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血脂的藥物療法

時間: 2013-12-04

治療高血脂的藥物療法

在現代醫療條件下,高脂血症是可以防治的,合理的飲食習慣與膳食結構、適量的體育運動、戒菸忌酒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藥物只可以作爲對嚴重高血脂的輔助治療方法,可以治療高血脂藥物分中藥和西藥。

一、中藥:近年來臨牀研究證明,中藥具有降低血脂的有:草決明、澤瀉、何首烏、蒲黃、山楂、大黃、紅花、銀杏葉、虎杖、月見草、茵陳、麥芽等。

(1)草決明又叫決明子,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類物質,具有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降血脂效果顯著。臨牀上常用草決明 50克,加水適量,煎後分2次服用。1月是療程,有輔助降膽固醇作用。

(2) 何首烏:含有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等蒽醌類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膽固醇吸收,加快膽固醇排泄,從而起到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臨牀常用何首烏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連用 1~3個月。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瀉下等功效,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腎陰虛、大便祕結的病人。

(3)澤瀉: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能影響脂肪分解,使合成膽固醇的原料減少,從而具有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常用澤瀉降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3個月爲1療程。

(4) 蒲黃:能抑制腸道吸收外源性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黃有作用,蒲黃油及殘渣無此藥效。臨牀上所用片劑或沖劑,每日量相當於生蒲黃30克,1~2個月爲1療程。

(5)山楂含山楂酸、酒石酸、檸檬酸等類物質。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酶等作用。臨牀上常用山楂片,每次2~3片,每日3次,1個月爲1療程。也可用山楂果50克,加水煎,代茶飲。

(6)大黃含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具有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作用。臨牀治療高脂血症病人,口服大黃粉每次0.25克,每日4次,1個月爲1療程,對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生大黃有攻積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適用於偏實證及大便乾結的高血脂病人。

(7)紅花含有紅花甙、紅花油,紅花黃色素、亞油酸等,其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以及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臨牀上常用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口服,連續4~5個月。

(8)銀杏葉含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成分。實驗研究和臨牀證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作用。單用或配川芎、紅花。如銀川紅片,用量每日5~10克。

二、西藥治療高血脂的藥物:對頑固而嚴重的高脂血症,可適當給予藥物治療,目前還沒有很合乎生理要求的降脂藥物。多數降脂僅有短時療效,而長期用則出現明顯副作用。所以,藥物治療應被看作是治療冠心病高危者脂代謝紊亂的萬不得已的措施,且需與非藥物療法聯合進行。西藥治療高血脂藥有如下幾種:

1主要降低膽固醇的西藥:主要包括他汀類和膽汁酸螯合劑兩類,他汀類的代表藥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不良反應較少,多爲肌肉疼痛;膽汁酸螯合劑類有考來稀胺,考來替泊,主要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不良反應是刺激性臭味和消化道反應。

2主要降低甘油三脂的藥物:包括貝特類,煙酸類和海魚油-ω-3脂肪酸,都是降低脂類的合成和釋放,加速脂類的代謝和排出;貝特類有吉非貝齊、非諾貝特,苯扎貝特,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和肝腎功能改變,煙酸類有煙酸肌醇脂,阿西莫司等,不良反應除消化道反應外還有皮膚潮紅和瘙癢,海魚油-ω-3脂肪酸是俗稱的深海魚油,長期服用有導致視力下降和出血的可能。

3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藥物:可根據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比例,使用他汀類、膽汁酸螯合劑,貝特類和煙酸類藥物,但要警惕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聯合用藥時,劑量宜小,同時注意觀察是否有肌無力,肌痛現象,並定期檢查血清丙谷轉氨酶、肌酐激酶等,以便調整劑量或更換藥品。

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服用降血脂藥時應特別注意用藥劑量不宜超過成人正常量的四分之三,血脂異常較輕時可首選一些降脂作用較弱副作用較小的藥物,如:彈性酶,潘特生,海魚油等,而生山楂,草決明,紅曲,澤瀉等中藥降血脂,更適合於老年人。

放鬆心情,多多鍛鍊,祝福你早日康復,全家健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