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肛瘻如何應對

時間: 2011-07-14
小兒兩歲前直腸會陰曲較小,肛管前壁受糞便直接壓力大,因而前壁易發生隱窩炎;肛管後壁有恥骨直腸肌加固,肛管前壁相對薄弱,感染時炎症易向前方穿透,破潰。故內口及瘻管走行後位者少見,瘻管較淺,多呈直線形。

  小兒齒狀線距肛緣位置較成人近,擦洗肛周時動作宜輕柔,否則可以損傷肛隱窩,腹瀉時糞便易填塞於肛隱窩內,從而增加感染的可能。而臨牀診治過程中有很多診斷爲複雜性肛瘻的患者,均爲患者擔心因手術損傷肛門功能而延誤治療所治。

  男小兒肛瘻,外口爲皮膚,形成肉芽後暫時關閉,內口進入的細菌和糞便在引流不暢時,局部形成膿腫,破潰減壓後可再次癒合,反覆發作形成 複雜性感染性肉芽瘻。女性小兒肛瘻,肛瘻內口多爲黏膜組織,易使瘻管內層黏膜化,成爲永久性肛瘻。女性舟狀窩部位的直腸陰道間隔僅5MM,極薄弱疏長,直 腸陰道間隔的厚度增加,直腸陰道修補的成功率會增加,必要時可以選擇肌瓣或網膜加強直腸陰道間隔。

  嬰幼兒肛瘻怎麼辦?

  番禺瑪莉亞醫院肛腸專家吳少宏主任介紹到,由於小兒肛瘻管道較爲短淺,排膿後症狀可很快減輕,並多數可自愈,部分患兒隨年齡增長而自愈,因此,一般主張不行手術治療。

  對此,應對症處理,每日清潔肛門並坐浴,適當使用抗生素及外用藥膏,消炎消腫,控制和減少肛周膿腫的發生,加速自愈。對反覆發作不能自愈的患兒,要擇期至能承受手術時,再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年齡以5~10歲爲宜。

  嬰幼兒肛瘻發病部位多在肛門兩側,瘻管多呈淺在、單純、垂直。複雜而瘻深的較少,有部分患兒未治可自愈,待成人後可再發。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