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症的“開胃術”

時間: 2011-05-21
小兒厭食症是指較長時期的食慾減退或消失。小兒厭食的原因很多,不良的飲食習慣是主要原因,其他還有家長的餵養方式不當、飲食結構不合理、氣候溫度過高、患胃腸道疾病或全身器質性疾病、服用某些藥物反應等。
患兒由於飲食習慣不良,經常吃高糖高蛋白濃縮飲食,飯前吃糖果零食,以及生活不規律、吃飯不定時而導致較長時期食慾不振,甚至拒食。由於長期進食少,表現爲精神、體力欠佳,疲乏無力,面色蒼白,體重逐漸減輕,皮下脂肪逐漸消失,肌肉鬆馳,頭髮乾枯,抵抗力差,易患各種感染。
治療時,要針對病因。糾正不良的偏食、零食習慣,建立正常生活制度和良好習慣;糾正家長對小兒飲食不正確的態度,調節飲食,合理餵養,針對小兒的口味變換菜樣;患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在家庭中,家長不妨做一些有利於“開胃”的膳食,以利小兒儘快康復。
開胃雞片:黃芪15 g,黨蔘10 g,山楂10 g,麥芽10 g,谷芽10 g,雞胸肉300 g,蛋黃2個,精麪粉6大匙,玉米粉2匙(炸粉)。將藥材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雞胸肉去皮後切薄片(可放置冷凍櫃冰後再切,較好切),加鹽、米酒、白胡椒粉少許醃20分鐘;蛋黃打散,用醃過的雞肉沾蛋黃後再粘炸粉,入油鍋以小火炸約50秒,肉熟撈起,油鍋再以大火燒熱,再投入雞片炸20秒,讓其皮酥,撈起置盤上,蘸酸甜調料醬吃。功效:健脾開胃,幫助消化;適合於小兒消化不良常腹脹氣及小兒厭食者,或大人不思飲食者。
蘿蔔餅:白蘿蔔250 g,麪粉250 g,瘦豬肉100 g。將肉與蘿蔔剁碎成餡,加蔥、姜、鹽、味精等,做成餡餅,蒸熟或煎熟食用。治食慾不振、食後腹脹之症。
山藥餅:山藥200 g,雞內金50 g,共研細粉,加水做成同等大小餅20個烘熟,每次1個,每日2次。能消食健脾,適用於脾虛食少者。
山楂肉乾:山楂100 g,豬瘦肉1 kg,菜油250 g,香油、生薑、蔥、花椒、料酒、豆油、味精、白糖各適量。將豬瘦肉剔去皮筋,洗淨備用;山楂去雜質(山楂果則應拍破),生薑切片,蔥切段。將山楂50 g放入鍋內,加水約2 000 ml,在火上燒沸後,再放入豬瘦肉,共同煮熬至六成熟,撈出豬瘦肉稍晾後,切成約長6.6 cm、寬1.7 cm的粗條;用豆油、生薑、蔥、料酒、花椒等調料將肉條拌勻,醃製1小時,再瀝去水分;將油放在鐵鍋內,文火至五成熱,投入肉條炸幹水分,至色微黃,即用漏勺撈起,瀝去油;將鍋內油倒出後,留點餘油,再置火上,投入餘下的山楂,略炸後,再將肉乾倒入鍋中,反覆翻炒,微火焙乾,即可起鍋置於盤中,淋入香油,撒上味精、白糖拌勻即成。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