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能力與潛能開發

時間: 2011-06-20

首先是看的能力:包括注視能力和追視能力

人的眼球結構就像一隻照相機,新生兒的最佳視距(聚焦處)是20釐米,看得最清楚。他最喜歡看的是人臉,尤其是父母慈愛的笑容。當母親給孩子哺乳時,母子對視時的視距正好是20釐米左右,當親子對視時,孩子就會緊盯着母親的臉,特別是眼睛,好象打開了他心靈的窗口,與你一見如故。嬰兒還喜歡看黑白分明的圖譜,而且圖案越複雜他越愛看,每次注視時間約1—3分鐘。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即注意力應從新生兒期就開始。

我跟蹤過一位女嬰,51天時注視靶心圖長達15分鐘,前8分鐘竟沒有眨眼睛。引導追視能力可用一個繫着線繩直徑約10釐米的紅色毛線團(或20′20釐米的黑白分明的靶形圖)在孩子眼前,讓孩子先看到毛線球或圖譜,然後以每秒鐘7—8釐米的速度做弧形移動,這樣孩子的眼睛就會跟着物體或圖轉動,而且能追蹤90—180度。人的大腦有12對腦神經,其中有3對是管理眼球的主動運動的。眼球的主動運動可向大腦傳遞信息,因此眼球的主動運動(追視),本質上是對大腦進行按摩。

其次是聽的能力:讓孩子仰臥,成人一手託着他的頭頸部,一手託着他的臀部,當孩子父母距他耳朵10釐米處呼喚他的乳名,寶寶就會轉過頭來,看着成人的臉,這是對聲音的定向能力。

新生兒的運動能力更是令我們吃驚。如:

(1)爬行反射:讓新生兒趴在牀上,用手抵住他的兩腳,嬰兒可趁勢向前爬行。

(2)行走反射:扶嬰兒腋下光腳板直立在牀上,他就會一步一步向前走。

(3)游泳反射:在水下分娩的嬰兒,可在水中游來游去不會嗆水。

(4)牽拉反射:成人將兩食指放在嬰兒掌心,能立即感到手指被嬰兒攥緊(抓握
反射),檢查者可藉此突然將嬰兒提升在空中停留幾秒鐘等等。

新生兒還有驚人的社交本領,如:模仿成人吐舌頭。讓成人與孩子面對面,視距保持在20釐米,成人先將舌頭伸出來幾次,讓寶寶注意到成人面部的變化,成人可每20秒鐘伸一次舌頭,一般伸6—8次,待20—30秒鐘後,孩子開始時將小嘴一張一合,慢慢地也會把小舌頭吐出來。心理學把嬰兒的這種行爲稱爲“同步模仿”。大約25天,孩子就會“逗笑”。即你逗他才笑,而不是睡夢中自我感覺良好而微笑。逗笑是他對你的音容笑貌和逗引的動作進行綜合分析後的一種主動的反應,代表着孩子最初的智力萌芽。

新生兒自理能力的突出表現的是他可以學會“識把”。一般在20天左右可以學會聽“噓噓”聲和用“把”的姿勢形成條件反射排大小便。

總之,新生兒能力的發現,是科學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可以和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相媲美。因爲它爲我們從新生兒起就開發孩子的身心潛能提供了科學依據。

怎樣開發新生兒的潛能呢?

程淮:可從五大領域,即大運動、精細動作、認知、言語和社會行爲等方面進行。

1. 大運動能力:

(1)頭部控制。母親餵奶後,把嬰兒豎直抱起來,扒在母親的肩膀上,給他拍背。一方面讓嬰兒打嗝,排出胃內的氣體,以免嬰兒睡下後打嗝引起吐奶;另一方面母親用手輕輕托住嬰兒頸部及後腦勺,讓嬰兒頭豎直幾秒鐘,鍛鍊他控制頭部的能力,一天至少練7—8次。也可以讓嬰兒趴在大人的腹部或直接趴在牀上練擡頭。

(2)抵足爬行。在兩次餵奶之間或洗澡之前,讓嬰兒趴在牀上,大人用手托住嬰兒的足底練爬行。一天練1—2次。1次爬4—5米遠即可。

(3)走貓步。這項訓練家長最好先經過專業培訓,學會扶持孩子頭頸部的方法後再訓練習。

(4)做按摩操。

2. 精細動作——手的靈巧性

(1)發現手

    首先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手。因爲只有發現了手,他纔可能使用手。你可以把一隻帶黑白條紋的襪子套在孩子手上,抓着他的手臂使手在他眼前晃動,並反覆對孩子說:“手、手、手”。

(2)抓握各種東西

要讓孩子抓握各種不同質地的東西,如譁鈴棒、小布條、大人手指、海棉條、洗乾淨的芹菜根等等,讓孩子對不同物體進行充分地感知。千萬別給孩子戴手套,否則會剝奪孩子的觸覺學習。

(3)手指按摩

要經常給孩子做手指按摩操,對手掌、手背及每個手指都進行按摩,尤其是指尖,每天1—2次,每次按摩幾分鐘。

3. 認知:

主要是視聽訓練。(1)注視:拿一組3—4組(20′20釐米大小)黑白分明的複雜圖案在距離孩子的眼睛20釐米處讓他注視,當孩子眼睛離開一張圖後再換一張,每天安排2—3次看圖時間,訓練孩子的注視能力,並記錄他注視的時間;(2)追視:移動帶響聲的色彩鮮豔的玩具讓孩子追視,方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及環形移動;(3)聽覺訓練:讓孩子聽不同種類(音樂、敲擊物體的聲音等)、不同方位(左、右、前、後)以及來自不同距離(由遠至近,由近至遠)的聲音,可以訓練孩子的聽力及定向能力。

4. 言語: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和孩子養成說話的習慣,說什麼呢?第一,是愛撫性談話,要與家長面對面,讓他看着你的表情和口形,至於談的內容,談什麼都行,如“寶寶醒了,睡覺夢見媽媽了嗎?睡得好香啊”等等,這裏,關鍵是愛撫性的語氣和語調,而不是內容。第二、要做說並行,即你給孩子做什麼,你就說你正在做什麼,如給孩子洗臉時,就說:“寶寶,媽媽給你洗臉……”孩子就像錄音機一樣,他會把大人平日不經意說的話都“記錄”下來,等稍大一點,他又像錄音機被打開一樣,把大人教給他的話“播放”(複述)出來。如果不給孩子“輸入”,將
來“錄音機”打開時,語言就會很貧乏。

5. 社會行爲:只要寶寶樂意,你就要對他多摟抱、多撫摩、多說話、多逗笑,這不僅能讓他充分享受你的愛撫和無微不至的照料,更主要的是這些觸覺的、動覺的、平衡覺的、聽覺的、視覺的綜合刺激,對寶寶需要刺激的大腦,提供了發育的營養素。應當使寶寶的脾氣與您的個性傾向和您給他提供的養育環境產生“良好匹配”。對於一個安靜型的孩子,你就能採用“按需”哺乳的時間表,讓寶寶自己規定時間;要經常主動檢查他的尿布,對他的哭員要格外注意找到原因及時排除;要給他更多的視聽刺激和撫摸、摟抱,提高他對環境反應的每天敏感性。對於一個活潑型的不易形成生活規律的孩子來主,你就要根據自己和孩子的需要,制訂靈活的作息時間表。對他的哭聲要作出及時的反應,他的尿布一溼,就要給他調換;要給他適宜的視聽刺激和更多的愛撫,音樂的節奏也要舒緩些,保持室內溫度均衡,避免明亮的光線和喧鬧聲等等。

從新生兒開始對孩子進行潛能開發,是不是拔苗助長呢?比如給孩子引導出牽拉反射,讓他懸吊在半空中,讓人感到很擔心。

所謂潛能是人類遺傳所提供的發展的可能性。開發新生兒的潛能,是開發新生兒本來就擁有的潛在能力。研究表明,0—3個月的嬰兒共有73種無條件反射,象牽拉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和爬行反射等就是其中的幾種運動反射,是嬰兒與生俱來的運動本領。研究證明,無條件反射不僅是條件反射形成的自然前提,而且在嬰兒早期發展中有心理學意義。它們具有維持生存、防禦危險和探索世界的功能。比如,牽拉反射,就象好我們的老祖先森林古猿兩手臂吊在樹上一樣,這是原始的生存能力。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對新生兒能力進行檢查,是瞭解新生兒發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之一,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或擔心的。遺憾的是,有關新生兒潛能開發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只掌握在少數跨學科的專家手裏,沒有普及到大衆中去。

據說新生兒擁有的一些無條件反射,如行走反射等,在出生3—4個月後就會自然消失,那麼讓新生兒走“貓步”是不是沒有用呢?

研究發現,這些在出生後3—4個月就會消失、但是有適應環境功能的反射活動,在自然消失前若進行適當的練習,這些無條件反射就會變成隨意的行爲,並將促進嬰兒的動作及智能的發展。

早在本世紀七十年代,兩位科學家澤勒佐和科布爾就曾做過實驗研究,他們將24名新生兒分成4組,其中積極練習組在嬰兒出生一週到第八週每天4次,每次3分鐘練習“行走”,結果這些嬰兒平均10個月時就會行走。他們認爲,從出生到第八週,存在一個關鍵期,在這一時期是行走反射能完整地從反射行爲轉變爲隨意行爲。而這種隨意行爲,能使嬰兒“產生更大的活動性”。我們的追蹤研究表明,由於經過行走反射練習,嬰兒的大動作發展較快,許多嬰兒較早學會的爬行和直立行走,那些本來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現在就近在咫尺,伸手就能抓到,這該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以說,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給新生兒進行適當的運動練習,並不是什麼拔苗助長,而是順應了孩子的發展要求,對其身心潛能進行的適時開發。

此外,我認爲讓孩子從新生兒開始做行走反射,是發展嬰兒運動能力,培養健身習慣(這是終生受益的習慣)的第一敏感期。當然,這裏有一個“自動終止規則”,即孩子和你都感到不適的時候,應適時終止練習,待以後再嘗試。在這裏,需要強調的是,開發嬰兒潛能對其進行教育環境的“刺激”,應做到“豐富而適宜”。必須在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才能進行。我們在全國舉辦2049計劃幸福泉寶寶潛能開發俱樂部,就是爲了讓更多的家庭得到有資格的專業人員的跟蹤指導。目前,2049計劃已在北京、天津、福州、成都、石家莊、長春、南昌、太原、西安等十餘個省市展開。

儘管每個正常嬰兒遲早都會走路,但早一些學會走路,便完成了進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直立行走。況且,會走路也是有能力差異的。同樣會走路,有的開發出了運動潛能,成爲健步如飛的運動健將,而有的卻是弱不禁風的人。衆所周知,嬰兒動作發展的規律是一環扣一環,從擡頭、翻身、坐、爬到直立、走、跑、跳,形成了動作發展的一個個階梯。一步領先,便步步領先。這裏需要回答兩個問題,一是動作發展(如會走路)的生理學價值,二是動作發展的心理學意義。

誠然,每個正常的孩子遲早總會走路的,就動作發展本身來說,前提學會行走,似乎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價值。正如美國兒科醫生格賽爾在本世紀20年代曾做過的一個經典的雙生子爬樓梯的實驗,沒有提前學爬樓梯的雙生子之一,幾個月後爬樓梯的本領也趕上了他的孿生兄弟。由此,格塞爾提出了“成熟論”,認爲嬰兒動作的發育遵循着自然成熟的規律,提前訓練,實際上等於浪費,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最近有關腦科學和嬰兒心理的研究給了我們以新的啓示。格塞爾在20世紀初做的實驗結果無疑是客觀的,但格塞爾僅觀察了雙生子的粗大動作——爬樓梯的能力,沒有觀察早幾個月會爬樓對嬰兒認知發展的影響,沒有觀察動作發展對腦的結構與功能發展的作用。實際上,直到1997年,科學家們才發現,“人類大腦的實際構造是由出生後的經驗而不是由遺傳所決定的。遺傳提供的是基礎,生活體驗塑造的是精神和靈魂。”受格塞爾觀點的影響,過去人們一直以爲只有大腦生長到一定程度,嬰兒纔會產生各種行爲和動作。現在發現,正是運動本身,才刺激了大腦相應中樞區域的生長,促進了腦的成熟。動作發展正是在運動經驗與大腦生長的互動過程中完成的。

當給新生兒引導行走反射—走貓步時,大腦通過觸覺、位置覺等進行學習,從而逐步建立起對扶走的感知經驗刺激進行反應的皮質控制系統。當多次練習後,這種先天擁有的無條件反射,就會逐步變成後天習得的運動本領。——只要被扶起來,就會有意識地向前開步走。在這一互動過程中,動作發展和大腦生長几乎是同步的。1996年,我曾經提出過一種理論觀點:神經構建心智發展觀,即教育環境的刺激可使腦的微觀結構,尤其是神經網絡的構建發生改變,進而影響腦的功能—心智能力得到發展與變化,因爲結構決定功能。

研究證明,運動經驗不僅能促進腦的生長,而且對心智的發展具有誘導和促進作用。例如:當孩子完成一個動作,如扔乒乓球時,就會產生一個結果——球掉在地上乒乓作響,這個結果會引起孩子的興趣,這個興趣又會使孩子重複扔球的動作。這樣就構成了“動作—結果—興趣—動作”的心理行爲循環。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發展了孩子的動作能力,提高了知識水平,如建立某些重要的概念——圓的東西會滾,硬的東西掉在地上會響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總之,生命在於運動,但人類嬰兒運動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運動本身。運動經驗對於快速成長的嬰幼兒有着特殊的意義。它不僅能促進大腦獲得網絡化的生長、而且誘導和促進了心智的發展,是嬰幼兒智力發展的催化劑和領航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