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

時間: 2013-08-16
從去年春天開始,秦皇島市盧龍縣盧龍鎮夾河灘村近2500人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陸續得了一種“怪病”。這種病,表現爲渾身起小紅疙瘩,奇癢無比,用藥後逐漸消失,但很快復發,反反覆覆無法根除。

  近日,盧龍縣人民醫院等單位組成專家組經過檢查、診斷,稱村民們感染的“怪病”爲斑丘疹樣蕁麻疹,發病原因與蚊蟲叮咬及空氣潮溼有關。而村民們認爲發病原因與地下水受到污染有關。目前,盧龍縣疾控中心對該村飲用水進行了取樣,正在檢驗中。

  渾身莫名出現小紅疙瘩

  去年夏天的一天晚上,夾河灘村村民孟慶彬突然感覺小腿發癢,一撓更癢。“特別小的紅疙瘩,癢得讓人無法入睡。”孟慶彬說,從那天起他小腿上的紅疙瘩開始逐漸“佔領”了他的背部、胳膊、腰部等部位,並且紅疙瘩漸漸變大,有黃豆大小。

  孟慶彬稱,他在村裏的衛生所開了藥,用了一段時間後症狀開始消失並完全康復,但沒過幾天再次復發。“比上次還嚴重,更加瘙癢,紅疙瘩更大。”孟慶彬說,他最近幾天便在發病,夜夜難以入睡。記者看到,孟慶彬身體各個部位都有紅色的疙瘩,有大有小,有的已經被抓破結痂。

  “撓破後流出血水,還留下印痕。”村民周豔燕稱,她與孟慶彬有着一樣的症狀,反反覆覆的發病讓她十分痛苦。

  據孟慶彬稱,去年,當他從村衛生所拿藥時才知道,村裏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從衛生所拿藥治療。

  村民楊春華稱,她一家六口都得過該病,經常是她剛好,家裏的孩子得,家裏的孩子還沒有好,她和丈夫又犯了。

  對於是什麼病,夾河灘村村民稱,他們去不同地方看過大夫後,有的稱過敏,有的稱是皮疹等皮膚病。村民李桂淑說,她20歲的女兒發病,到看過,大夫稱是對小動物過敏。

  衆鄉鄰談夾河灘村“色變”

  盧龍縣紅十字會夾河灘村衛生站是夾河灘村民經常拿藥的地方,該站的負責人徐治國稱,從去年開始,來他衛生站治療這種病的村民逐漸增多,多得已經記不住,“最近好點,一天也得有幾例。”

  徐治國稱,對於村民們得的是什麼病,他也無法判斷,按照經驗給村民開了組織胺類、脫敏類等藥品後感覺管用,他便照此給所有來就治的村民們治療。徐治國稱,經常犯此病的村民隔段時間都會拿幾盒藥。

  據夾河灘村主任劉海飛稱,該村有常住人口近2500人,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都感染這樣的病症,不分男女、不分年齡,但多集中於兒童。記者瞭解到,夾河灘村小學有二百多名學生,每天都有幾十名孩子得這樣的病。

  在夾河灘村小學一個班級,記者看到,全班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症狀,不時有孩子抓撓自己的身體。

  一名小學生稱,時常是他身上的紅疙瘩正在逐漸好,他身邊的同學又開始發病。

  劉海飛稱,因爲這個病,該村遠近聞名,大家幾乎談夾河灘村“色變”。夾河灘村民稱,他們在外面讀書、打工的親人都不願意回村,連親戚朋友來家裏還沒住兩天也會得這個病。“親戚朋友都不敢光顧了。”孟慶彬無奈地說。

  衛生部門解釋村民不服

  記者瞭解到,前幾天,當地的衛生部門到夾河灘進行了檢查、診斷。昨日,記者從盧龍縣疾控中心的調查報告上看到,幾天前該疾控中心走訪了夾河灘村96戶居民393口人,從今年4月20日到6月23日,一共有123人發病。臨牀表現爲,所有病歷均表現散發性充血性斑丘疹,多數病人皮膚瘙癢,影響夜間睡眠。皮疹無水泡,病人無發熱、咳嗽等其他症狀。

  該報告稱,由盧龍縣醫院等單位組成專家組進行了檢查及診斷,專家組一致診斷爲:斑丘疹樣蕁麻疹。發病原因則稱與蚊蟲叮咬及空氣潮溼有關。

  參與診斷的盧龍縣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張雷達稱,該病是季節病,一般是潮溼、蚊蟲叮咬與該病有直接關係,偶爾有接觸飲食引起的過敏反應。他稱,這個病不具有傳染性,“對於我們皮膚科來說是個常見病,在冬天你不可能找到這個病。”

  對於盧龍縣疾控中心的調查報告及專家的說法,夾河灘村村民表示了質疑。65歲的村民楊春華稱,該村在去年之前極少聽到有人得過這種病。村民陶仁稱,他的孫子在冬天也發這個病。隨後,記者隨機採訪多位村民,他們稱一年四季都發病,只是冬天症狀輕微。

  村民懷疑地下水遭污染

  對於該病的發病原因,夾河灘村村民稱,他們認爲是地下水受到了污染。據劉海飛稱,全村的飲水還是飲用地下水,該村三面環水。前年有關部門在該村北開始鋪設天然氣管道,去年開春鋪設完畢。地下管道埋藏的深度正好與該村地下水位置相同。他稱,村民們都猜測可能管道上塗抹的保護物質污染了地下水源,導致了該村大面積發病。

  “因爲從鋪設完管道後,我們村開始大面積發病。”孟慶彬說。而李桂淑也稱,女兒在親戚家住段時間後便症狀全無,一回來就有。

  目前,盧龍縣疾控中心已對該村飲用水進行了採樣,正在按生活飲用水標準進行檢驗中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