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寶得了鵝口瘡!

時間: 2013-02-22

原以爲是調皮的表情,原來是長了鵝口瘡!

   軒寶九個月十七天,體重17.5斤,身高72cm,頭圍46cm。

    “頑強”的鵝口瘡終於被攻克!不是依靠藥物,而是我的“執着”和軒寶的“爭氣”!

    發現軒寶得鵝口瘡是在春節前後,到現在都兩個來月了,始終沒好利索過。用上藥立馬就好,一停藥還犯,愁死我了!鵝口瘡怎麼這麼難纏啊!難道是我處置的方法不得當,還是我對這個小毛病不夠重視?

    軒寶的鵝口瘡始終不太嚴重,在婦嬰醫院開了他們自己研發的專門用來治療鵝口瘡的小藥,用上的確很管用。但這畢竟是藥,還標着外用藥,所以只要見好,看不着嘴裏有白點,我就會立刻停藥,可不想讓寶寶多吃一點。可一停藥,沒兩天我就發現在兩側的腮邦上又會出現一兩塊小白點,接着上吧!就這樣反反覆覆的,一直到現在。

    這藥說是外用藥,可上到嘴裏就一定會吃到肚子裏,那跟內服藥又有什麼區別呢?那能安全嗎?寶寶還這麼小,藥吃多了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呀?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我,讓我不能放心大膽的用藥。我也不能爲了預防反覆,在看不出病竈的情況下往寶寶的嘴裏亂抹呀!

    就這樣停停抹抹,歷時兩個月。這期間,軒寶一點也不耽誤吃和玩,心情還是好的不得了,所以即便是反覆發作,我也沒太擔心。別笑我心太大喲!現在我發現,鵝口瘡終於不再來了,軒寶憑藉着自己日益提高的抵抗力終於戰勝了鵝口瘡!

    其實我也知道,讓鵝口瘡這樣反覆犯是不應該的,我的做法不夠積極和智慧。所以最近我通過學習,對鵝口瘡又有新的瞭解和認識,如果軒寶再出現這個小毛病,相信我會更有辦法!

   軒媽溫馨提示:

    一、鵝口瘡引起的原因

    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這種疾病因爲常常在口腔裏發生白色的假膜,有時這種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樣。所以稱爲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裏也常可發現但並不致病。   1.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牙牀可能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羣失調,黴菌乘虛而入並大量繁殖,引起鵝口瘡。

    二、表現及症狀

  1.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齶或脣內粘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脣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溼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爲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嚥困難,少數可併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三、治療方法

  鵝口瘡多見於新生兒以及慢性腹瀉、營養不良的孩子,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孩子,以及奶頭、食具不衛生,使黴菌侵入口腔黏膜。這些孩子機體抵抗力普遍較差,如果口腔護理不當,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併大量繁衍。兩側頰黏膜、舌、面、牙齦以及上顎等處可見白色點狀或片狀膜樣物,不易拭去,強行去除,其下方可見不出血的紅色創面。嚴重的鵝口瘡患兒,口腔內猶如白色雪花層層疊疊,壅塞咽喉,影響呼吸,患兒煩躁不安、拒食。
  ●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黴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塗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飲食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後用鹼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餵養者每次餵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
  ●營養供給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並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