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瘻不是痔瘡

時間: 2011-04-05

肛瘻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內口、瘻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常位於直腸下部或肛管,多爲一個;外口在肛周皮膚上,可爲一個或多個,經久不愈或間歇性反覆發作,是常見的直腸肛管疾病之一,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

    大部分肛瘻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因此內口多在齒狀線上肛竇處,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形成外口,位於肛周皮膚上。由於外口生長較快,膿腫常假性癒合,導致膿腫反覆發作破潰或切開,形成多個瘻管和外口,使單純性肛瘻成爲複雜性肛瘻。

    結核、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等特異性炎症,惡性腫瘤、肛管外傷感染也可引起瘻。

    肛瘻可分爲①低位肛瘻(包括低位單純性肛瘻和低位複雜性肛瘻);②高位肛瘻(包括高位單純性肛瘻和高位複雜性肛瘻)。

    主要症狀是瘻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較大的高位肛瘻,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由於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門部潮溼、瘙癢,有時形成溼疹。當外口癒合,瘻管中有膿腫形成時,可感到明顯疼痛,同時可伴有發熱、寒顫、乏力,等全身症狀,膿腫穿破或切開引流後,症狀緩解。上述症狀反覆發作是瘻管的臨牀特點。

    肛瘻不能自愈 不治療會反覆發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將瘻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使癒合。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內口位置的高低,瘻管與肛門括約肌的關係來選擇。手術的關鍵是儘量減少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防止肛門失禁,同時避免瘻的復發。

下一篇:急性鼻竇炎症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