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到分娩,準媽媽不知要做多少次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檢查。爲此,我們特別爲準媽媽整理出一份詳盡的孕產檢查時間表,叮嚀準媽媽們按時進行各項檢查,以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順利度過難忘的280天!

0—5周初步驗孕
“老朋友”一直遲遲沒來,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懷孕了。建議你不妨先去藥店購買市售的早孕試紙自行測試一下,或直接去婦產科,請專科醫師爲你檢查。妊娠試驗陽性,恭喜你;陰性也不要大意哦,如一週後仍未來潮,還要複查。
5—6周•超聲波檢查•看胚胎數
此時通過超聲波檢查,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若仍未看到,則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孕媽媽若無陰道出血的情況,僅需看看胚囊着牀的位置。若有陰道出血時,通常是“先兆性流產”,這段時間若有一些組織從陰道中掉出來,就要考慮是否真的已經流產。另外,在孕期5—8周間,還可以看到胚胎數目,以確定準媽媽是否孕育了雙胞胎!
6—8周•開始害喜
•超聲波檢查看到胎兒心跳、卵黃囊
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噁心、嘔吐、胃口不佳等情形,要少量多餐,防止飢餓性酮症。如果前面沒有做過超聲,現在也可做超聲波檢查時,可看到胚胎組織在胚囊內,若能看到胎兒的心跳,則代表胎兒目前處於正常狀態下。此外,還能看到供給胎兒12周以前營養所需的卵黃囊。
9—11周做絨毛膜採樣若孕婦家族本身有遺傳性疾病,可在這個時間段做“絨毛膜採樣”。此項檢查具有侵入性,常會造成孕婦流產以及胎兒受傷,做之前要仔細聽從醫生的建議。
12周•第1次正式產檢
•領取“孕婦健康手冊”
•做各項基本檢查
大多數準媽媽在孕12周左右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由於此時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日後醫師爲每位準媽媽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並做記錄。
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 進行問診
2.量體重和血壓
3. 身體各個部位檢查
4. 聽寶寶心跳
5. 檢查子宮大小
6.抽血
7.驗尿
8.“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查
13—16周•第2次產檢
•唐氏症篩檢
•施行羊膜穿刺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準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查子宮大小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如果準媽媽年齡在35週歲以上,建議您在18周後可抽血做唐氏症篩檢(16—18周最佳)。胎兒頸部透明帶大於3.0mm,抽血結果機率大於1/270者,有唐氏症兒的可能性,應安排做羊膜腔穿刺檢查。至於施行羊膜穿刺的週期,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17—20周•第3次產檢
•詳細超音波檢查
•可看出胎兒性別
•首次胎動
孕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的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至於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約在18—20周出現。
21—24周•第4次產檢•妊娠糖尿病
•妊娠膽汁淤積症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和妊娠膽汁淤積症的篩檢,是在孕期第24周做的。醫生會抽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進行篩查試驗。如檢查出患有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要採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制,千萬不可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以免影響胎兒。如果膽汁酸升高,那就是妊娠膽汁淤積症,需監護用藥直到產後。有的甚至要提前終止妊娠。中期以後較容易出現貧血、缺鈣,所以要多食用含鐵的食物,補鐵、補鈣。
17—20周•第3次產檢
•詳細超音波檢查
•可看出胎兒性別
•首次胎動
孕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的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至於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約在18—20周出現。
21—24周•第4次產檢•妊娠糖尿病
•妊娠膽汁淤積症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和妊娠膽汁淤積症的篩檢,是在孕期第24周做的。醫生會抽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進行篩查試驗。如檢查出患有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要採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制,千萬不可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以免影響胎兒。如果膽汁酸升高,那就是妊娠膽汁淤積症,需監護用藥直到產後。有的甚至要提前終止妊娠。中期以後較容易出現貧血、缺鈣,所以要多食用含鐵的食物,補鐵、補鈣。
25—28周•第5次產檢•乙型肝炎抗原
•梅毒血清試驗
•艾滋病抗體此階段最重要是爲準媽媽抽血複查梅毒、艾滋病、乙型肝炎有關抗原、抗體。目的是要再次確認準媽媽早孕時所做的反應,要檢視準媽媽本身是否帶有或已感染到乙型肝炎。此外,血糖、膽汁酸的複查也很必要。
29—32周•第6次產檢•下肢水腫
•子癇前症的發生在孕期28周以後,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醫師要陸續爲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由於大部分的子癇前症,會在孕期28周以後發生,所以,準媽媽在懷孕後期,針對血壓、蛋白尿、尿糖所做的檢查非常重要。如果測量結果發現準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時,準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症的危險。另外心電圖、肝膽B超的檢查也是必要的。還要根據孕婦情況複查血糖、膽汁酸。
Tip: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後,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且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準媽媽若要預防水腫的發生,平時可穿着彈性襪,睡覺時將雙腳擡高,並以左側位躺。
33—35周•第七次產檢•超聲波檢查
•評估胎兒體重
到了孕期34周時,建議準媽媽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並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準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Tip:準媽媽在37周前,要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併有陰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查。
36周•第8次產檢•爲生產事宜做準備從36周開始,準媽媽愈來愈接近生產日期,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週檢查1次爲原則,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此階段的準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入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太過匆忙,變得手忙腳亂。
37周•第9次檢查•注意臨產徵兆隨着胎兒長大,胎動愈來愈明顯,準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腹部發硬、尿頻嚴重、胎動有所減少、陰道血性的分泌物等症狀,都是臨近生產的徵兆,孕媽媽要時刻準備着哦!破水時,要馬上平臥,急送醫院。
38—42周•第10次產檢•胎位固定
•胎頭下來
•準備生產
•考慮催生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準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在未生產前,仍應堅持每週檢查一次,讓醫生進行胎心監護、B超檢查,瞭解羊水以及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如果超過41周還未有分娩跡象,準媽媽應該住院催產了,因爲逾期過久,胎兒在宮內將面臨缺氧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