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腫、水腫、泌尿、前列腺的治療口訣

時間: 2013-08-02

囊腫和水腫有很多種,這裏簡單的介紹生殖系統方面的幾種病情和穴位治療方法:

一、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是一種常見的卵巢腫瘤,它可以是一個單獨的囊腫(也稱單房性),也可以是一個囊腫內分成若干個房的囊腫(也稱多房性),這種病以30---50歲左右的人羣最爲常見,但現在也有年輕化的趨勢。這種病早期沒有特殊症狀,因此只有待囊腫逐漸增大,自覺下腹一側有包塊時纔會引起重視。

小囊腫如壓迫到直腸、膀胱就會發生尿頻或排便困難;壓迫到骨盆神經會產生腿痛、腰痛的現象。巨型囊腫的壓迫症狀事比較明顯的,這時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腹脹、少食等症狀,下肢還可能發生靜脈曲張。一旦發現是惡性腫瘤時,大多已經屬於晚期,特異性性腺間質腫瘤,如顆粒細胞或卵泡膜腫瘤可發生月經紊亂,甚至發生閉經。

生理性的囊腫,對人體不會產生危害,這種囊腫是隨着月經的週期,偶爾長起來的囊腫,一般不需要治療,自然會好的,一般常見於青春期的年輕女性。另外,有一種叫“巧克力囊腫”,雖然也長在卵巢上,但它不屬於上面所說的囊腫的範圍,是子宮內膜異位到卵巢的結果,在治療上也是有區別的。有附件炎和盆腔炎的患者,也伴有炎性包塊或囊腫物,跟卵巢囊腫在治療上是有區別的,所以,即使有囊腫,也不要太緊張和亂下結論,必須經過醫院的檢查,才能確保不會誤診。

二、前列腺囊腫

前列腺囊腫大致分爲先天性、後天性、炎症性、寄生蟲性、真性這幾種。

先天性前列腺囊腫並不是起自前列腺,它與膀胱後壁粘連,囊腫逐漸長大後會壓迫膀胱從而引起排尿困難,如果壓迫到直腸也會引起肛門墜脹和排便不利,常伴有隱睾、尿道下裂、腎功能發育不全等先天性疾病。

後天性前列腺囊腫是由前列腺基質導致腺泡不完全或間斷性梗阻,逐漸形成腺泡上皮變厚,形成了瀦留性囊腫。它的直徑爲1-2釐米,能發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也可突出至膀胱頸部位。

炎症性前列腺囊腫事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結締組織增生,導致前列腺導管狹窄,分泌物瀦留形成的囊腫。

寄生蟲性前列腺囊腫是由寄生蟲(包蟲)引起的前列腺管周圍的慢性炎症,或是肉芽增生逐漸形成的囊腫。

真性前列腺囊腫事前列腺腺體在最初的坯胎髮育階段受阻,從而引發導管狹窄發生阻塞,久而久之形成瀦留,也叫瀦留性前列腺囊腫。

(注:“瀦留”的意思是指液體在體內不正常地聚集停留)

三、腎囊腫

絕大多數腎囊腫並無症狀。部分患者可因囊腫本身或囊內壓力增高、感染等而出現以下病狀:

1、腹部腫塊:這也是患者去醫院就診的主要原因,60%~80%的患者可觸及腫大的腎臟。一般來說,腎臟越大,腎功能便會越差。

2、腰、腹部不適或疼痛

由於腎臟腫大和擴張,使鄰近器官受壓引起的不適。如果是腎臟多囊也能導致腎臟含水量大,變得沉重,下墜牽拉,從而引起腰部疼痛。疼痛的特點一般爲隱痛、鈍痛,固定於一側或雙側,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內出血或繼發感染,則會使疼痛突然加劇。如合併結石或出血後血塊阻塞尿路,還會出現腎絞痛的症狀。
3、血尿:發作時腰痛常加劇,劇烈運動、創傷、感染可誘發或加重,呈週期性。出血原因是因爲囊壁下方有許多動脈,由於壓力增加或合併感染,使囊壁血管因過度牽拉而破裂出血。
4、蛋白尿:一般患者的尿蛋白含量24小時尿內不會超過2g。但是大多數患者不會發生腎病綜合徵。
5、高血壓:如囊腫壓迫腎臟,造成腎缺血,使腎素分泌增多便會引起高血壓。在腎功能正常時,已有50%以上患者發生高血壓,腎功能減退時,高血壓的發生的概率將會更高。
6、腎功能減退:囊腫佔據和壓迫腎臟的位置,能使正常的腎臟組織顯著減少,腎功能便會逐漸減弱。

這裏要多說一下多囊腎,“多囊腎”“多囊腎”在中醫沒有病名,可歸屬於“尿血”、“腰痛”、“積聚”、“虛勞”等病範疇。《靈樞.本髒篇》指出“腎大則善病腰痛,易傷以邪”。《靈樞.脹論篇》也有關於“腎脹”的記載,如“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的敘述。由此認爲,多囊腎發生多由於“內則素體稟賦不足,外則內傷七情或飲食勞倦”等因素,中醫認爲多囊腎的病機爲:“腎精虧虛、氣血不暢,痰濁內生,脈絡瘀阻”,痰濁與瘀血交阻於腰部而發病。中醫治療以“益氣生精、祛痰化瘀”爲主。以“通腎活絡、活血化瘀、降濁排毒”爲途徑,以“疏通腎臟,激活腎臟功能”爲目的,調整和維持人體的內部平衡。

尿路炎症循腎經,水泉復溜太溪能,

大腸偏歷治感染;利尿消腫它最精,

祛溼消腫陰陵泉;排毒消腫環跳靈,

氣滯水腫找消濼;漏谷可治泌尿病,

遺尿遺精出然谷;列缺也治此病行,

八髎腰陽關拔罐;撥雲見日天漸晴,

以上均可治前列;泌尿疾病都可應,

再加足底反射區;下淋巴腎求安寧。

一、尿路炎症循腎經,水泉復溜太溪能:

腎是先天之本,也是我們身體的根基,萬不可忽視。“太溪穴” (在腳內踝骨後面,跟骨上面的凹陷處),屬土。它是個補穴,“太者,可大可小無限也;溪者,山澗之流水也”,此名就是統領山澗大小之流水的意思。水在人體之中是血液組成的一部分,把“太溪穴”用好了就等於是調動了靜脈中的血液(小溪之水),新鮮的血液就會衝開體內的淤血,形成良性循環。在前面《五俞穴的介紹》中也說過,五臟(陰經)的原穴,也是五腧穴中的俞穴,它是以“俞爲原”,六腑(陽經)則不同,俞穴之外,另有原穴。“太溪穴”既是腎經的“俞穴”也是“原穴”,《難經.六十六難》說:“五臟六腑之病者,取其原也”。原氣源於腎間動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運行於五臟六腑,通達頭身四肢,是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臟腑發生疾病時,就會反映到相應的原穴上來,通過原穴的各種異常變化,又可推知臟腑的盛衰。平時多按摩原穴能使三焦原氣通達,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抗禦病邪的作用。

“水泉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是腎經的“郄穴”, “水者,水液也;泉者,水潭也。”意思是指腎經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郄穴專治急性病症,像急性尿道炎、尿路感染等都可以通過刺激此穴得到改善。

“復溜穴” (跟腱的前方,內踝骨上兩橫指多一點,或太溪穴直上2寸的地方),屬金。“復者,重複也;溜,迴流也”是指讓停留和於堵在身體裏的有害物質被血液沖洗後排出,新鮮的氣血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此穴能滋陰補腎、利水消腫,對治療“水腫”之症有特效。它和膀胱經配合能使尿路通暢,排毒迅捷,如腎炎、腎囊腫、腸鳴,腸炎,水腫,腹脹,腿腫,盜汗,自汗,無汗,小腿痠脹,手足指端麻木,大小便無力等症狀都是它的治療範圍;又因爲“腎,上咽喉轄舌本”,所以它還能治療哮喘;如果配合肺經的“尺澤”穴還能治療高血壓,同時它也是治療所有婦科病症的必選之穴。

二、大腸偏歷治感染;利尿消腫它最精:

大腸經陽氣最旺,爲多氣多血之經,常刺激它可以疏通血液通道,祛除體內毒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偏歷”穴(翻掌,兩虎口相交,中指在手臂食指沿線所點的地方,腕橫紋上三寸處)是大腸經的絡穴,俗話說“久病入絡”,因此它專治慢性病。“偏者,偏離也;歷者,歷程也。”意指流經本穴的氣血偏離大腸正經而行,擴散之氣偏行於肺經,向肺經輸送大腸經的陽熱之氣,改善肺氣之虛。因爲“肺與大腸相表裏”,肺屬金;“金生水”;而“腎屬水”,所以對於治療腎原性水腫(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和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等有比較好的效果。

三、祛溼消腫陰陵泉;排毒消腫環跳靈:

“陰陵泉”穴(脾經的“合”穴是“陰陵泉”(手貼着內側脛骨向膝蓋方向滑動,到了膝蓋內側就被骨頭卡住了,就在卡住這個點的凹陷處),屬水。“陰者,隱也;陵者,土丘也;泉者,泉水也。”意思是指流經脾經的氣血和物質容易在此堆積。它是脾經的合穴,《靈柩·四時氣》中說“邪在腑取之合”由此可知其作用非同一般。這是個祛溼的要穴,人體內如果溼氣太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和炎症。“脾是生痰之源,肺爲儲痰之器”體內溼氣太多運化不出去就會產生水腫和痰飲,如皮炎、皮疹都是這樣產生的。夏季快到了,夏季我們最易受暑溼之邪的傷害,也就是人特別容易在這時耗氣傷陰的季節,按壓此穴可以健脾利溼,保持整個夏天脾胃消化功能正常,還能把多餘的“溼”祛掉,促進水份排出,避免水腫現象的出現,如果配上“承山”穴和“三陰交”穴還能治療小腿部位的肥胖症狀。

“環跳”穴(簡單點說,大概就是有時候得病時,打針的位置)雖屬膽經上的穴位,但它卻和膀胱經相交會,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凡是環跳穴有疼點的人,其膀胱經必然會有堵塞。經常敲打環跳穴就可幫助身體打開下水道,把高血脂、靜脈曲張、水腫等血液裏的毒素排出,起到清道夫的作用。

四、氣滯水腫找消濼;漏谷可治泌尿病:

三焦經的“消濼”穴在肘窩上5寸(注:四橫指爲3寸)。“消者,溶解、消耗也;濼者,水名,湖泊、淺水之意。”消濼即是消除水氣的意思。《靈柩》所說“三焦,主氣所生病者”,由此可知三焦經是“有其名而無其實”,它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內分泌失調需要調理的經絡。人在生悶氣時,血液的流速就會變慢甚至瞬間停滯,血液中的熱量就會化作溼氣產生痰或水腫,按摩此穴就能除溼降濁,避免後患的形成。

“漏谷”穴(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距內踝尖6寸),“漏者,漏落也;谷者,五穀也。”指脾經中的濁重物質在此沉降之意。也就是說吃下的東西沒有得到及時的消化,營養沒有吸收都漏掉了。早晨時出現臉部腫的情況最明顯,主要的原因就是體內的水分代謝不佳,造成水分囤積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飲食太鹼了,尤其是有吃宵夜習慣的人,食物的鹽分中有鈉離子,入睡後它就會讓身體開始吸取水分,如果不能及時的排出,早上起牀之後就有泡泡眼跟浮腫臉了,這樣的浮腫狀況因爲起牀後身體的活動和重力,大概在兩個鐘頭之後可以得到改善。此外,睡眠不足、壓力過大、還有過敏性體質的人,也都容易出現早晨臉腫的狀況,還有大哭過後,因爲臉上局部小肌肉的過度收縮,也是泡泡眼出現的元兇,所以點按此穴就能解決消化不良的問題。

五、遺尿遺精出然谷;列缺也治此病行,

八髎腰陽關拔罐;撥雲見日天漸晴。

“遺尿症”俗稱尿牀、夜尿症,中醫又稱遺溺、遺溲,是指年齡在3歲以上小兒或成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不能控制排尿行爲。這種病雖不會直接造成對器官的損害,但給患者和患者家庭帶來的精神負擔和痛苦卻是很大的。

中醫認爲遺尿主要與腎及膀胱虛寒,不能固攝密切相關,還與肺、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其病位主要在腎與膀胱之處,同時也會涉及肺、脾,肝。以腎氣不足,膀胱失約最爲多見。小兒身體虛弱,腎氣不足,下元虛寒,則閉藏失職,致使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不能制約水道,或心腎不交,水火不濟而發生遣尿。有的孩子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夜間排尿習慣,而任其自遺。

遺精分爲以下幾種:

1、腎氣不固型:表現滑精頻繁,面色少華,畏寒肢冷。此爲病久不愈,陽精內涸,氣矢所攝,精關不固。

2、心腎不交型:表現夢中遺精、頭暈、倦怠無力。此爲心火亢盛、水虧火旺,擾動精室所致。

3、腎陰虧虛型:表現爲遺精、頭昏目眩、耳鳴腰痠、失眠盜汗。此爲房事過度,耗傷腎陰,干擾精室,致使封藏失職。

4、肝火偏旺型:表現爲夢中遺精,煩躁易怒,胸脅不適,口苦咽乾。此爲肝火旺盛、火擾精室所致。

5、溼熱下注型:表現爲遺精頻繁,或在排尿時精液外流,口苦或渴。此爲溼熱下注,擾動精室。

“然谷”穴(在腳內側踝骨前下方高出一塊骨頭,就是這塊骨頭的下緣便是此穴),屬火;是腎經的“滎穴”。“然者,燃也;谷者,糧也”,意思就是它能將生米做成熟飯後變成營養之水氣供應所需。腎經屬水,然谷穴屬火;其作用就是平衡水火,專治陰虛火旺之症,有“升清降濁”之功效。

“列缺”穴(在手腕拇指一側有個突出的骨頭,就在這個骨頭下面的凹陷處。取法:兩手虎口交叉,掌心向內,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便是此穴。)它是肺經的絡穴,也是人體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任脈,專治慢性前列腺疾病和生殖系統疾病。

“八髎穴”在腰部和尾骨兩邊旁開2-3釐米,左右各4個,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統稱。它是專治生殖系統疾病的穴位,有子宮肌瘤、痛經和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在此處必有痛點,可以先在此處拔拔管,然後把痛點揉開,病症就能緩解。

“腰陽關”是屬於督脈的穴位,督脈是人體諸陽經的總脈,它是提高人體陽氣的穴位,能補腎強腰,對前列腺疾病和婦科疾病都有很好的幫助,拔罐效果最佳。

六、以上均可治前列;泌尿疾病都可應,

再加足底反射區;下淋巴腎求安寧。

意思是從一到五這些穴位對治療前列腺和泌尿系統疾病的治療都是可用的,哪個敏感就用哪個,有些需要以上穴位都檢查到,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另外,足底反射區內的“下淋巴反射區”和“腎反射區”對治療以上病症的效果一定不可小視,足療是我們康復不可缺少的治療環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