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候特點及人體生理反應

時間: 2013-08-14

“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宋代王安石的這首詩,把早春的氣候特點描繪得惟妙惟肖。春爲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也是保健養生的重要起點。

1、氣候變化易使疾病加重。春天乍暖還寒,是氣溫變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穩定且多風的季節。特別是早春季節,時而風和日麗、春光明媚,讓人換下冬裝穿上單衣;時而又冷風襲人,依然要穿起棉衣、緊纏衣襟,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受涼生病。今天還是雨打南窗,明天就可能北風呼嘯;中午尚是春暖融融,夜間就突然寒徹入骨。人們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時受低溫的影響,皮膚汗腺收縮以減少體內熱量的散發,保持體溫恆定。而進入春季氣溫升高,皮膚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但供給大腦的氧相應減少,大腦工作受到影響易引起“春困”。再加上忽冷忽熱風雨無常,常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惡化,風溼性心臟病患者也會因寒冷、潮溼、過度勞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後復發或加重。同時,春天氣溫氣壓溫度多變的特點又使人的情緒變化加大,易出現沮喪、抑鬱及不知所措的精神狀態。特別是有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史者對這種天氣最爲敏感,容易復發。故民間有“春天到,癡子鬧”之說。

2、以風氣爲主令。中醫學認爲,春天的氣候特徵是“以風氣爲主令”即“風邪”。而“風邪”既可單獨作爲致病因素,也常與其他邪氣兼夾爲病。一是傷人上部。如傷風感冒中常見的頭項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癢痛等症狀。二是病變廣泛。由於風邪變化無定,往往上下竄擾,在表可稽留於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間,或遊走於經脈之中;逆於上可直達額頂,犯於下可侵及腰膝脛腓等。三是“風勝則動”。如抽搐、痙攣、顫抖、蠕動甚至角弓反張、頸項強直等症,往往都與風有關係而列爲風病。四是兼雜爲病。風邪常與其他邪氣相兼合併侵犯人體。如在長夏之季,風邪常與溼邪一起侵襲脾土,可見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脾胃受損症狀;若與熱合則爲風熱,與寒合則爲風寒,即人們常說的風熱外感、風寒外感、風溼痹痛等。同時,猛烈的大風常使空氣中的“維生素”——負氧離子嚴重減少,導致那些對天氣變化敏感的人體內的化學過程發生變化。如在血中開始分泌大量血清素,讓人感到神經緊張、壓抑和疲勞,並會引起一些人的甲狀腺負擔過重。所以,《黃帝內經》裏說:“風者,百病之始也。”五是風氣通於肝。大自然中的風氣和肝的關係最大。風邪屬於陽邪,最容易損傷人的肝,尤其易損耗人的肝陰(造成肝陰不足),出現頭暈、眼乾、目澀、脅肋灼痛、手足蠕動,舌紅少津、脈弱細數等症,風邪甚至還會擾動肝陽,出現肝風甚至中風。所以春天養生最應重視“養肝息風”。

3、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春天的冷暖驟然變化,使人機體的免疫與防禦功能下降。這種冷暖無常、氣溫驟降或氣壓劇升的異常天氣,也容易造成機體交感神經失調,引起毛細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增高,易誘發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發生。尤其是早春季節,人體內各種生理功能正處在調節之中,各系統功能尚未完全適應氣候的變化,身體的抗病能力都比較低,易感染各種疾病。加之春季又是蔬菜水果的淡季,常導致維生素攝入不足,以致不少人出現口舌生瘡、牙根腫痛、牙齦出血、大便祕結等內熱上火症狀。加之春天機體代謝旺盛,胃納增強,胃酸等胃液分泌增加,情緒不穩易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因而容易引起胃潰瘍等病復發。

4、各種致病源增多。當春歸大地之時,一些對人體有害的致病源如微生物、細菌、病毒等也會乘虛而入。各種病蟲害猖獗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害,在我國南方這種情況尤爲明顯。春暖花開、繁花似錦的多風天氣,空氣中飄浮着各種花粉顆粒、楊柳絮、塵埃、塵蟎、真菌等,因此對過敏性體質之人最容易誘發變態反應,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哮喘以及蕁麻疹等。同時,由於時氣的變更,春季人體內分泌發生變化,易誘發出血性疾病如鼻出血等,更甚者可導致腦溢血。此外,春天還是結核病、甲肝的高發季節,均應重視預防和調理。

5、人體陽氣向外疏發。當自然界陽氣開始生髮之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一是氣血活動加強。人體氣血在天熱時暢通易行,天寒時則凝滯沉澀。而春天的氣候介於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之間,氣候溫和,故氣血活動亦介於兩季之間的狀態,即逐漸增加。同時陽氣代表着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陽氣的生髮意味着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二是肝氣開始亢盛。《素問·金匱真言論》明確提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具體到春天,即是“肝者……爲陽中之少陽,於春氣”。在《黃帝內經》裏亦有“肝主春”的記載,是說人體肝臟與春季相應,肝的功能在春季最爲旺盛。具體表現爲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漸加強,肝所藏之血流向四肢。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病症。三是精神活動逐漸活躍。隨着氣候的轉暖和戶外活動的增多,人們的精神活動亦開始活躍起來。這些生理上的變化,都給春天的飲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