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補葉酸動了誰的奶酪?

時間: 2014-02-06

今年有關食品方面的爭議有好幾次,葉酸是其一。

葉酸之爭時我正在歐洲度假,偶爾上一下微博,發現很多人AT我,才知道因爲方舟子以前說了一句美國全民“強補葉酸”,引起科普圈大戰。

搞不明白這一句話爲什麼引起這麼大動靜?我本來對葉酸添加不在意,回到美國後特意到超市考察,發現葉酸添加確實很普遍,也就是說美國人確實全民性強補葉酸,方舟子說的沒錯。

此文一發,我就被封爲“高級洗地人才”。我覺得爭論什麼東西,總要落實到中國的具體情況。爭論雙方都贊同應該添加葉酸,那就努力推動在中國添加吧。反方的目的當然不是這個,而是要“揪錯”,堅持非得每一個美國人都吃強化食品才叫全民強補。疫苗接種還有漏網之魚,怎麼可能實現每個美國人都吃一樣的東西?

爲了證明美國能買到不添加葉酸的食品,有位在美從事食品方面工作、宣傳有機食品的“科普人”專程採訪了一家力求做到100%有機的小店,裏面確實沒有一樣食品是添加葉酸。

這家店在加州,我無法親臨其地,就發了一封郵件。店方很快回復了,證實他們的確不出售包括葉酸在內的任何添加食品。對於我在郵件中關於缺乏葉酸營養導致的健康問題,店家很坦率地說這種情況要諮詢醫生,如果我確實擔心的話,就去超市買非有機食品吧。

也就是說,店方並不迴避100%有機食品有可能存在的營養問題。

葉酸也稱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1941年從菠菜葉中提取成功,所以被稱爲葉酸。葉酸在妊娠中的重要性首先被發現在貧血上。進入二十世紀後,孕婦貧血和葉酸缺乏聯繫在一起了,英國血液病專家露西?威爾斯在印度證明葉酸可以預防孕婦貧血、而且用啤酒酵母可以將之扭轉。當然葉酸缺乏性貧血只是孕婦貧血之一,缺鐵性貧血佔絕大多數,還有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

1960年,研究人員發現,葉酸缺乏在懷孕期間最嚴重的影響並不是貧血,而是神經管缺陷。這是最嚴重的畸形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爲無腦兒、腦膨出、腦脊髓膜膨出、隱性脊柱裂、脣裂及齶裂等,往往導致胎兒死亡。全球每年因爲神經管缺陷而死的胎兒達71000例,美國每年有1500例神經管缺陷,中國每6分鐘出生一例神經管缺陷嬰兒。

葉酸在神經系統發育中起重要作用,神經系統是胎兒最先發育的系統,從懷孕的第26天就開始了。很多孕婦在懷孕第一個月並不知道自己懷孕,很可能因爲葉酸不足而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針對這種情況,美國官方建議育齡婦女每天吃一片葉酸和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發現,這樣還是不足以預防神經管缺陷,1996年,美國FDA強制在穀物中添加葉酸。爲了預防神經管缺陷,採取全民強制性攝取葉酸的方式,固然基於葉酸還有其他健康益處,其主要原因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美國出生的嬰兒中多達50%是沒有準備的。也就是說,每二個新生兒中的一個不是因爲想要孩子而懷孕,而是因爲懷孕了才決定要孩子。

通過在穀物中強制性地添加葉酸,使得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降低了一半,但並沒有徹底預防神經管缺陷。這是因爲如此泛泛地補充,很難控制每個人都攝取量,有些孕婦攝取夠了,有些孕婦則不夠。準備懷孕的婦女和孕婦每天應該補充0.4毫克葉酸。一塊白麪包含35微克葉酸,如果以麪包爲主食的話,比較容易達標。由於玉米麪不屬於強制添加範疇,以玉米麪爲主食的美國西語裔婦女生出神經管缺陷的胎兒的危險比其他族裔高出1.5到2倍。因此繼續和擴大在食物中添加葉酸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來,吃全穀食物成爲有機食物的一個重要部分,全穀食物確實有很多好處,但一大缺陷是沒有足夠的葉酸,強化食物中不僅葉酸量高,而且這種葉酸比天然的葉酸容易吸收。因此很多專家建議育齡婦女不要只吃全穀食物,起碼要全穀食物和強化食物混着吃。同時,很多全穀食物也開始添加葉酸,以保障吃全穀食物的育齡婦女不會出現葉酸缺乏。

但是,有機食品業在葉酸問題上採取淡化和視而不見的態度。美國近年來有機食品業增長很快,但還是佔有很小的市場份額,一大原因是有機食品太貴。有機食品業在宣傳上強調有機食品比非有機食品健康,全穀食物就是一大賣點,因此他們極力隱瞞全穀食物所含葉酸不如添加食物的事實,更不會添加葉酸,因爲那樣就和純有機的原則相違背。這種行爲無形中影響到預防神經管缺陷的長期努力。

美國的有機食品業大肆宣傳吃有機食品的人越來越多,其實大多數人是有機和非有機都吃,真正想提高有機食品市場佔有率,必須有很多支持有機食品的人,所以有機食品業才拼命宣傳100%有機,上面說的加州那家小食品店就是極少數的100%有機食品店。

其實很多有機食品業宣傳的好處都得不到證實,而葉酸則是全穀食物的一大軟肋。這就是爲什麼有機食品業在葉酸添加上非常敏感的原因。方舟子的一句全民強補,動的是有機食品業的奶酪。

爲了胎兒的健康,在中國應該推動葉酸強制添加,而不是聽信有機食品業的蠱惑。那些因爲感情友情、因爲個人恩怨而站隊的人們,想想那些神經管缺陷的胎兒和他們的父母家人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