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在門診即可治癒(圖)

時間: 2011-08-27

  

  打耳洞、文身、文眉,是美麗與時尚的代名詞,也是最易被人忽視的丙肝易感因素。(資料圖片)

  專家指導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傳染科教授 李聰智

  雖然世衛組織的報告指出,由於至今沒有研製出丙型肝炎疫苗,使得丙型肝炎的危害從某種意義上說比乙肝更爲嚴重。但是從客觀上來講,丙肝目前正在被大衆甚至一些醫務工作者忽視。這一“忽視”引起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已經成爲肝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湘雅醫院傳染科的李聰智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1}早發現早治療,丙肝是可在門診就能治癒的疾病。

  被忽視原因之一

  無明顯的臨牀症狀

  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後,大都不出現明顯的臨牀症狀。在急性期通常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當它轉爲慢性後,很多人在很長時間內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出現,但病毒對肝細胞的破壞一直持續着,直至肝臟出現硬化或惡變成肝癌後纔可能出現相關症狀。因而,丙肝被視爲“沉默的殺手”。

  湘雅醫院傳染科的李聰智教授告訴記者,他在臨牀中經常接診到一些丙肝{1}患者本身無任何症狀,是在單位體檢時才發現自己患上了丙肝。而有的患者則直到出現肝硬化症狀,才知道丙肝已經在自己身上“潛伏”了數年或者十多年之久。

  李教授說:“丙肝目前尚無疫苗,感染後發展爲慢性丙肝的機率高達50%至85%,其中,20年後10%至15%會轉爲肝硬化,1%至3%會轉爲肝癌,丙肝引起肝癌的比例要高於乙肝。”

  被忽視原因之二

  對丙肝防治重視程度不夠

  李聰智教授跟記者介紹說,他最近收治了一個來自衡山的丙肝病人。一看,還是“老熟人”——2002年曾經到他這裏看病,經過一個多月的{1}治療後轉陰回家,當時叮囑他一定按時服藥,定期複查。但是當地基層醫生跟他說,丙肝這個病“治不好,也沒關係,危害不大”。於是他中斷了治療。到今年,隨着病情加重,成了李教授的“新病人”。

  由於長期以來對丙肝防治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對丙肝的誤{1}診和漏診現象普遍存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疫情報{1}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丙肝報告發病人數逐年上升,2007年已超過10萬人。一方面說明經過各方努力,醫務界對丙肝的認識不斷提高,從而促使丙肝診斷報告率提高。同時這個數字也提示,目前看到的丙肝的感染情況可能只是冰山一角。2007年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的《丙型肝炎認知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的人對丙肝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有正確的認識。因此,進一步提高相關各方的疾病認知成爲目前推進丙肝防治的當務之急。

  被忽視原因之三

  不知文身、文眉、穿耳環孔等皮膚粘膜損傷是丙肝易感因素

  據專家介紹,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因輸血、使用血製品而產生感染,而最近二、三年,包括使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牙科器械、內鏡等,與丙肝患者共享過剃鬚刀、牙刷,有過不潔性生活史,曾經有過文身、文眉、穿耳環孔等皮膚粘膜損傷等,都成了主要易感因素。

  “文身、文眉,甚至修腳修指甲,都是生活中的‘危險’時尚行爲。”李教授說,“用酒精棉球擦擦式的‘消毒’,肯定不安全。”

  由於丙肝疫苗尚在研究階段,目前丙肝的預防需要社會和個人共同來努力。對於社會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血製品和醫療器械的監管;對於個人而言,要遠離吸毒、濫交等不良行爲。生活中不要忽視避免與別人共用剃刀和牙刷,文身、文眉要選擇正規機構這些健康細節。

  出於對自身健康管理的長遠考慮,建議要警惕丙肝感染的可能,在體檢時,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應進行丙肝病毒抗體檢測。

  專家提醒

  門診就可治癒,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

  丙型肝炎抗體(抗-HCV)陽性提示兩種可能:曾經或正在感染丙肝。對於丙型肝炎抗體(抗-HCV)陽性個體,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是關鍵,治療是否及時、規範將對治療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根據各國丙肝防治指南,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α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爲進一步提高療效,美國和歐洲丙肝防治指南上用聚乙二醇化干擾素取代了普通干擾素,並聯合利巴韋林成爲丙肝治療的金標準。

  在接受採訪時專家還建議,醫保部門能否將門診就能治療、治癒的丙型肝炎納入門診特殊病種,並將治療丙型肝炎效果較好的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等藥物的基本醫療費用納入門診統籌基金支付範圍?這樣對引導醫、患採用正規的治療方案,降低參保患者的治療負擔,防止過度醫療,減少反覆住院的次數,降低醫保費用都有益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