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胃脘痛)的治療

時間: 2012-05-31
   

【概述】:
    胃潰瘍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是指發生於賁門與幽門之間的炎性壞死性病變。

    侷限性組織缺失,可累及黏膜,粘膜下層和肌層,愈後留有瘢痕。

【症狀及體徵】:

    胃潰瘍的臨牀表現與十二指腸潰瘍有些相似,但又有自身特殊性。

  1.臨牀特徵,胃潰瘍的臨牀表現有3個特徵:

    ①慢性過程。少則幾年,多則10餘年或更長。

    ②週期性。病程中常出現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

    ③節律性:疼痛表現爲餐後痛,餐後半小時疼痛開始,至下一次餐前消失,周而復始。

    胃潰瘍的症狀主要表現爲腹痛:伴或不伴嘔吐、噁心、反酸、噯氣等症狀。但也有不少病人以胃潰瘍的各種併發症如穿孔、出血、幽門梗阻爲首發症狀。

  2.臨牀症狀與體徵:

  (1)上腹部隱痛不適:胃潰瘍的疼痛是一種內臟性質的疼痛,體表定位不確切,同時疼痛多不劇烈,可以忍受,表現爲燒灼樣痛,隱痛不適等。活動期具有節律性,表現爲餐後痛,隨着病理的發展具有周期性和季節性特點。賁門附近的潰瘍還可表現爲胸骨後燒灼感和左胸部疼痛。當潰瘍發生穿透,表現爲疼痛程度加重,向背部放射或背痛,同時有夜間痛等表現,當疼痛性質和節律性發生改變時,還應警惕惡變的可能。

  (2)噁心、嘔吐:無幽門梗阻而發生嘔吐多提示潰瘍處於活動期,嘔吐爲間歇性。頻繁嘔吐多提示幽門梗阻。

  (3)反酸、噯氣、腹瀉:反酸亦提示潰瘍可能處於活動期。

  (4)出血、穿孔:發生出血、穿孔後都有其特殊的臨牀表現。①出血:潰瘍基底部穿破血管爲出血的主要原因。血管受損破裂出血,表現爲吐血、大便帶黑便,部分患者出血前疼痛加重,出血後腹部疼痛減輕。出血量取決於潰瘍部位、損傷血管程度、凝血情況,出血量少而速度慢,大便出現隱血,出血量大則出現黑便和嘔血。②穿孔:是潰瘍病常見的併發症,原因是潰瘍過深,吃飯過飽,粗糙食物摩擦,劇烈咳嗽等。

  (5)體徵:緩解期一般無陽性體徵。活動期只有上腹部輕壓痛。但應注意行肛查和檢查魏爾嘯淋巴結有無腫大,應與胃癌相鑑別。

  1.臨牀特點:餐後2h出現深在的上腹痛,通常無異常體徵。

  2.輔助檢查:胃潰瘍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症狀、胃鏡加活檢、鋇餐檢查。另外胃酸測定、血清胃泌素測定、血清鈣測定也有一定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意義。近年隨着電子胃鏡的應用,胃潰瘍的診斷符合率極高。

【中醫】:

    胃潰瘍常表現爲疼痛,性質常爲隱痛、燒灼樣痛、鈍痛、飢餓痛或劇痛,可爲鹼性藥物所緩解,可伴有噯氣、反酸、燒心、噁心、嘔吐等,重者可伴有消瘦貧血等。胃潰瘍及時治療是可以痊癒的,其得不到及時治療或有誘發因素導致出血或穿孔。

    胃潰瘍在中醫裏屬“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範疇。民間多稱爲“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飢飽癆”等。可分爲:脾胃虛寒,胃陰不足,肝胃不和,淤血停滯等症型。治療當以通降和胃,疏肝和胃等爲原則,採取相應的藥物治療。反覆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爲臨牀特點,常伴有飢餓不適、噯氣、泛酸、灼熱、嘈雜等感覺,或餐後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甚至還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胃鏡檢查在胃壁局部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機體的應激狀態、物理和化學因素的刺激、某些病原菌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潰瘍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45-55歲最多見,在性別上,男性和女性基本相同,男性稍多。本病活動期可有上腹部壓痛,緩解期無明顯體徵。

【診斷依據】:

    1)慢性病程,週期性發作,常與季節變化、精神因素、飲食不當有關;或長期服用能致潰瘍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2)上腹隱痛、灼痛或鈍痛,服用鹼性藥物後緩解。典型胃潰瘍常於劍突下偏左,好發於餐後半小時到1~2小時。疼痛常伴反酸噯氣。

    3)基礎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測定有助診斷。胃潰瘍的基礎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應爲遊離酸缺乏。

    4)潰瘍活動期大便隱血陽性。

    5)X線鋇餐檢查可見龕影及粘膜皺襞集中等直接徵象。單純局部壓痛,激惹變形等間接徵象僅作參考。

    6)胃鏡檢查,可於胃部見圓或橢圓、底部平整、邊緣整齊的潰瘍。

    根據潰瘍面所見,可分爲:

    ①活動期:潰瘍面爲灰白或褐色苔膜覆蓋,邊緣腫脹,色澤紅潤、光滑而柔軟。

    ②癒合期:苔膜變薄,潰瘍縮小,其周圍可見粘膜上皮再生的紅暈;或潰瘍面幾乎消失,其上有極少的薄苔。

    ③瘢痕期:潰瘍面白苔已消失,變成紅色充血的瘢痕;可見皺襞集中。一般具備以上1)2)5)或2)6)項者即可作胃潰瘍診斷,對診斷爲胃潰瘍者須與惡性潰瘍鑑別,凡能進行胃鏡檢查者應做胃粘膜活檢予以確診。

【治療】:

   經典治療方案:

    口服康復新液1O ml,每日3次,使用4周;

    奧美拉唑2O mg,每日2次,使用4周;

    阿莫西林1 g,每日2次;
    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飯後服用,使用1周。

    其他治療方案:
    1、正常維持治療:適用於反覆復發,症狀持久不緩解,合併存在多種危險因素或伴有併發症者。

    維持方法:選用甲氰咪胍400mg、雷尼替丁150mg或法莫替丁20mg,睡前一次服用;也可用硫糖鋁1g,每日2次口服。正規長期維持療法的理想時間尚難確定,多數主張至少維持1 ~2年,對於老年人、預期潰瘍復發可產生嚴重後果者,可終身維持治療。

    2、間歇全劑量治療:在病人出現嚴重症狀復發或內鏡證明潰瘍復發時,可給予一療程全劑量治療,據報道約有2/3以上病人可取得滿意效果。由臨牀醫生分時間按最大耐受劑量給藥。

    3、按需治療:本法系在症狀復發時給予短程治療,症狀消失後即停藥。對有症狀者,應用短程藥物治療,目的在於控制症狀,而讓潰瘍自發癒合。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消化性潰瘍病人在症狀消失後即自動停藥。按需治療時,雖然潰瘍癒合較慢,但總的療效與全程治療並無明顯差異。下列病例不適用於本法:60歲以上,有潰瘍出血或穿孔史,每年復發2次以上,以及合併其他嚴重疾病者。

    藥物治療的同時要注意飲食有節,生活有規律,適當運動,心情愉悅、樂觀,避免緊張,禁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聯合康復新用藥】:

    康復新液每次lO ml,每天3次,空腹口服(餐前或餐後2h口服);

    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2次,餐前口服。四周爲一個療程。

    胃鏡及隱血實驗複查。

康復新作用機理:
   康復新液爲美洲大蠊乾燥蟲體的提取液,有效成分爲多元醇類和肽類,具有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促進表皮細胞生長,去腐生肌,促進創面壞死組織脫落,加速創面修復促進血管新生、改善胃腸黏膜的微循環,抗菌消炎,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用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埃索美拉唑聯合黏膜修復劑康復新液治療胃潰瘍,總有效率97。值得臨牀上推廣應用。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12
你好:關於食療很抱歉我不瞭解很多。如果症狀嚴重,還是建議進行藥物治療。治療方法要多藥物聯合應用,具體建議到正規醫院消化內科,檢查一下後,根據具體病情用藥正規治療就是。另外飲食上需要注意的是規律三餐,避免飲酒。食療或許有一定作用,但藥物治療纔是根本,是任何食療都無法替代的。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早日康復,謝謝。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5-12
空腹痛多是十二指腸潰瘍的臨牀表現。如果你確定是胃潰瘍的話,飲食要注意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三餐要規律。可以口服用藥,比如雷貝拉唑,果膠鉍之類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