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耳聾,拍打這些經絡效果神奇

時間: 2013-08-01
防治耳鳴耳聾經絡拍打方法》
一、耳鳴耳聾概述: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約有1.2億聽力殘疾人,我國約有2700萬人有聽力障礙,而且每年還有五百萬人因藥物、炎症等原因而加入這一行列。由於耳聾無法與外界交流,溝通困難,由聾致啞、由聾導致智力下降,總之耳聾會暴躁、歇斯底里、甚至癡呆…。
耳聾分爲外耳和中耳病變引起的傳導性聾;以內耳和聽神經病變引起的神經性聾;外中耳病變和中耳聽神經共同病變引起的混合性聾。造成耳聾的原因很多,如遺傳、產傷、感染、藥物應用不當、免疫性疾病、生理機能退化、化學物質中毒等。耳鳴爲多種原因引起,是聽覺功能紊亂產生的一種症狀。耳鳴常與高血壓、神經衰弱或經常遭受噪音的刺激有關。耳鳴自覺耳內有各種不同的響聲,有的如蟬鳴,有的像吹風機樣聲音,周圍環境安靜時加劇。
總之,導致耳聾、耳鳴、聽力下降的原因很多,其最根本的生理原因是由於耳蝸血管嚴重阻塞,引起耳神經細胞損傷而導致,但細胞並沒有完全死亡,“倖存的耳神經”決定着患者的康復程度。
特別提醒耳鳴耳聾患者一定到醫院確診,確診哪種類型的耳鳴耳聾,以免誤診,耽誤病情!
二、中醫與耳鳴耳聾:
中醫認爲耳聾多爲氣滯血淤,耳部經絡被淤血所阻塞,清陽之氣不能上達於耳竅,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減退,從而發生耳鳴、耳聾等。中醫將耳鳴耳聾分爲實證和虛證,實證者,暴病耳聾,或耳中覺脹,鳴聲不斷,按之不減,兼見面赤囗幹,煩躁易怒,脈弦,或兼見寒熱頭痛,脈浮等;虛證者,久病耳聾,或耳鳴時作時止,過勞則加劇,按之鳴聲減弱,多兼有頭昏、腰痠、遺精、帶下、脈虛細等症狀。
三、耳鳴耳聾拍打方法:
1、起勢:雙腳自然站立,同與肩寬,膝蓋微屈,雙手下垂,送胯放鬆,閉目養神,以下每節拍打時皆如是開始,以調息身心。
2、拍打百會穴和頭部兩側;第一步,拍打百會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是人體的最高點。百脈所會之處。《鍼灸資生經》上說,百會穴“百病皆主”,即什麼病都能治。此穴百病都會治,所以叫“百會”。拍打百會穴時,用右手或左手掌拍打,或左右手輪流拍打。一般拍打1分鐘;第二步,雙手同時拍打頭部兩側,頭部穴位非常豐富,拍打頭部可激發腦細胞的活力,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清腦爽神、解除疲勞。可治療頭痛、頭暈、耳鳴、耳聾、視力減退、失眠、健忘、面癱、中風偏癱、腦癱、脫髮、感冒等許多疾病,頭部兩側一般拍打1分鐘。
需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拍打頭部時,建議採用摩擦或十指梳頭的方法。
3、拍打大椎穴: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防治外感發熱、咳嗽氣喘、上肢麻痹、自汗、盜汗、腰腿痛、癲癇、抽搐、神志恍惚、頸椎病、背部筋膜炎、脊上韌帶炎、急慢性咽喉炎、中風、腰椎間盤突出、落枕及各種軀幹四肢疼痛性疾病等。拍打大椎穴時,用右手或左手掌拍打。或右手掌拍打後,再換左手掌拍打。一般拍打1分鐘。
4、拍打後背、背部兩側、背部中央督脈:第一步,扭擺拍打後背法,以腰爲軸帶動兩臂,左手手掌繞至體後用掌背拍擊後背部,同時右臂繞過體前用掌心拍擊左側後背部(以手能儘量拍到處爲佳)。然後再反方向左右輪換拍打。右手內旋向右下方繞至背後,屈肘用掌背拍擊後背部,左臂同時向左繞過體前用掌心拍擊右肩部,如此反覆拍打,一般拍打遍數爲四八拍。拍打時動作要協調,利用肩背及腰部轉動時的慣性。兩臂擺動時肩、肘、腕關節要靈活,拍打力度要適宜。
5、拍打背部兩側。用右掌背或掌心拍打背部左側至臀部,以手能儘量拍到處爲佳,然後用左手拍打背部右側至臀部,方法同上,可順拍亦可上下反覆拍打,一般拍打8遍;第三步,用掌背或掌心拍打背部中央即督脈,由背部正中(以手能儘量拍到處爲佳)拍打至長強穴,可順拍亦可上下反覆拍打,一般拍打8遍。膀胱經位於背部兩側,膀胱經上有心、肺、肝、膽、脾、胃、大小腸以及腎俞穴等。
拍打後背時,臂應儘量向後上屈,使自己不易接觸的背部得到拍擊鍛鍊。如此不斷地扭身、擺臂,兩手交替進行拍打,拍打次數自定。
6、扣擊耳門、聽宮、聽會、翳風各40次(附圖),以及耳周圍各1分鐘;以深度酸脹爲佳。耳門穴位於頭部側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微張口時取穴。聽宮穴直上0.5寸之凹陷處,主治耳鳴、聾啞、牙痛、以及其他常見的耳部疾病等,該穴是治療多種耳疾重要的首選穴位之一。
聽宮穴位於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主治耳鳴,耳聾,聤耳,聾啞,癲狂,齒痛,及神經性耳聾,中耳炎,外耳道炎。
聽會穴位於面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當聽宮直下,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百症賦》中“耳聾氣閉、全憑聽會、翳風”。主治耳鳴,聤耳,齒痛,口眼歪斜,突發性耳聾,中耳炎,外耳道癤,顳關節功能紊亂,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痙攣;面神經麻痹,腦血管後遺症。
翳風穴位於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日:若人患耳即成聾,下手先須覓翳風。主治耳聾耳鳴,頭痛牙痛,腮腺炎,下頜關節炎,口眼喎斜,笑肌麻痹,甲狀腺腫,面神經麻痹。
7、點擊少海穴、俠溪、解溪穴各3分鐘,第一步,點擊少海穴(附圖),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點擊時可在肘橫紋尺側紋頭凹陷處取穴。亦可直接拍打肘關節內側,少海穴爲心經合穴,海爲諸川之匯,深闊無量。在人身以少陰爲六經之最裏。其所治症爲表表裏虛實寒熱以及七情志意等病,本穴治症,極爲夏雜,牽及多經之病,有如衆症來歸者,故曰“少海”。一般拍打1-3分鐘。
第二步,點擊俠溪穴(附圖),該穴位於足背外側,位於足背第四、五趾之間的趾縫端,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主治疾病頭痛,眩暈,驚悸,耳鳴,耳聾,目外眥赤痛,頰腫,胸脅痛,膝股痛,足跗腫痛,瘧疾。
第三步,點擊解溪穴(附圖),位於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主治神經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以及高血壓等。
8、按揉外關穴,外關穴爲“聰耳神穴”,爲三焦經之絡穴,它在腕背橫紋上2寸,尺橈骨中間((附圖)),與內關相對。外關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爲手少陽之絡,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三焦經。有清熱解毒、解痙止痛、通經活絡之功。按摩外關穴具有充實三焦元陽之氣,引導元氣出納運化於一身的效果。這個穴位瘀阻的時候,會引起耳膜弛緩不收,塌陷的耳膜就無力恢復常態。防治老年人聽力下降、耳鳴、耳聾、腰背痠痛等症狀。
9、按揉合谷穴120下(附圖),大拇指豎直,大拇指有兩節,中間這個紋叫指橫紋,用右手的指橫紋放在左手虎口的線上,然後把大拇指彎曲,大拇指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合谷穴。所謂面口合谷求,即頭面五官的疾病,可按摩合谷穴。合谷穴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主脈浮於表,傷寒大渴,發熱惡寒,頭痛脊強,耳聾,下齒齲,喉痹,面腫,脣吻不收,口噤不開,偏正頭疼,偏風,風疹,腰脊內痛。
10、摩擦腰腎,雙手放在腰眼部位,從上向下摩擦腰腎,從腰部向下斜擦至尾閭處(長強穴),再回頭從腰部反覆搓起。摩擦腰腎可補腎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痠,一般36遍左右。
11、雙拳按摩腰眼(附圖):雙手輕握拳,用拳眼緊貼腰部旋轉按揉腰眼(位於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一般1分鐘左右;
12、拍打命門、腎俞穴(附圖):第一步,用雙拳拳眼或雙手掌心輪流敲打或拍打命門,拍打時,身體略微前傾,便於拍打,一般拍打八十一下,所謂“九九打”;第二步,雙手半握拳以拳背或雙手掌心輪流敲打或拍打左右腎俞穴,身體略微前傾,便於拍打,右手敲打或拍打左腎俞穴,左手敲打或拍打右腎俞穴,一般爲九九打,左右腎俞穴各拍打八十一下。
13、全身上下顫抖(瞬間強腎法):A、全身上下顫抖,所謂百練不如一顫,基本要領,身體站立,自然、放鬆,兩臂下垂,兩腿略寬於肩,身體隨兩腿一直一曲有節奏地上下顫抖,速度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幅度要感覺到胸肌震顫起來爲標準,腳跟挨地離地均可,時間可長可短。
B、瞬間強腎法,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腧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覆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着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爲止。這種運動被譽爲中醫裏的金匱腎氣丸,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補腎方法,瞬間強腎法是道家仙學泰斗胡海牙老先生所獨創。
瞬間強腎法可與全身上下顫抖結合運動,因爲其方法原理都一樣,全身抖動時或兩臂下垂(即標準式全身上下顫抖),或雙手握拳貼在腎腧位置(即瞬間強腎法),交叉輪流進行亦可,全身上下顫抖和瞬間強腎法加在一起一般3-5分鐘,時間長則更佳。
所謂百練不如一顫,顫動屬於較緩和的運動。用不着將身子跳離地面,只是有意識地把自己的身體像篩糠一樣顫抖,顫動運動身體所產生的振盪,就像篩面時篩子所產生的振動一樣,篩子抖動篩子裏的麪粉就會瀉漏下來,人身子顫動時氣血就能在經脈裏暢通運行,華佗說得好:“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
瞬間強腎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生髮起來。《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日: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爲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瞬間強腎法對腎虛,慢性腰脊勞損,腰間盤突出的病人非常實用;對過度疲勞、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效果良好,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在短時間內補足腎氣。腎乃先天之本,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好靜不好動,導致人體陰氣過盛,陽氣相對不足,會產生乏力、疲勞、健忘等症狀,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聯,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有直接補腎的功效,腎氣足了,自然腰背就不彎了。
14、“哈”字吐氣法:身體站立,雙手放鬆自然下垂,雙腳腳尖掂起,腳跟擡起(儘量擡高),兩肩聳緊,吸氣,發出“哈”的一聲,同時腳跟落地。要有彈動,急吸快呼,放鬆全身。腳跟落地時,膝蓋要稍微彎曲,勁自然內收,用巧勁,以免蠻勁腳跟着地,震動後腦,一般“哈”3-7次。
“哈”字吐氣法: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增強體內的氣機活動,疏散淤滯,使氣機條達通暢,調理氣鬱情急等情緒和臟腑的功能。
15、收勢(捧氣灌頂法):雙掌由背後經體側向上經頭頂,雙掌向斜上方,像大漏斗一樣,充分吸收宇宙和太陽的能量和光明,爾後雙掌心朝下緩緩按下於小腹前,稍停一會,意想全身氣血歸向丹田,雙手自然迴歸體側緩緩收勢結束。
捧氣灌頂法通過吸收宇宙和太陽的能量和光明,觀照自性,體內所有病毒和污濁之氣均將排出;而丹田是真氣升降出入之基地,意守丹田,可以培補元氣、納氣歸根;調節人體上下氣機平衡;有利於形成胎息,從而益氣養神,益精補髓,調和氣息,安和五臟,氣機通暢,駐顏抗老。此外,意守丹田,還有助於經脈之氣,促進經氣運行以疏通經絡,提高人體的氣化功能,促進人體的再生能力;最後,意守丹田,有利於煉精化氣,恢復生理機能。元精充沛,百病減除,從而達到防病健身,益壽延年。
四、耳朵按摩保健操:
耳朵上的49個穴位和各部位與體內的五臟六腑等器官以及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有着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因此把它形容爲“縮小了的人體身形”。臨牀實踐證明:採用扯、拉、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實際上就等於對雙耳進行特殊的物理刺激和鍼灸性治療。如果長期不間斷,除了具有良性震盪體位、反饋激發活氣、疏通十二經脈、加快血液循環、調理五臟六腑、健脾胃、補腎元和平衡陰陽、扶正祛邪、清肝明目、消疲安神、增強新陳代謝等功能外,還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膽道的通暢,防止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增強免疫力,調節肝臟抗病毒的能力,對肝炎的恢復有一定的幫助。總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收到延年益壽的奇效。
首先取端坐位,將兩手搓熱,做好準備工作;
1、鳴天鼓:
兩掌搓熱,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孔,十指托住後腦部,再將食指疊在中指上,使食指同時從中指上滑下,有節奏地彈敲枕部,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也叫鳴天鼓。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對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有良好療效。後頭枕骨內是十二經絡的諸陽經聚會之所,又是小腦所在部位,故輕擊可清醒頭腦,增強記憶,特別是在早起或疲勞之後,效果更爲明顯。一般彈敲36次。
2、掌心震耳法:
接着鳴天鼓之後,兩手掌心分別貼緊雙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手指緊按後頭枕骨部不動,3秒後再突然鬆開,再驟然擡離,這樣連續開閉放響幾十次。兩耳內有前庭等神經裝置直通大腦,故通過開閉使兩耳鼓膜震盪,可以加強聽覺,預防耳疾。一般按放36次。
3、摩擦耳根:
以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分別置於兩耳根之前、後側,上下來回摩擦耳根,耳部發熱,面部、頭部都有明顯的發熱的感覺,對健腦、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以及消除面部皺紋、美容等有非常好的療效和作用。一般摩擦36次。
4、搓摩雙耳:
兩掌搓熱,兩手掌貼於兩耳,同時上下搓摩雙耳,將雙耳搓摩發熱。一般搓摩36次。
5、拔雙耳耳孔:
兩食指插入耳孔內轉動3次,再驟然拔開,耳中“叭叭”鳴響,一般拔18次,可促使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
五、吸氣震耳法:
先深吸一口氣,捏住鼻子,閉住嘴,然後用力向兩個耳朵的方向鼓氣,此時耳朵裏會“轟隆”一聲,這是塌陷的耳膜回覆到正常位置時產生的聲音,瞬間聽力就恢復常態了。吸氣震耳法可引導陽氣貫穿全身,再結合鼓氣的動作,對耳鳴耳聾有較好輔助療效,特別瞬間“失聰”之憂,如坐飛機常出現瞬間“失聰”現象。一般3次爲宜。
六、叩齒吞津保健法:
“叩齒吞津保健法”是傳統中醫重要養生術之一。“齒爲筋骨之餘” ,叩齒則會筋骨健壯 ,精神爽快。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功法要領:
第一步、叩齒:早晨醒來後,先不說活,心靜什凝,摒棄雜念.全身放鬆.口脣徽閉,心神合一,閉目,然後使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次數不限。剛開始鍛鍊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着鍛鍊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和力度,一般以36次爲佳。力度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爲完成一次叩齒。
第二步、攪舌:從傳統中醫養生之道來看,叩擊結束,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叩擊後,用舌在腔內貼着上下牙牀、牙面攪動,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36次,可按摩齒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牙齦部的營養血供。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嚥下繼續攪動。
第三步、鼓漱:等唾液漸漸增多後,以舌抵上齶部以聚集唾液,閉口咬牙,口內如含物,用兩腮和舌做漱口動作,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數次,漱口時,口內多生津液(唾液)。
第四步、吞津:等津液滿口時再分三口慢慢下嚥。初練時可能津液不多,久練自增。最後分三次徐徐嚥下(咽津)。
時間及次數:以上爲 “叩齒吞津保健法”,每當做時以十次爲佳,一天當中早、中、晚各叩齒十次,多做更佳。其中早晨叩齒最重要。
作用與功效:聰耳明目:《靈柩·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中精氣充盈,髓海得養則耳聰;腎中精氣虛衰,髓海失養則耳鳴甚或耳聾。又“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素問·上古天真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靈柩·大惑論》),精氣充盈則目能辨五色,叩齒能充盈腎精,故可聰耳明目。
七、拍打的要領和方法:
1、拍打的要領:
拍打前,首先做手腕準備活動,如手腕抖動、轉動以及握空拳等;其次搓熱手掌。此外,需注意的是拍打結束後,不宜馬上接觸涼水,此時,雙手毛細血管張開,以免受寒邪之氣入侵。另外拍打時應注意潔淨大小便。
2、拍打的方法:
拍打時,密度要適中,被拍打部位一般不留空,緊鑼密鼓的均勻拍打,一下挨一下,不要有遺漏,如有遺漏,不要回拍補打。拍打遍數多少應據自身情況而定,一般以感到精力充沛,呼吸順暢,全身舒適,體表溫暖爲宜。
拍打時環境要安定,排除外界干擾,注意力要集中,要專心。體會拍打部位的肌體感覺和經穴、脈絡傳導反應。隨拍隨想,就是把精力集中在被拍打部位和經絡上。意隨拍打,拍打時可意想從手掌向體內注入清氣,手掌離開皮膚時,手掌則有抓出濁氣的意念,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拍打時心神安寧,排除雜念,把注意力集中在拍打部位。
拍打力度要恰當,用力過小,不能起到良有的刺激作用,用力過大,易疲勞,以免損傷。一般有熱、脹、酸、麻、木或微庝感即可。總之拍打要循序漸進,年老體弱的一次不能拍打完,可休息一下分次拍打,此外,拍打如無特別說明,一般採用自然呼吸法,呼吸時自然平和,不可呼吸過猛,或過度憋氣。
拍打時,力點在掌心。掌心有勞宮穴,勞宮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一個穴位,性清善降,既能清心火,平肝逆,舒氣化痰,清胸膈之熱,又能醒神開竅,通脈回陽,防治心胸痰火。拍打時若心中默唸佛(阿彌陀佛),則效果更佳(意念祛病能事半功倍)。
最後,貴在堅持,持之以恆,方能達到祛病防病和強身健體的功效。
八、拍打注意事項:
1、對疼痛過敏者,不宜拍打;
2、昏迷、急性創傷、嚴重感染部位,不宜拍打;
3、女性經期、妊娠期,不宜拍打;
4、拍打後,積滯嚴重者,可選用熱敷或藥酒輕揉,不宜用冷水;
5、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帶痧拍打,待淤滯之狀消失後再進行拍打;
6、拍打時應避風,不可用電扇或空調直吹,以免風寒之邪通過開泄的汗孔進入體內,引起新的疾病;
7、遇心慌、心悸、發燒、炎症、出血、瘡癤等病時,可暫停拍打;
8、如出現煩躁不安、面色發白、或冷汗、或脈搏過快等反應,應立即停止拍打,可平臥並喝一些溫熱的糖水或鹽水;
9、拍打前後可飲熱水,補充水分,防止頭暈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加快代謝物排出;
10、拍打後洗浴要在3小時後並要用熱水,不可用涼水。
九、拍打的禁忌症
儘管拍打療法治療範圍廣泛,但也有許多禁忌症。
1、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小板減少、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等;
2、惡性腫瘤、結核病患者及骨質疏鬆患者;乳頭、肚臍、原因不明腫塊者;
3、骨折、新扭傷、脫臼未恢復者及皮膚有開放性損傷者;
4、孕婦;婦女月經期者;
5、皮膚局部有化膿、感染者,皮膚外傷或有明顯炎症、紅腫、滲液潰爛者;
6、急性傳染病患者;
7、發熱及高熱患者,精神病患者;
8、有嚴重的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害者以及嚴重糖尿病患者;
9、過飢、過飽及酒後神志不清者;
10、年老體弱、病重、病後極度衰弱者。
附網絡收集資料(治療耳嗚或中耳炎方)

7.噴白酒可除耳鳴
我十年前耳朵響,就像吹風機似的。街坊說往耳朵裏噴一口白酒能治。後來老伴喝二鍋頭酒時給我耳朵裏噴了一口,果真好了。去年左邊耳朵也有點響,又噴一口白酒,又好了至今沒犯。
香油可治慢性中耳炎
我曾患慢性中耳炎,治過多次都未去根,一次中耳炎又犯了,就往耳道里滴入幾滴香油,一天兩次,一週後,中耳炎竟痊癒,直到現在沒再犯。
(楊寶元貢方·中*國)
8.治療急性中耳炎一方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下放農村時患了急性中耳炎,耳內劇痛、流膿,服西藥和打針都不見效,一老農告訴我一個偏方,經使用兩週後便治癒了。
偏方是∶中藥川黃連、藏紅花各等份,混合後研磨成粉末狀。再用香油調配成稀糊後滴入耳內,每日三次,每次五、六滴。用此方治癒後,到現在經過了二十多年,從未復發過。
(王強貢方·中*國)

11.神經性耳鳴處方
神經性耳鳴(耳內流膿,長久不愈,百試百靈)
取鮮雞蛋兩個煮熟,去白,留蛋黃,再把蛋黃用文火,慢熬(不放油)至蛋黃出油,(蛋黃稍焦也沒關係)再用棉花吸取蛋黃,並把蛋黃弄碎及吸油之棉花儲存於密封之空瓶內備用,每次用棉花吸蛋黃油塞耳內,最嚴重者,每天換兩次數日即愈,永不再發。多行善事。
食療∶多食木瓜,或楊桃快好。、

13.中耳炎
一、症狀∶
由於外傷影響,或因眼淚淌入,或游泳時,爲由不潔之生水所侵而起。耳內發脹,劇痛難忍,時有膿水或血水流出,甚且有發惡臭者。可分爲急性慢性兩種。急性耳炎,或因疏忽延醫,或由治療不良,則往往轉爲慢性。既轉慢性,根治尤難。寢至耳聾,盡喪聽宮之功能。而耳聰目明,人人所需,詎可忽乎哉!
二、治法∶
用晶瑩透徹之明礬一錢,在木炭文火上烤焦,隨即取出,杵成細末,平分爲二。第一次吹入耳內,約略五分,第二次再吹入所剩之五分,初患僅須兩次,便可根治,永不復發。
三、說明∶
本六十三年(一九七四年)甲寅九月間,鄉賢周次長邦道二公子周春(土+孚)之夫人吳含雪,又產麟兒。彌月設宴,一室生春。曩貴州銅仁國立第三中學學生張婉玉姊妹亦在座。國立三中,抗戰期間,周次長首出長該校,其師生在臺任職者頗衆。席間偶譚單方,張女士謂在三中時,嘗患中耳炎,中西醫藥罔效,嗣遇一老嫗,教以此法,兩次即愈。迄今三十餘年,從未復發,可謂生平一大快事也。自遷寶島,有患是疾,疊經各大醫院耳鼻喉專科治療,畢竟無效,或纏綿數十年而不療者,亦不乏其人。張女士  在抱,有緣即教治,而永除病根者,前後不下數十人矣。至於是否可以兼治耳龔,則尚待證明,不敢妄臆。承囑撰登各雜,以廣流傳,愚深嘉其仁心之溥,故遵囑述之如此雲。
(李樂俅先生貢方)

腎虛一般分爲三種:腎氣虛,腎陰虛和腎陽虛!腎氣虛的表現症狀爲夜尿增多,小便不暢;腎陰虛的表現症狀爲腰痠耳鳴,口乾,容易午後出現低熱;腎陽虛的表現症狀則爲腰膝痠軟,四肢畏寒等.實際上腎氣虛與腎陽虛是程度不同而已,腎氣虛若沒有得到改善,可以發展爲腎陽虛;反過來腎陽虛經有效的治療,可以轉化爲腎氣虛,繼而漸漸痊癒.
意見建議:
腎陽虛補充腎氣的一些藥物,來調整.比如說我們臨牀上就說一些常用的方劑,右歸丸,右歸飲
生活護理:
六味地黃丸雖然是一劑補腎的良藥,但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六味地黃丸只適用於那些腎陰虛的患者,而不適合那些伴有怕冷,手腳冰涼,大便稀溏等症狀的腎陽和腎氣虛患者,而多數中老年人的腎虛屬於腎陽虛和腎氣虛,往往還伴有免疫力低下.所以,消費者補腎時一定要“對症下藥”,應該選擇那些能夠治療腎陽虛和腎氣虛+調節免疫力的補腎產品.

你好,腎虛分爲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和腎陽虛的區別在於,如果是把腎陰是物質上的缺乏,腎陽就是功能上的匱乏,物質上的缺乏就是腰膝痠軟,頭髮暈,還有如果在年輕人的身上出現早泄,遺精,還有出現五心煩熱,失眠,心煩,中醫有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如果在老年人出現的腎陰虛就容易脫髮或發白的比較早,容易耳鳴,耳背,牙齒鬆動,眼花的比較早一些,所以說,這是腎陰虛,腎陰虛一般說在中青年發生的比較多,我們在臨牀上的症狀比較多.
  那麼我再說腎陽虛,腎陽虛有一些症狀和腎陰虛也是有共性的,比如說腰膝痠軟,四肢乏力,但是腎陽虛更體現是功能性的所謂出現的四肢不溫,那個是五心煩熱,這個是手腳發涼,面色容易有一些黃白畏寒怕冷,如果是中青年出現性慾減退,陽痿,人感覺經常有一種神氣疲憊的感覺,因爲是功能性的,更多的體現在這方面,我們說腎陽虛和腎陰虛不是截然分開的,在臨牀上經常遇到這樣的人,我究竟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也沒有一定的界限,如果匱乏到一定程度了,就是陰損積陽,陽損積陰,腎陽虛時間長了會有腎陰虛的症狀,所以我們再補腎陽的時候,一定要補腎陰,而且要陰中求陽,而且在補腎陰的時候也不是一味的只用補腎陰的藥物.腎陰虛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進行食補,補腎藥物則有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