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慢性腎炎發展成尿毒症:治病解惑

時間: 2012-09-23

  問:慢性腎炎患者要慎用哪些藥物?

  俞雨生教授:一切經過腎臟排泄的藥物都有引起腎臟損害的可能,尤其是在有腎功能不全時,故慢性腎炎患者必須慎用藥物及造影劑,較爲常見的有:① 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青黴素和磺胺類藥物等;② 解熱鎮痛劑,如消炎痛、撲熱息痛;③ 一些抗感冒藥、激素、造影劑。

  問:慢性腎炎患者妊娠應注意什麼?

  周福德副主任醫師:慢性腎炎婦女懷孕後,母親及胎兒均可出現一些合併症。因此,慢性腎炎婦女打算妊娠者應注意:① 應該徵得腎科醫生同意,在腎臟病情較輕(無高血壓、腎功能正常、尿蛋白量<1克/天以及腎臟病理表現輕微)和病情穩定半年以上的前提下,可考慮懷孕。② 妊娠後應該定期複查尿常規、血壓及腎功能,在妊娠初、中期需每2~4周檢查一次,妊娠32周後應每1~2周檢查一次,若有病情變化,及時接受治療,力保母子安全。

  慢性腎炎是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簡稱,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是導致終末腎衰竭(即尿毒症)的首位疾病。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1999年調查統計,約50%的血液透析患者及約49.25%的腹膜透析患者終末腎衰竭是由慢性腎炎引起。所以,對慢性腎炎我們應該充分重視。

  慢性腎炎從何而來

  慢性腎炎的發病機制目前並未完全清楚。籠統地講,慢性腎炎最初是由免疫反應引起腎小球炎症,但是,其後疾病進程中許多非免疫因素也參與致病,如慢性腎炎引起的蛋白尿、高血壓及脂代謝紊亂等,均可反過來促進腎臟病進展。所以,在治療慢性腎炎時應進行綜合治療。

  不少患者很疑惑:我沒有得過急性腎炎,怎麼一下就成了慢性腎炎?其實僅極少數慢性腎炎患者是由急性腎炎遷延發展而來,而絕大多數患者起病即爲慢性腎炎,與急性腎炎無關。

  早期發現  尿常規是關鍵

  一般而言,慢性腎炎好發於青、中年,男性多於女性。最早出現的臨牀表現因人而異,以水腫、血尿及高血壓最常見。

  水腫一般不重,常出現於眼瞼和下肢,下肢水腫按壓後凹陷(可凹性水腫)。但是,水腫也會出現於其它疾病如心臟病等,如何鑑別?關鍵是做尿常規化驗。

  血尿分爲肉眼血尿及鏡下血尿兩種,鏡下血尿只有進行尿常規化驗才能發現。

  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青、中年人出現高血壓也要檢查腎臟,看是否由慢性腎炎引起。原發性高血壓與腎性高血壓鑑別也要依靠尿常規化驗。非腎炎患者尿常規正常。

  及早就診  抓住最佳時機

  有時患者直至出現腎功能不全、乃至腎衰竭才被發現患有慢性腎炎。此時患者常有夜尿多,這必須與神經衰弱、前列腺肥大所致夜間排尿次數多鑑別,除測量晝夜尿量外,尿常規化驗對鑑別也極有幫助。有的患者在出現頭暈、心慌、氣短等腎性貧血症狀,或厭食、噁心、皮膚瘙癢等腎衰竭症狀時才就診,這時不但尿常規化驗異常,而且腎功能也已受損(血清肌酐升高等),並伴有貧血。顯然,這時才發現慢性腎炎已經太晚。

  慢性腎炎是一個慢性進展性疾病,最終常進入終末腎衰竭。但是,疾病的進展速度因人而異,它既取決於腎炎病理類型,又取決於治療和保養。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並重視自身保養。若發現太晚,治療和保養的重要時機已喪失,只能待疾病發展至終末腎衰竭後,依靠腎臟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來存活。這些治療花費昂貴,會給患者、家屬及國家造成很大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慢性腎炎很重要,只要出現上述可疑症狀,患者就應及時到醫院腎內科就診。

  

腎活檢 “受傷”還是受益

爲什麼需要腎活檢?究竟什麼是腎活檢?它對腎病的診治有什麼指導意義呢?

  病理診斷  必須做腎活檢

  腎穿刺活檢全稱爲腎穿刺活體組織檢查法,就是通常說的腎穿刺或腎活檢。目前臨牀常用的方法是在B超引導下,利用穿刺槍從腎臟獲取微量腎臟標本後,在顯微鏡下觀察腎組織學變化。

  腎臟病的完整診斷通常包括三部分:①臨牀診斷,如慢性腎炎、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徵、狼瘡性腎炎等;②病理診斷,如系膜增生性腎炎、新月體腎炎、IgA腎病、膜增生性腎炎、膜性腎病、局竈節段硬化性腎炎等;③腎功能評價,如慢性腎功能不全氮質血癥期、尿毒症期等。臨牀診斷和腎功能評價都可以通過症狀體徵和化驗確定,但病理診斷則必須通過腎穿刺活檢獲得。

  病理診斷決定治療方法

  腎炎的診斷爲什麼一定需要病理診斷纔算完整?這是因爲僅有臨牀診斷是初步的、不全面的,相同的臨牀診斷可能有不同的病理改變。例如,臨牀表現爲腎病綜合徵的慢性腎炎,病理卻可以多種多樣,包括系膜增生性腎炎、IgA腎病、膜增生性腎炎、膜性腎病、局竈節段硬化性腎炎等。

  不同病理改變其治療原則可以完全不同,如果僅按慢性腎炎的臨牀表現治療,可能造成一部分患者無效、延誤治療時機、治療過度等不良後果。因此,腎活檢得到的病理結果可以指導治療。

  通過病理觀察,有經驗的腎臟病理醫生,往往還可提出腎臟疾病是否是繼發性改變,指導臨牀醫生尋找原發病。

  此外,有的輕微鏡下血尿或少量蛋白尿患者心理負擔沉重,做了腎活檢確定病變確實輕微,則可減輕沉重的心理壓力;而許多臨牀表現輕微的患者經腎活檢證實病理改變並不輕,迅速制定治療方案或修正原有方案,控制腎炎的發展,可保持腎功能穩定。

  病理改變決定疾病預後

  病理表現不同,預後也是不一樣的。病理診斷還可判斷是急性腎衰還是慢性腎衰、腎功能損害是否有逆轉的可能?而且,慢性腎炎一旦進展到尿毒症,病理診斷對確定患者是否適合接受腎臟移植也有重要參考意義。重複腎活檢還可以觀察治療效果,從而修正治療方案。

  腎活檢  受益大於“受傷”

  腎活檢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腎炎患者當然都應該接受這項特殊檢查。但一聽到要在腎臟上穿一針甚至幾針,有些患者和家屬非常擔心,這豈不是讓腎臟舊病未愈又添“新傷”?

  其實,這種顧慮完全可以消除。首先,醫生是在充分掌握病情之後,根據適應症和禁忌症決定患者是否採用腎活檢。在人體兩個腎臟中,大約有100多萬個腎單位,而腎穿刺僅取其中15~30個腎單位,是微不足道的,與化驗抽血是同樣道理。另外,腎臟具有良好的貯備力和修復能力,穿刺的針眼可以迅速止血修復。

  其次,近半個世紀來,腎活檢穿刺設備和穿刺技術不斷提高,如今已經相當成熟。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彩超實時引導下自動活檢槍法,穿刺醫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少血管腎臟區域,扣動板機即可完成,穿刺迅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

  而且,穿刺過程中,爲了避免穿刺所引起的出血,醫生會要求患者練習俯臥位、短暫憋氣及臥牀排尿(腎穿後需臥牀24小時);術前需要化驗出血時間、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及凝血酶原時間,如有出血傾向和高血壓則需要控制後再行穿刺。

  可見,腎活檢雖然是一種創傷性的檢查方法,但安全性很高,不會加重腎臟的損害。受益明顯大於“受傷”。

治療6大原則

  必須強調的是,慢性腎炎的治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藥物治療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更爲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地判斷疾病性質、搜尋病因或誘因及密切地隨訪觀察。合理治療應遵循以下6大原則:

  診斷病情要準確  治療前應該先做認真檢查,明確腎臟病變性質及輕重程度。當前,診斷最好的方法就是腎活檢,此方法不僅能夠確定腎病的性質,還能瞭解其損害程度,並對制定治療方案提供準確的幫助。

  搜尋病因要仔細  多數腎臟病患者發病前存在不同誘因,如:IgA腎病與急性扁桃體炎、慢性膽囊炎有關,膜性腎病與甲狀腺瘤、肝炎及消化道腫瘤關係密切,這些誘因不及時去除,腎病症狀就無法控制。所以,在開始實施藥物治療前,一定要搜索並及時清除原發病竈或發病誘因。

  治療方案要個體化  除了臨牀表現之間的差別之外,同一種病理類型的患者也會因年齡、性別、病程、合併症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異。所以,在選擇藥物時,還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

  治療慢性腎炎的藥物分爲免疫抑制劑和非免疫抑制劑兩大類。一般來說,免疫抑制劑主要用於新月體腎炎等體內有免疫異常,同時腎組織中又有較強炎症反應(增生性病變)的免疫性腎病。如果腎臟病變以退行性病變爲主,如:腎小球硬化、腎小管及間質纖維化、腎臟萎縮,不管其腎功能是否正常、蛋白尿多少與否,均不主張使用免疫抑制劑。一旦濫用,極易誘發腎功能損害及其他合併症。因此,應根據病情特點制定治療方案及選擇免疫抑制劑。

  隨訪要制度化  慢性腎炎的特點是病情進展隱匿,即使是發生腎功能惡化後,也不一定會立刻產生明顯的臨牀症狀。因此,定期到醫院隨訪對每一位患者來講都顯得非常重要。這不僅有助於醫師觀察病情變化,還有助於掌握藥物的治療反應及有無毒副反應,及時地調整治療方案。

  自我保健意識要加強  具體體現在監測血壓變化及預防各種感染。高血壓的出現往往是腎病惡化的重要信號。腎炎可導致高血壓,而血壓增高又常常加重腎臟負擔,加速腎臟的毀壞。一般認爲,腎病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左右,過高過低都不合適。慢性腎炎患者抵抗力低,容易感染,故病情尚未完全穩定的患者,應注意預防感染。此外,還必須慎用一些藥物及造影劑。(參見本文“治病解惑”部分)

  休息要適當  對任何一種腎病患者來說,適當注意休息都是必要的,這可減輕身體的消耗和腎臟的負擔。在合併嚴重水腫、少尿、重度高血壓或心衰時,應該臥牀休息。上述症狀改善後,可以進行輕微的活動,如散步、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練氣功等。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慢性腎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蛋白質攝入適量  對腎病有影響的營養物質主要是蛋白質。高蛋白飲食可促進腎小球硬化發生;而限制蛋白質攝入量能明顯延緩腎功能損害進展惡化。但是,蛋白質又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因此,腎功能正常的慢性腎炎患者應該攝入正常量蛋白質,即每日每千克體重1克。當出現腎功能不全時,才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一般限制在每日每千克體重0.6~0.8克。不能過度限制攝入蛋白質,以免造成營養不良;而且在所限制的蛋白質範圍內,牛奶、雞蛋、新鮮瘦肉及魚等優質蛋白質應占總量的60%以上。非優質蛋白質如豆腐、豆類製品等植物蛋白的比例不應超過蛋白質總攝入量的1/3。

  保證足夠的熱量  這可以通過適當增加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如麥澱粉、藕粉及食糖等)及植物油來做到。熱能需要量約爲35~40千卡/千克體重/日。

  低鹽  當患者有高血壓、水腫和心衰等表現之一時,需要限制食鹽攝入量在3克/日左右。低鹽飲食有利於降壓及利尿。

  勿亂投醫  慢性腎炎患者病程較長,現代醫學治療手段主要是爲了延緩或阻止腎功能減退,以至於部分患者會到某些非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或服用一些遊醫的“偏方”。結果,不僅白花錢,反而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因此,我們建議患者應該定期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隨訪治療,勿亂投醫。

  保持樂觀情緒  慢性腎炎患病時間長,病情常反覆,不少患者容易煩躁不安、悲觀失望,這會直接損害身心健康,影響病情。俗話說“三分醫,七分養”,保持樂觀情緒極爲重要。如能不斷自我調節,使精神始終處於穩定狀態,有利於疾病康復。

  預防感染  任何感染都會加重腎炎病情。慢性腎炎患者機體抵抗力低,很容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泌尿系統及皮膚。故應認真預防感染,如避免受涼,注意口腔、會陰及皮膚等處清潔等。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

  戒菸+適當運動  吸菸和肥胖這兩個因素均可促使慢性腎臟病進展惡化。因此,慢性腎炎患者應戒菸,並適當運動。不少慢性腎炎患者認爲運動可加重病情,於是長期臥牀休息。其實,適當運動有利於患者控制體重增長、減肥和增加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慎用藥物  許多藥物都有引起腎臟損害的可能,包括中藥。故慢性腎炎患者用藥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判斷藥物是否損害腎功能,以及能否長期服用。

  食譜舉例

  一名35歲男性慢性腎炎患者,身高170釐米,體重60千克,血肌酐2.5毫克/分升,尿素氮30毫克/分升,血清白蛋白35克/升,推薦1日食譜如下:

  總熱量:2300千卡,蛋白質40克,脂肪30克,碳水化合物473克。

  早餐:麥澱粉點心(麥澱粉100克,糖10克,油脂10克),鮮奶125毫升,伴小菜。

  早餐加餐:麥澱粉點心20克,黃油5克。

  午餐:拌芹菜(芹菜莖100克),絲瓜湯(絲瓜50克),米飯(大米50克),麥澱粉餅(麥澱粉100克,麪粉25克)。

  下午加餐:藕粉50克。

  晚餐:炒魷魚絲(水發魷魚100克),酸白菜(白菜50克),麥澱粉烙餅(麥澱粉100克,麪粉20克)。

  晚上加餐:鮮奶125毫升,麥澱粉點心30克,藕粉30克,黃油5克。

  (麥澱粉是用小麥粉加水和制面團後,再加水反覆揉搓,漿液經沉澱後製得。它可代替小麥粉加工各種食品。食用麥澱粉食品,可使非優質蛋白質攝入減少,達到減輕腎臟負擔的目的――編者注)

  

  編後:尿毒症的治療成本非常高,給很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常常讓人談之色變。據統計,我國約有100萬尿毒症患者,且每年新增12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尿毒症是從慢性腎炎發展而來。慢性腎炎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有效延緩腎功能減退,不致走到尿毒症這一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