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新規範化診治指南

時間: 2012-09-28
目前國際上有許多可供借鑑和參考的肝癌診療指南,主要包括:①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肝癌臨牀實踐指南;②美國肝病研
究學會(AASLD)HCC 臨牀治療指南;③英國胃腸病學會(BSG)治療指南;④美國外科學院(ACS)制定的共識。2009年8月美國退伍軍人事務丙型肝炎Y源中心(HCRC)發佈臨牀醫生指南《肝細胞癌的診治》,我國首部《原發性肝癌規範化診治專家共識》也於2009年7月發佈。綜合以上指南,本文概述如下。
一.肝癌的篩查
    肝癌的篩查應以循證醫學證據作爲依據,強調早期篩查和早期監測,目前用於篩查項目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兩項。但是,由於這兩項檢查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較低,因此,僅依靠此兩項檢查是不夠的。
    對於年齡大於35歲的男性、具有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羣,一般是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對AFP>400ug/L而超聲檢查未發現肝臟佔位者,應注意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如能排除,應進行CT 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如AFP出現升高但並未達到診斷水平,除了應該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 增高的情況外,還應密切追蹤AFP的動態變化,將超聲檢查間隔縮短至1~2 個月,需要時進行CT 和(或)MRI 檢查。若超聲檢查懷疑肝癌又不能確定,則建議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肝動脈碘油造影檢查並進入診斷程序(見下文)。
二.肝癌的診斷
    肝癌的診斷標準包括病理學診斷標準和臨牀診斷標準。診斷方法包括血清腫瘤標誌物AFP 檢測、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CT、MRI和DSA 等)以及病理組織學檢查(主要是肝組織活檢)。
    英國胃腸病協會(BSG)指南提出,對於有肝硬化的患者,首先應確定肝硬化的存在,隨後以佔位大小2cm爲界限開始診斷流程;而對於非肝硬化患者,則以AFP 水平來引導診斷的流程。
    在國際上,目前應用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的診斷流程較多,以佔位<1 cm、1~2cm和>2cm,對佔位和診斷流程進行區分,着重強調早期診斷。
    我國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還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疊感染。對下列危險人羣應特別加以關注:中老年男性中HBV 載量高者、HCV 感染者、HBV 和HCV 重疊感染者、嗜酒者、合併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類人羣在35~40歲後,每6個月應定期進行篩查(包括血清AFP 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當出現AFP 升高或肝區“佔位性病變”時,應立即進入診斷流程,嚴密觀察,力爭早期作出診斷。
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的診斷流程(見後)。
三.肝癌的分期
    肝癌的分期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巴塞羅那臨牀肝癌(BCLC)分期,意大利肝癌分期方法(CLIP)及日本Okuda分期方法。 AASLD 採用的是巴塞羅那臨牀肝癌(BCLC)分期與治療策略,比較全面地考慮了腫瘤、肝功能和全身情況,並且具有循證醫學高級別證據的支持,目前全球範圍比較公認而廣泛採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丙型肝炎Y源中心(HCRC)對BCLC分期方法略微修改,並於2009年5月公佈,現介紹如下:
1.  早早期:單個腫瘤<2cm,PST 0,Child-Pugh A。
2.  早期:單個腫瘤2-5cm,或3個腫瘤,最大腫瘤<3cm,PST 0-2, Child-Pugh A/B。
3.  中期:多發腫瘤或單個腫瘤>5cm,PST 0,Child-Pugh A/B。
4.  晚期:累及門脈系統,肝門部局部淋巴結轉移或腫瘤遠處轉移,Child-Pugh A/B。
5.  終末期:PST>2,Child-Pugh C。
四.肝癌的治療
   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案較多,但有些治療方案療效缺乏詢證醫學依據。肝癌的分期是影響療效和預後的主要因素,應根據肝癌的分期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另外,治療方案的選擇還與當地醫院的醫療條件有關。根據肝癌的分期,美國退伍軍人事務丙型肝炎Y源中心(HCRC)推薦的治療方案有六種,包括外科手術、經肝動脈栓塞化療、射頻消融、無水酒精注射、索拉菲尼全身化療和肝移植。
    外科治療在肝癌治療中佔有重要位置,但手術切除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度,這是因爲:(1)肝癌惡性程度高,極易發生早期播散和轉移;(2)我國原發性肝癌多伴有嚴重肝硬化,往往存在肝功能失代償;(3)相當部分的原發性肝癌爲多中心發生;(4)就診時患者往往已屬於中晚期。因此,切除率低和複發率高是制約肝癌手術治療的關鍵。近年來,以外科治療與各種非手術治療方法優化組合的綜合治療日益發展,成爲進一步提高肝癌療效的新途徑。介入治療是首選的非手術治療方法,肝癌放射介入治療的最主要手段爲肝動脈化療栓塞。對於不能根治切除的肝癌,首選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即爲肝動脈化療栓塞。
附件:

 
佔位
< 1 cm

 
肝癌的可能性小,
 
?重複影像學檢查,每3月1次
     o 在1-2年內無增大 → 非肝癌
o 若果增大→按肝癌處理

 
 
 
 
佔位
1-2 cm

 
 
 
 
2種檢查
(CT和MRI)

 
 
 
重複影像學檢查,每3月1次
     o 在1-2年內無增大 → 非肝癌
o 若果增大→按肝癌處理

 
 
 
佔位
> 2 cm

 
1種檢查
(CT scan,
或 MRI)

 
 
重複影像學檢查,每3月1次
     o 在1-2年內無增大 → 非肝癌
o 若果增大→按肝癌處理

附WHOPST分級法

0級

1級

2級

能自由走動,生活完全自理,但白天臥牀時間不超過50%。

3級

生活部分自理,白天臥牀時間超過50%。

4級

附Child-Pugh分級法

   1                 2                  3

   無               1-2               3-4

總膽紅素(umol/L)

   <34              34-51             >51

   R35             28-35             Q28

   1-3              4-6                >6

A級Q6分,B級7-9分,C級R10分

Okuda(奧田邦雄)分級系統:
Okuda(1985)是最早提出同時考慮腫瘤侵犯及肝功能儲備的肝癌分期,他的分期考慮腫瘤體積大於肝臟的50%、腹水、白蛋白(albumin)<3g/L、膽紅素(bilirubin)>3mg/dl等四個預後不良的因子,四項皆不符合爲stage1、符合一或兩項爲stage2、符合三或四項皆有的爲stage3。
點評:巴塞羅那臨牀肝癌分組方案(BCLC)
 據稱是目前將腫瘤分期治療方案和預期生存相結合的唯一分期系統:巴塞羅那臨牀肝癌分組方案(BCLC),該臨牀分層系統將肝功能引入分層主要考慮到肝功能失代償者的自然死亡率高,可能影響對治療療效的準確判定。

分期0

Child;

PST0

分期A-C

Okuda1-2; 

Child A-B; 

PS 0-2

分期D

Okuda3

Child C

PS >2

極早期0

單發<2cm原位癌

早期A

單發或多發腫瘤<3cm

數量≤3

PST 0

中期B

多髮結節

PST 0

晚期C

門脈浸潤

N1, M1

PST1-2

終末期D

單發

門脈壓 

膽紅素

正常

升高→

伴發疾病

手術切除

肝移植

PEI/RF

化療栓塞

新葯

治癒性治療(30%)

5年生存率50%~70%

隨機對照試驗30%

3年生存率 20%~40%

對症支持治療30%

1年生存率10%


 肝癌分期除用於預後的預測之外,可運用於治療方法的選擇,2005年AASLD的肝癌臨牀治療指引,除腫瘤侵犯及肝臟存留機能外再加上行爲能力狀況,依據BCLC(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的分期,將肝癌分成超早期(veryearly),早期(early),中間期(intermediate),晚期(advance)及終末期(terminal)五期,分別建議選擇不同治療方法,前兩期建議選擇肝臟移植、肝葉切除、射頻消融(RF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等治癒性療法、中期選擇經導管動脈栓塞、後期可做臨牀試驗、末期則只需保守治療。概括性地勾勒出治療的原則。根據BCLC分期可以明確研究的羣體,不同分期HCC患者自然病程及預後非常不同。 腫瘤分期

PST Okuda分期 Stage A(早期)
A 1
0 I A 2
0 I A 3
0 I A 4
0
3個小於3cm
I-II
Child-pugh A-B
Stage B(中期)
0 I-II
Child-pugh A-B
Stage C(晚期)
1-2 I-II
Child-pugh A-B
Stage D(末期)
3-4
Child-pugh C
  AASLD採用的是巴塞羅那臨牀肝癌(BCLC)分期與治療策略,比較全面地考慮了腫瘤、肝功能和全身情況,並且具有循證醫學高級別證據的支持,目前全球範圍比較公認而廣泛採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