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實用的家庭用計算公式

時間: 2013-07-04

今天看到梅子老師歸納的這些公式,很實用的,我就轉了

與大家分享:

1. 小兒體重的計算1~6個月:出生體重+月齡X0.7

7~12個月:體重=6+月齡X0.25

2~12歲: 年齡X2+8

注:出生體重平均爲3kg,生後3~4個月時體重約爲出生時的2倍。一歲時約爲3倍,2歲時約爲4倍。

2. 小兒身高的計算:出生時約爲50cm,半歲時約爲65cm,一歲時75cm,2歲時87cm。

2~12歲身高=年齡X7+70(或75)。

注:身高低於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爲異常。

3.頭圍:出生時約爲33~34,一歲以內增長最快。1歲時46cm,2歲時48cm,5歲時50cm。15歲接近成人54~58cm 注:頭圍測量在2歲前最有價值。

4.胸圍:出生時平均32cm。一歲時頭圍與胸圍大致相等。約46cm。

5.牙齒:乳牙計算公式:月齡—4(或6)

注:出生後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12個月未萌出者爲出牙延遲。

6.囟門:出生時爲1.5~2.0cm,1~1.5歲(12~18個月)應閉合

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時,其比例1:8; 按容積1:4

小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兒,3個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爲多少?即 5X(100~110)=500~550

8.小兒藥物的劑量計算

(1)按體重:每日(次)劑量=患兒體重kgX每日(次)每公斤體重所需藥量

(2)按體表面積:體重小於等於30kg,小兒體表面積=體重X0.035+0.1

體重>30,小兒體表面積=【體重—30】X0.02+1.05

(3)按成人劑量折算:小兒劑量=成人劑量X小兒體重/50

9.血壓:2歲以後收縮公式

收縮壓=年齡X2+80mmhg(年齡X0.27+10.67kpa)

舒張壓=收縮壓X2/3

注:新生兒收縮壓平均爲60~70mmhg,1歲以內70~80mmhg,測血壓時,袖帶寬度約爲上臂長度的三分之二爲宜。

10.燒傷面積的計算:燒傷面積是以燒傷部位與全身體表面積百分比計算的。

第一個24小時補液計算=體重(KG)X 燒傷面積(%)X1.5(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
(1)新九分法:頭、頸、面各佔3%,共佔9%;雙上肢(雙上臂7%、雙前臂6%、雙手5%)共佔18%;軀幹(前13%、後13%、會陰1%)共佔27%;雙下肢(兩大腿21%、兩小腿13%、雙臀5%、足7%)共佔46%。

(2)手掌法:傷員自己掌的面積,等於自己身體面積的1%計算。

(3)兒童體表面積的計算 小兒頭部面積爲9十(12一年齡): 小兒雙下肢面積爲46一(12一年齡)

11.計算基礎代謝:BMR=脈率+脈壓—111

12.吸氧濃度(%)=21+4X 氧流量(L/min)

13.測量5個或5個以上的P—P或R—R間期,計算其平均值,60除以該週期即爲每分鐘的心率,例如:某老人心電圖檢查,常規心電圖平均p—p間隔爲15個小格,其心率爲?

即60除以(15X0.04)=100

14.流速和輸液所用時間的計算:

滴數(ml)= [液體總量(ml)X滴係數(/ml)]/輸液所用時間

輸液所用時間(min)=[液體總量*滴係數]/滴數 注:滴係數可有多種,最常見的是15滴/min

15.老人運動後最宜心率=170 — 年齡。

16.預產期計算:末次月經第一天,月份減3或加9,日期加7(陰曆日期加15天)

17.成年人的理想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

18.體質指數:公斤數/身高米的平方。正常的體質指數18.5-23.9之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