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關節症狀:此類症狀較爲多見。由於肺癌細胞可產生某些特殊的內分泌激素(異源性激素)、抗原和酶,這些物質運轉作用於骨關節部位,而致骨關節腫脹疼痛,常累及脛、腓、尺、橈等骨及關節,指趾末端往往膨大呈杵狀指,X線攝片檢查可見骨膜增生。
2、肩背痛:肺外圍型肺癌常向後上發展,侵蝕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組織,從而引起肩背痛。這類患者很少有呼吸道症狀。
3、聲音嘶啞:肺癌轉移竈壓迫喉神經,可使聲帶單板機痹而致聲音嘶啞。由於肺癌的轉移竈在早期即可出現,並縣城轉移竈有時可長得比原發竈快,因此轉移竈的臨牀表現可先於原發竈出現。
4、神經系統症狀:肺癌腦轉移可出現頭痛、嘔吐、突然昏迷、失語、偏癱等神經系統症狀,因肺部症狀不明顯,常誤診爲及血栓、腦腫瘤。
5、男性乳房肥大:男性肺癌患者,約有10%-20%出現乳腺肥大,有單側肥大,但多數爲雙側肥大,而且這種症狀出現時間比咳嗽、痰中帶血、胸痛、氣促等肺部症狀早一年左右。這是因爲某些肺癌細胞能分泌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這種激素可引起乳腺組織增生,使乳房肥大。
肺癌的早期症狀包括:咳嗽、咯血、胸痛、發熱、杵狀指、關節炎、多發性周身性肌炎等。這些看似無關的生理表徵,其實都是身體的“求救信號”,不能掉以輕心。
咳嗽 可以是輕度乾咳,也可以是嚴重咳嗽,痰液多少不等。慢性長期咳嗽病人一旦咳嗽性質改變,如變頻或出現刺激性乾咳,要警惕肺癌。
咯血 40歲以上的吸菸男子一旦出現痰中帶血、血絲或小血凝塊,肺癌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這也是肺癌的早期症狀之一。
胸痛 間歇性不劇烈的鈍痛或鑽痛,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如癌腫侵及胸膜則疼痛較劇烈、持續和固定。
發熱 45歲以上男性菸民長期肺部炎症發熱,治療效果不佳者尤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杵狀指 亦稱鼓棰指,表現爲指、趾第一關節肥大,指甲突起變彎,常伴有疼痛。
關節炎 常與杵狀指同時存在。表現爲遊走性關節炎症狀,肘、膝、腕、踝、指掌關節燒灼樣疼痛,活動障礙,可能出現水腫和脛骨、腓骨骨質增生等。
多發性周身性肌炎 表現爲進行性周身無力,食慾減退,加重時更是行走困難,臥牀難起。
“不知道爲什麼總這樣,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了,想治好實在是太難了。”30歲的王女士慨道。在她身邊的親朋好友中,已經有四五個肺癌患者,而且無一例外地初診時就不能手術了。
雖然並非人人都是這種情況,但據統計,超過七成的肺癌患者初診時已到了中晚期,這是肺癌治療效果不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支修益介紹,在醫學上,肺癌被分爲四期,Ⅲ期或Ⅳ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20%,大部分患者在患病2年內都會死亡。“但如果腫瘤在Ⅰ期就能被發現,通過手術治療,患者很可能痊癒,5年生存率可達70%―80%。如果經過正規治療並定期隨診,完全能和健康人一樣生活。然而,這個比例在臨牀上只有大約20%。即使到了Ⅱ期,治療後5年生存率也能達到50%。”支修益教授不無遺憾地說。
這是因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需要時間,如果能在沒有轉移時及時發現並正確治療,肯定能有效提高肺癌治癒率。“但我國目前對肺癌的早期篩查工作還很落後,可以說仍是空白。”支修益強調。
肺癌篩查需注意:
首先,針對高風險人羣。
1.菸民。吸菸者發生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菸者的9―10倍,重度吸菸者甚至高達10―25倍。此外,如果家裏常是“煙霧繚繞”,即使你自己不吸菸,患病風險也會很高。
2.經常接觸污染物的人員。交通警察、長期大量用粉筆的教師,工作時接觸石棉、電離輻射、微波輻射等的人,肺癌危險會高很多。
3.有過肺部疾病的人。
4.有腫瘤家族史的人。
其次,篩查要選對設備。低劑量螺旋CT能更爲準確地對肺癌進行篩查。
最後,找專科醫生進行診斷。支修益強調:“腫瘤疾病是個專科性很強的領域,即使體檢時做了CT,不經專科醫生的診斷,對篩查早期肺癌也沒有意義。”很多早期肺癌的診斷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說患者是在由於其他疾病的檢查時被發現的,診斷可能是由於其他原因例如心臟病、肺炎或肺的其他疾病需要做影像學檢查、氣管鏡檢查、癌的細胞學檢查而發現的。
腫瘤專家提出要對肺癌的高危人羣進行篩查,並已經開始使用蛋白組學的技術平臺,尋找早期肺癌的“生物標記模式”。
蛋白質組學是現代科技前沿,它是研究一個細胞或組織中所有蛋白質的總和,國內外在這方面剛剛起步。而蛋白質質譜技術能從極少量的血液標本中快速檢測到極微量的蛋白質信息,特別適於篩選疾病標誌物,可在癌症的早期階段就發現其蛛絲馬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技術將成爲肺癌早期診斷中的“新式武器”。
推薦相關博文:
推薦相關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