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治療經驗

時間: 2012-04-09

病毒性心肌炎是臨牀常見的心臟病之一,雖然以兒童爲多見,成人也有一定的發病率。儘管兩者的病症特點和治療規律有一定的差別,文獻實際報道仍以兒童爲主,鮮見對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專門論述。本文根據個人臨牀經驗,探討中醫治療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臨牀規律。

    病症特點:

1.發病多不急劇,易被誤診    由於成人對疾病的抵抗力相對強於兒童,發病急劇者少見。在發病之初,由於病毒性心肌炎常常伴隨着感冒或者腹瀉等病症,這些疾病也可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正氣不足等症狀,導致對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容易出現失治或誤治。應注意本病多表現出持續的乏力和氣短,長時間休息症狀也不緩解,嚴重者乏力和氣短等症狀呈逐漸加重之勢。對出現這些症狀的患者應密切觀察,防止誤診。

2.正虛多嚴重,邪實多不甚    由於成人發病相對和緩,邪實爲主的階段短暫,部分患者正氣恢復較快,即使發生病毒性心肌炎,也可能自愈。就診而又確診爲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往往正虛嚴重,雖然邪氣有所消退,但正氣不能自復,必須給予及時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3.臨牀表現以氣虛爲主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臨牀表現以氣虛爲主,可能兼見陽虛或陰虛之證,但兼證的症狀往往不突出。氣虛者可有氣機障礙,脾胃氣滯是常見兼證。氣虛嚴重者氣陷不升,甚至出現氣陷欲脫這樣的危證。已有研究認爲氣陷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臨牀常見證候之一。[1] 雖然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診斷可能爲心悸或者胸痹,但瘀血和痰濁往往不明顯,這和中醫診斷相同的冠心病證候表現有很大的不同。

4.病因多樣,不唯溫毒   邪毒侵襲於心是發病條件,但邪毒性質卻多樣。已有人認爲六淫邪毒皆可爲患,不能把病因侷限在溫熱邪毒一類。[2] 對於成人病毒性心肌炎除溫熱毒邪多見外,風寒和溼毒也爲常見病因。由於成人患者病史大多較長,加之遷延失治誤治,初始病因可能發生演變,使病情複雜,需要醫者靈活辨證治療,扭轉病勢,改善預後。

治療心得:

1.治療以補氣爲主   補氣藥宜首選以補益中氣見長的生黃芪。黃芪對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作用經過大量的動物試驗研究得以明確。[3]通常需要重用生黃芪,但是由於市售生黃芪品質等級相差較大,在用量上應有較大差異,質優、特級或一級品30克左右,質中的二級品50至60克,品質較差者不宜首選,形體瘦小者劑量酌減。補氣可以加用炒白朮10至30克,補益脾胃後天之本;加用桑寄生15至30克,補益腎氣先天之本。氣虛嚴重者應加用黨蔘或者人蔘,增強補氣藥力。氣陷突出者佐用桔梗、柴胡或升麻一至兩味,加強昇陽舉陷的藥力,劑量宜小,3至10克;若劑量偏大,藥力偏於宣散,於補益不利。兼見陰虛者,可以加麥冬、玉竹、北沙蔘;兼見陽虛者,可以加桂枝、淫陽藿,重者酌加炮附子。由於心肌炎治療週期較長,補氣藥應用時間較長,易生內熱,可以用小量清熱藥知母、板藍根佐制。

2.調理臟腑,以平爲期 病毒性心肌炎除心氣大傷外,也會累及其他臟腑,導致其陰陽氣血失衡加重,病情進一步惡化難治。火不生土,脾氣虧虛,化源不足,肌肉失養而軟弱 無力者,可加生山藥、黨蔘,炒白朮用至30克;脾失運化,食慾不振者,可加焦神曲、陳皮、法半夏。心病及腎,腎氣虧虛,腎不納氣,氣不斂降,動則氣短氣促者,桑寄生加至30克,並可酌加淨萸肉、五味子、菟絲子、生龍骨補腎納氣,斂心固脫。思慮過度,氣機鬱結,肝失疏泄,心神不寧者,宜理氣解鬱安神,可用香附、合歡花。

3.祛除邪毒,不唯清熱 感受的邪毒爲溫熱者,宜清熱解毒,可選用板藍根、金銀花、連翹、黃芩。由於成人熱毒多不熾盛,通常清熱之品劑量不宜過大,如果一時需要劑量較大,亦不宜使用過久,防止損傷心陽。感受風寒邪毒者,心陽多虛,宜補益心陽、散寒解毒,不可過用辛散,散寒解毒可選用防風、羌活、蘇葉。溼毒侵襲者,宜化溼解毒,宜用藿香、佩蘭、黃芩。邪毒的性質並非一成不變,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轉化。應根據轉化後具體性質,靈活用藥。由於大多數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並沒有明顯的與心肌炎密切相關的瘀血和痰濁見證,應用活血化瘀和化痰藥均應慎重,防止耗傷心氣。

4.適當參考實驗醫學研究成果 一些實驗研究對部分單味中藥和中藥複方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機理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對臨牀選藥選方有很好的參考作用。[3]在實際臨牀過程中應根據實際證候需要,選用一些研究證據充分的方藥,對提高療效很有幫助。如果盲目地根據動物研究結果用藥,忽視人與動物存在巨大差異和同病之間的證候差異,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通常依據辨證結果選藥,如補氣藥首選黃芪,清熱解毒應用板藍根、金銀花、連翹,散寒解毒選用防風,化溼解毒選用藿香、黃芩等。[3]

驗案舉例

孫某,女,24歲,患者在兩年前秋季午後,於洗澡後淋雨,回家後自覺惡寒頭痛,略感乏力,未予治療。第二天晨起後自覺咽痛,自行口服速效感冒膠囊、抗菌藥數日。頭痛咽痛和惡寒逐漸好轉,乏力逐漸有所加重,伴見胸悶、心悸陣作,注意休息兩月,症狀仍進一步加重,後多次在多家三甲醫院住院或門診診斷治療,被確診爲病毒性心肌炎,因無明顯療效來診。就診時症見:乏力氣短,活動則加重,胸悶心悸陣作,畏寒肢冷,少語懶言嗜臥,精神萎靡,口脣色暗,腹脹納呆,舌尖紅赤苔白膩,脈沉細無力。CK-MB 46U/L,CK 338U/L;心電圖:廣泛心前導聯ST下移,T波倒置;心臟超聲:心臟收縮力輕度下降,順應性下降,心臟結構大小正常。此例以感受風寒邪毒爲誘因,遷延失治誤治,邪毒雖有所消退,但部分化熱;心氣大傷,行血遲滯,心神失養;脾氣亦虛,運化無力,肌肉亦失養。治療應以補益心脾之氣爲主,佐以理氣醒脾,散寒解毒。藥用生黃芪50g、炒白朮20g、桑寄生30g、黨蔘20g、淫陽藿15g、桔梗10g、柴胡10g、陳皮10g、法半夏15g、焦神曲10g、防風15g、蘇葉10g、板藍根15g、炙甘草5g。以此方爲主治療3周,體力大增,食慾正常,偶有胸悶,無畏寒,手足轉暖,舌質較紅苔白,脈細較前有力,此正氣漸復,風寒已祛,餘毒未盡。去辛溫之品,酌加清熱藥,上方去淫陽藿、防風、蘇葉,加黃芩10g、連翹15g,隨後加減治療4個月,症狀逐漸消失,心肌酶譜正常,心電圖正常,心臟超聲示未見異常,臨牀治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