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治療盆腔炎的兩種方法

時間: 2011-05-31

中醫的穴位和拔罐,不可謂不是玄學,中醫拔罐能治療盆腔炎,求人不如求己,以下是對症下藥的兩種方法和注意事項,請細細讀完。

寒溼內蘊

症狀:下腹有脹冷痛感、下墜感,受涼加重,遇暖緩解,帶下增多,色白質稀,或見月經後期,量少色暗有塊,頭暈神疲乏力,腰骶痠痛,畏寒肢冷,或婚久不孕

治法

(1)、選穴――腎俞、關元、歸來、陰陵泉、三陰交。

(2)、定位――腎俞: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爲第2腰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爲取穴部位。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歸來: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上1橫指處,再旁開2橫指處爲取穴部位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坐位, 用拇指沿小腿內側骨內緣(脛骨內側)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節下時,脛骨向內上彎曲之凹陷爲取穴部位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以手4指併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後緣的交點,爲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灸罐法。先用艾條點燃溫灸各穴15分鐘,以皮膚有溫熱感及人體感覺舒適爲宜,之後吸拔火罐,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爲1療程。

溼熱瘀阻

症狀:時有低熱,下腹一側或雙側脹痛、刺痛、熱痛,或有脹痛感、下墜感,勞累後或經期症狀加重,經期延長,或經量增多,有血塊,血塊流出則疼痛減少,帶下增多,色黃黏稠,有氣味,小便色黃,腰部痠痛,婚後不孕。

治法:

(1)、選穴――肝俞、腎俞、血海、地機、三陰交。

(2)、定位――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爲取穴部位

腎俞:見前。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位,屈膝成90°,醫者立於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於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爲取穴部位。

地機:在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陰陵泉下3寸,脛骨內側緣)

三陰交:見前。

(3)、拔罐方法――刺絡拔罐法,肝俞穴用梅花針輕叩刺,再拔罐,以有較多血點冒出皮膚爲度。餘穴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爲1療程。

注意事項:

(1)、拔罐治療盆腔炎週期較長,一般需要3~5療程方可見效,症狀緩解後尚需3~5療程鞏固療效,因此患者要有耐心和信心配合治療。

(2)、在拔罐治療本病的同時,要積極查治可能引發本病的其他疾病。

(3)、注意經期、產褥期及產後期的個人衛生,避免洗盆浴及不必要的婦科檢查,禁房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