的後支走行。淺筋膜與深筋膜緊密相連。深筋膜分層包裹各肌肉,由淺入深分爲三層,淺層爲斜方肌,中層爲頭夾肌,深層爲橫突棘肌(包括頭半棘肌、頸半棘肌、多裂肌和迴旋肌),各肌肉的頸後神經支配呈節段性分佈。
2.3深層解剖
深層肌肉的深面即爲椎板與外側的關節囊,相鄰兩椎板之間有黃韌帶相連結,黃韌帶在中線上有一條縫隙,連接椎管內外的小血管經此通過。椎管內即爲脊髓,發自脊髓前外側溝的前根與後外側溝的後根在椎間孔處會合成各脊神經。椎動脈經第七頸椎以外的各橫突孔自寰椎橫突孔穿出,經椎動脈溝自枕骨大孔入顱腔。在後正中線旁開1.5cm爲各椎板及關節突關節, )頸椎各椎板呈疊瓦狀排列,此處近針不會進入椎管。椎動脈可分爲起始部、頸椎段、頭下段、顱內段。因橫突孔的保護,只要針刀深度不超過關節突關節的外緣及上下椎板交點的內緣,則不會損傷椎動脈。頸1神經的內側支支配頭半棘肌、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頭上斜肌、頭下斜肌及鄰近關節。頸2的外側支即是枕大神經,與枕動脈伴行,經頭後三角寰枕筋膜,爲頭皮後部的主要感覺支。頸2的內側支支配頭半棘肌、頸半棘肌、頭下斜肌、多裂肌及鄰近關節。頸3~頸8內側支支配鄰近肌肉及關節,外側支支配皮膚。
3小針刀治療頸椎病
小針刀可以鬆解肌肉和各韌帶間的粘連,改善局部循環,消除肌肉緊張,促進炎症物質的清除,鬆解繼發性的神經卡壓點,毀損纖維織炎性壓痛點的疼痛感受器,提高組織痛閾,改善動力平衡失調。對於頸型頸椎病與神經根型頸椎病,通過施行以頸椎後伸肌羣、關節突關節周圍及椎間孔周圍鬆解等方法爲主小針刀治療,可以明顯緩解頸背部痠痛症狀,提高頸椎的活動度,延長患者的疲勞時間,早期治療可以預防頸椎病的進展,年輕患者的頸椎曲度多得到恢復。椎動脈型頸椎病多有眩暈的臨牀表現,發作時與頭頸部的活動姿勢有明顯的關係,這主要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有關。椎動脈從頸6橫突孔至頸1橫突孔間的骨性通道內經歷了數個彎曲, 椎曲度變直則加劇了椎動脈的彎曲程度,彎曲椎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直接影響到頭頸部的血供。椎動脈於枕骨大孔入顱處穿過寰枕後膜,此處椎動脈向前內方向形成約120度左右的鈍性彎曲。鬆解寰枕後膜可明顯緩解患者的頭暈症狀。鬆解頸後肌羣有助於頸椎動力平衡的恢復,而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則是椎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的改變根本。韋貴康[3]亦指出改善頸曲能夠減輕或者消除椎動脈的痙攣或者狹窄,實現治療效果。由於病變部位多同時有前方椎間盤的致壓影響,脊髓型頸椎病與交感型頸椎病多有“鉗夾型”頸椎病表現,多數學者[4]對該類頸椎病施行手術治療。小針刀雖可以進行黃韌帶水平的鬆解,但臨牀療效尚不確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