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見併發症的監測

時間: 2012-09-16
糖尿病足病和下肢病變監測 臨牀意義:早期發現各種症狀體徵表現,如疼痛、麻木、灼熱、針刺感;各種損傷、擦傷、水皰、皮膚乾燥、萎縮、鄆裂、雞眼和胼胝(老繭);間歇性跛行、靜息痛、下肢無力、畸形、趾甲異常;腫脹、潰湯、感染、黴菌感染(如灰指甲)等。 相關的臨牀檢查: 音叉震動感覺檢查。 足背動脈搏動。
X線足部檢查和動脈造影。
踝肱指數測定:踝動脈/肱動脈比值小於0.9時出現供血不足;多普勒檢查。
監測頻率:1、要求患者每天自我檢查雙腳;2、初診系統檢查;3個月複查;足部出現破潰時每週複診;3、必要時檢查血管超聲、造影。
糖尿病眼病監測 特點:早期臨牀症狀不明顯,易漏診,晚期治療十分棘手,療效不佳;糖尿病併發的眼病主要有七種:視網膜病變、色素膜病變、白內障、視神經病變、視網膜脂血癥、青光眼及屈光改變,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30%併發眼病;血糖控制不好,失明風險增大。 監測意義: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嚴重最常見的併發症
病變可分六期:Ⅰ期僅限於靜脈擴張或微血管瘤、小出血點;Ⅱ期有硬性滲出和出血斑;Ⅲ期有軟性滲出和出血斑;Ⅳ期有新生血管和玻璃體出血;Ⅴ期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生;Ⅵ期併發視網膜脫離。未累及黃斑時視力正常,累及黃斑或黃斑囊樣水腫對視力影響很大;出血侵犯黃斑或廣泛增殖性視網膜病變視力損傷嚴重;監測有重要價值,目標是防止失明。 監測頻率:剛診斷患者必須做眼底檢查,留下初始眼底資料,以後做對照;情況較好時每半年複查一次;已有病變應當每3月複查一次;三期病變以上增加檢查次數,進行激光治療。 臨牀症狀評估:
1、周圍神經病變:皮膚瘙癢、手腳麻木、感覺減退或痛覺過敏、蟻行感、手套襪套樣感覺、踩棉花感;本體覺、位置覺、震動覺、溫度覺異常;肌肉萎縮無力、眼瞼下垂、複視、面癱等;自發性疼痛。
2、心臟自主神經病變:靜息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無痛心梗;未察覺的低血糖。
3、泌尿生殖自主神經病變:尿瀦留、尿失禁;
4、男性陽痿:發病率可高達50-70%,由神經和血管雙重損害所致;以勃起功能障礙爲主;
5、女性月經紊亂、不孕不育;
6、胃腸病變:糖尿病併發胃輕癱大約50%;併發腸功能紊亂或腸麻痹者15-20%;可出現上腹不適、飽脹感、胃排空延遲,腹瀉便祕交替等。
7、汗腺神經病變:如,下肢無汗,上肢或局部多汗。 監測內容:1、初診檢查自主神經功能:a、測靜息心率;b、深呼氣和深吸氣時心率差小於10;c、立、臥位收縮壓差達30mmHg;d、握拳升壓反應:舒張壓上升小於10mmHg;初診時還要監測四肢足部皮膚觸覺(尼倫絲試驗)、溫度覺、痛覺、震動覺(音叉試驗)和肌力,必要時檢測肌電圖;泌尿生殖、汗腺、周圍血管和胃腸自主神經出現症狀時必須監測;2、每3個月複診檢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