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病毒性心肌炎62例

時間: 2011-01-13

【關鍵詞】 病毒性心肌炎  四參復脈湯   清熱養心  益氣養陰   心律失常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直接侵犯心肌而引起的心肌本身的炎性病變,近幾年來發病率較高,已成爲我國當前最常見的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多數積極治療可以完全治癒,如治療不及時將會遷延成爲心肌病,出現一定程度的心臟擴大、心功能減退、持續的心律失常或心電圖異常[1]。目前單純應用西藥治療心肌炎恢復慢,療效長,而結合中藥清熱養心,益氣養陰,使中藥和西藥各自發揮其特長,從而在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取得良好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1998年1月~2007年12月,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62例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年齡16歲以下3例,17~20歲18 例,21~30歲33例,31~40歲8例。病程3天~5個月,平均22天,心電圖檢查提示:房性早搏17例,室性早搏11例,ST-T改變者34例;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瀉誘因者49例。 1.2  治療方法 1.2.1  常規給予西醫綜合療法     臥牀休息,靜脈滴注ATP、輔酶A、肌苷、維生素C、氯化鉀,口服輔酶Q10。重症患者及時吸氧,合理應用激素,糾正心功能不全、各種心律失常,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連續用藥15天爲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在西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口服,四參復脈湯基本方:黨蔘 20g,丹蔘20~30g,玄蔘15g,北沙蔘15g,黃芪20g,麥冬13g,五味子10g,甘鬆13g,板藍根15~30g,炙甘草6~10g。伴見脈數多汗者重用玄蔘加苦蔘、龍骨、牡蠣;伴見下肢腫脹者加車前子、防己;伴見胸悶疼痛明顯者加川芎、赤芍;伴失眠者加酸棗仁、夜交藤。服用方法:1劑 /d,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空腹溫服。15天爲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2.2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2.2.1  急性熱盛型     證候:發熱、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且還有心悸、胸悶痛,便幹尿赤,脈疾數或結代,苔黃,舌尖紅。治則:清熱瀉火,兼養心陰。方藥:以銀翹散、五味消毒飲、瀉心湯、竹葉石膏湯等加減。藥用金銀花、連翹、黃芩、蒲公英、知母、大青葉、麥冬、元參、甘草。 1.2.2.2  心陰虛損型     證候:症見心悸、氣短、胸憋悶,心煩口乾,手足心熱或常有低熱,脈細數或結代,舌質紅,無苔或少苔。治則:養陰清熱,兼以安神。方藥:補心丹等加減。藥用生地、麥冬、沙蔘、元參、蓮心、炒棗仁、蒲公英、茯神、琥珀粉(衝)、五味子、紫石英、板藍根、丹蔘。 1.2.2.3  氣陰兩虛型     證候:症狀表現爲心悸,怔忡,氣短,胸悶,乏力,面色白光白,自汗盜汗,舌胖嫩,邊有齒痕,苔薄或剝脫,脈細數或促代或虛數。治則:益氣養心,滋陰安神。方藥:四參復脈湯加味。方藥:黨蔘、丹蔘、玄蔘、北沙蔘、黃芪、麥冬、五味子、甘鬆、板藍根、赤芍、酸棗仁、炙甘草。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臨牀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病毒性心肌炎療效標準制定。治癒:臨牀主要症狀、體徵基本消失,心電圖檢查基本恢復正常;好轉:臨牀主要症狀控制或好轉,心電圖檢查較治療前有所改善;無效:臨牀症狀、體徵及心電圖檢查均無改善。 2.2  治療結果     治療62例中,治癒56例,好轉5例,無效1例。出院後所有患者都隨訪3年,62例患者中60 例患者無不適症狀出現,心電圖無早搏、傳導阻滯、心動過速、過緩出現。心彩超無心臟增大。能正常生活、工作。2例出現早期心衰的症狀。 3  典型病例     .....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