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動脈型頸椎病

時間: 2012-08-08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一種常見類型,多由於環樞關節錯位刺激或壓迫椎動脈,造成椎動脈痙攣、扭曲,引起大腦一過性供血不足而產生臨牀症狀。主要與勞損(姿勢性疲勞),外傷寒溼等有關,其中姿勢性勞損致病最爲普遍。本文采用仰頭搖正法治療環樞關節錯位引起的椎動脈型頸椎病在臨牀上取得了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牀資料
  
  1.1一般資料病例均來源於本院康復科門診,其中男21例,女40例;年齡20-58歲;頭暈46例,頭痛28例,耳聾、耳鳴10例,噁心、嘔吐23例。頸椎張口位x線片均見齒狀突兩側的環齒間隙或環樞關節間隙不等寬等現象。

  1.2診斷要點

  1.2.1診斷標準: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佈的《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中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頭痛,眩暈,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頸椎側彎後伸時,症狀加重。旋頸試驗陽性,枕後區均有壓痛感,頸椎活動度減小。頸椎張口位x線片示:齒狀突兩側的環齒間隙或環樞關節間隙不等寬。

  1.2.2納入標準:所有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佈的《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年齡20~58歲,願意接受該治療及隨訪。

  1.2.3排除標準:排除眼源性、耳源性眩暈患者,外傷所致的頸椎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所致眩暈患者,神經官能症以及顱內腫瘤等疾病患者。
  
  2 治療方法
  
  2.1仰頭搖正法患者仰臥、低枕,術者一手託其下頜,另一手託枕部,將其頭向上仰(仰頭可使2~7椎後關節緊閉成“定點”)側轉,緩慢搖動2~3下,囑患者放鬆頸部後,將頭轉達較大幅度時稍加有限度的“閃動力”,多可聽到關節復位後彈響“咯得”聲。一般先復健側,再復患側(以觸摸到椎體橫突或後關節突偏歪者爲患側)。

  復位前先以掌揉、拇指揉法、揉捏法等放鬆頸部肌肉,以枕後區小肌羣爲重點,時間約爲10分鐘。療程:每日治療1次,7次爲1個療程。
  
  3 治療結果
  
  3.1觀察指標(1)症狀。(2)枕後區壓痛及頸椎活動度。(3)治療前後頸椎張口位x線改變。
  3.2療效評定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癒:原有症狀消失,各項體徵轉陰性,能恢復正常的生活與工作,隨訪3個月無復發者;顯效:原有症狀、體徵明顯減輕,經隨訪症狀無加重者;有效:原有症狀、體徵減輕,發作頻率減少,發作持續時間較短,能參加一般勞動和工作者;無效:症狀、體徵無改善或加重者。

  3.3結果61例患者均進行了兩個療程的治療,其中治癒40例,佔65.6%;顯效13例,佔21.3%;有效5例,佔8.2%;無效3例,佔4.9%。總有效率爲95.1%。
  
  4 討論
  
  椎動脈型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環樞關節錯位刺激或壓迫椎動脈,造成椎動脈痙攣、扭曲,引起大腦一過性供血不足而導致頭暈、頭痛等症狀。仰頭搖正法(龍氏正骨手法中的一種手法)的優點在於仰頭時可打開環樞關節面,並在搖頭的過程中施以巧勁以達到“動中求正”的效果。仰頭搖正法配合放鬆手法有利於患者頸部肌肉,特別是枕後小肌羣放鬆;促進炎性產物早期吸收,解除肌肉痙攣;促使肌肉炎症消退,使周圍血管擴張;通過仰頭搖正法復位可直接糾正環樞關節錯位,解除椎動脈的痙攣,並緩解頸部肌肉的緊張,改善椎動脈的血流速度,從而有效緩解頭暈、頭痛等各種症狀。在觀察治療前後頸椎張口位x線片時發現環樞關節錯位能夠完全得到糾正的佔60%,環樞關節錯位無明顯改變的佔40%,而且一般年齡輕、病程短的患者環樞關節錯位能完全糾正,年齡大、病程長患者則錯位糾正不明顯。這與年齡大肌肉韌帶比較鬆弛不易穩定關節、頸椎退化及病程長肌肉粘連嚴重有關。本文3例無效患者年齡均在50歲以上,病程在5~10年,肌肉緊張度高,項韌帶有剝離現象,攝頸椎側位x線片均有頸椎生理彎曲反張並有項韌帶及後縱韌帶條狀鈣化,運用仰頭搖正法糾正環樞關節錯位後,因肌肉緊張,韌帶鈣化,不易穩定關節,稍有姿勢不良極易再次引起關節錯位,故此類病人效果不佳。

  根據臨牀實踐,我們認爲龍氏正骨手法中的仰頭搖正法對環樞關節錯位引起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有明確的針對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臨牀推廣。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