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藥治療尿結石

時間: 2013-06-26

西醫在促進排石方面尚無理想的辦法,一般情況下僅能行抗炎、解痙及對症處理,依靠輸尿管自身的蠕動及尿液的沖刷來排石。而中藥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此時常可在以上抗炎、解痙及對症處理的基礎上加用中藥,促進排石。現在臨牀上所用的“排石湯”品種繁多,但藥劑大同小異,主要以清熱利溼理氣藥物組成,適合於停留時間短、周圍無明顯炎症、粘連的輸尿管小結石,橫徑<0.6cm效果更佳,據統計排石率明顯高於單純西醫治療。過去對較大的結石用中藥排石效果不佳,而體外衝擊波碎石的應用使較大的結石被粉碎成小結石,此種結石粉碎後如排出不及常有形成“石街”的可能,因而也常在碎石後應用中藥促進排石,使結石排盡率明顯提高,石街形成減少,也使中藥排石的應用範圍有所擴大。


經我國古代醫學家數千年的應用和總結,有很多中藥方劑被用於治療尿石症,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對溼熱蘊結證溼熱較甚者用八正散加減,對溼熱不甚者用石葦散加減,對氣滯血瘀證常用化瘀尿石湯,對脾腎虧虛者用六味地黃湯、補中益氣湯等等。但在目前情況下,尿石症治療是以西醫爲主,中醫爲輔。中醫應用最多的是促進排石、提高排石率。


對於較大的結石(>0.6cm×lcm),尤其是停留時間長,周圍有明顯炎症、粘連、肉芽組織包裹,並伴有不同程度腎積水者,再使用上述“排石湯”清熱、利溼、理氣難以奏效,反而會因其利尿作用加重腎積水,危害腎功能。對此類結石除常規予抗感染治療之外常可用“化瘀尿石湯”治療。實驗研究發現化瘀尿石湯可抗炎性肉芽腫,抗纖維組織增生,增加輸尿管的蠕動頻率、幅度,而不伴有利尿作用。據報告對大於0.6cm×1cm,小於1cm×2cm的上尿路結石,排石率達65%,總有效率達85%。對此類周圍有粘連包裹的結石即使行體外衝擊波碎石效果也不佳,由於結石被包裹,結石雖已粉碎,卻難以排出,此時再聯合應用化瘀尿石湯而常可取得明顯效果。


在預防結石形成方面,中藥更顯示了肯定的效果,如有學者報告中藥金錢草、石葦、玉米鬚、茯苓能減少上尿路含鈣結石患者晨尿中大晶體的比例,提高24小時尿草酸鈣晶體生長和聚集的抑制活性,具有防止含鈣結石形成的作用。


溶石療法在西醫中也經常應用,但主要針對尿酸結石和胱氨酸結石,通過鹼化尿液溶石效果理想,而對磷酸鈣、草酸鈣結石則效果不佳。在用化瘀尿石湯治療的上尿路結石中發現有16.7%的結石碎裂排出,甚至結石體積逐漸縮小、消失;偏光顯微鏡檢查發現中藥治療排出的結石有磷酸鹽脫失,二水草酸鈣菱形結晶減少,一水草酸鈣晶體所佔比例增多的現象,提示“化瘀尿石湯”可能對已形成的磷酸鈣、草酸鈣結石有溶解作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