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應對H7N9禽流感(圖)

時間: 2014-11-27

如何理性應對H7N9禽流感

從3月31日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布之後,媒體便開始大量跟蹤報道,新組建的"生計委"也對這一事件非常重重視,連續公佈了一系列方案、標準、技術指南等。我作爲衛生戰線的一卒,也被領導叮囑,一定要24小時手機通訊暢通,隨時準備衛生應急。由於上上下下的重視也引起了公衆的一些擔心,甚至恐慌。很多人由此聯想到了SARS,擔心H7N9禽流感會像SARS一樣席捲而來。


重視是必要的,憂慮和恐慌完全多餘

首先就目前來說,人感染H7N9禽流感還尚未構成流行,畢竟現在全國僅發現了14例,它的特點是發病人數不多,病例間無明顯傳播關係,這種情況在流行病學上稱爲散發。流行是指一個地區某病發病率明顯超過歷年的散發發病率水平稱爲流行。由於是新發現的人感染病毒類型,以前人羣中有沒有該病毒的感染還不得而知,雖然是新的發現,但該病毒是以前就在人間存在,還是新近變異的,現在還無法定論。也許以前也有人感染過,只是未進行H7N9病毒的檢測,而是以不明原因肺炎或其他原因感染的結論所掩蓋了。由於全國上下的一致重視,對類似症狀的病人有針對性地進行了H7N9病毒的檢測,所以才能發現後續的這幾例。如果去年或再往前推更久的時間就進行鍼對性的檢測,是否也能發現H7N9病毒的感染呢?這只是一個假設,旨在說明我的觀點,不要因爲短時間內出現這14例患者就認爲它有流行或大流行的勢頭。

其次不必害怕所謂的死亡率,前兩天看很多報道強調人感染H7N9禽流感預後效果差,死亡率高等等,甚至一些媒體大言不慚地說H7N9禽流感死亡率可達60%。真是既無知,又不負責,妖言惑衆,徒增恐慌氣氛。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時期內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該病死亡者的比例,它是一個統計學的概念。就當下掌握的情況H7N9禽流感全部病人數尚無法確定,簡單機械地由幾個病例計算病死率,毫無統計學意義。從臨牀上看到人感染H7N9如此嚴重(已經有6死死亡),因爲被發現的都是症狀嚴重的病例。可能還有症狀較輕的感染者或僅僅發熱的感染者因爲沒有篩查H7N9而未被發現,當然,就現在的情況也沒有必要進行這個篩查。至於這個病毒是不是高致病性的,目前官方也沒有下定義,已知的是它在禽類之間的傳播是低致病性的,就是流行度並不高。可能隨着檢測的更廣泛開展,會發現一些感染者並沒有嚴重的症狀。並且我相信,隨着對該病毒認識的深入以及治療經驗的積累,作爲流感病毒一個亞型,H7N9並不可怕。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其實並不稀奇,以往發現能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是: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在這些病毒亞型中,即使是大家所熟悉的被冠以高致病性的H5N1也未引起大流行。我斗膽預測最近發現的H7N9亞型也不會引起大流行,對此有幾個粗陋的依據:

1. H7N9型禽流感目前未發現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且已知的病例間不存在流行病學關聯,說明它在人間獨立流行的可能性很小。

2.與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均未出現臨牀異常表現,從首先發病的3月31日到今天,大約一個潛伏期內(7天)沒有出現二代病例。

3.現階段定義的高危人羣(即,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中也未出現大規模的發病情況,這提示它分佈的密度比較小,出現暴發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4.我國已經在非典、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中積累的大量的經驗,我們的防控體系也更加完善了,有一定的能力應對突發的疫情,H7N9很可能就會被我們消滅在萌芽狀態。

(圖片來自網絡,發現其中有一處小錯誤,第一行應該是“流感病毒顆粒外膜”不是“外臘”。)

我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之所以對這次疫情如此重視,一是吸取了"非典"時期的深刻教訓,從一發現就高度重視,及時公開公佈信息;二是因爲這次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我們對它的瞭解還很有限,它的致病原因、傳播力度,目前仍然不得而知。國家重視是應該的,不過公衆大可不必因此焦慮恐慌,工作照常做,禽肉放心吃,保持常態即可。針對一些好事者提出的什麼預防"偏方""藥方",大可不必理會,那些基本都是主觀臆測,沒有依據,畢竟我們纔剛認識這種病毒,任何一種預防藥方都是沒有經過驗證的猜測。而亂吃中藥,或抗病毒藥物,甚至抗生素完全是多此一舉,弄不好還會引發副作用。

另外春季是感冒多發季節,還要作好積極的預防,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免患了感冒自己疑神疑鬼,影響了心情。

呂豔朋於2013年4月5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