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治療外陰色素減退疾病及外陰瘙癢的經驗

時間: 2012-07-04

外陰色素減退疾病過去又稱外陰白色病變(外陰營養不良),是指女性外陰皮膚黏膜組織變性和色素改變的一組慢性疾病,以外陰瘙癢和色素脫失爲其臨牀特徵,因其病變部位皮膚和黏膜多呈白色而得名。根據病理變化的不同分爲不同類型,主要包括外陰鱗狀上皮細胞增生(以往稱外陰增生性營養不良)、外陰硬化性苔蘚(以往稱萎縮性營養不良)以及前兩者同時存在的混合性外陰白色病變等。臨牀以外陰瘙癢及局部萎縮、色素脫失爲主要表現,多發於中年婦女,亦可見於老年婦女及幼女。因病變部位皮膚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稱其爲外陰白色病變。曾稱之爲慢性外陰營養不良,現分爲外陰鱗狀上皮細胞增生和硬化性苔癬兩種疾病。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清楚。祖國醫學中無外陰白色病變的病名記載,可歸屬於陰癢範疇,婦女諸病皆與肝、脾、腎功能失調,衝、任、督脈氣血運行失常有關,本病初發,多以溼熱下注爲標,溼熱之邪浸漬於外陰肌膚,則帶下、作癢、腫痛;病久侵於經脈,留滯不去則瘀血阻滯;損及臟腑氣血,致外陰失去濡養,則硬化、乾燥,白斑形成。

蔡小蓀經驗

蔡氏治療外陰色素減退性疾病經驗如下:

⒈治病重脾氣:蔡氏主張治病首重脾氣。治療本病要抓住根本,從健脾入手,大補脾氣,同時稍佐化溼之品,此乃治療的關鍵。用藥以炒黨蔘、生黃芪、炒白朮、雲茯苓、懷山藥、生苡仁、白芷、海螵蛸、蛇牀子等爲主。

⒉治本當調經:治婦人之病,當以經血爲先。不論何患,調經最爲基礎。在臨牀上,外陰白色病變的患者,往往十之八九均有月經期、量、色、質等的變化,且本病病因複雜,在治療時更應謀求治病求本,遣藥處方着眼於更深更早更全。調經大法可以“求因爲主,適應週期,因勢利導”十二字概括。

⒊治標先止癢:本病症奇癢之甚爲臨牀一大特點,止癢手段有乾溼二種,奏效較速。“溼”爲煎劑薰洗,方以蛇牀子、野菊花、薔薇花、紫地丁、魚腥草、土茯苓、白芷、細辛等組成。“幹”則以蔡氏祖傳“爽陰粉”(主要有川芎、白芷、細辛、防風、蛇牀子、川柏等中藥研細末組成)以薄霧狀噴施患處、噴後當即有涼爽舒適之感,令患者破涕爲笑。然不論乾溼之劑其外治的次數疏密與症狀的改善成正比。

⒋治癒應斷根:外陰白色病變切勿被暫時瘙癢得減而中止治療,即使經過外敷內治症狀體徵有所好轉,也不能停止治療,當“治病求本”,宜追窮寇。如若不然,藥退病進,再治更難。每以健脾丸、二妙丸續服1月,以斷其根。

[陳旦平.蔡小蓀治療外陰白色病變的經驗.中醫雜誌1997;38(4):206] 

班秀文經驗

班氏認爲外陰白斑治療之法,除了清熱滲溼,殺蟲止癢,或溫養祛風,解毒止癢之外,還要特別針對對外陰白斑的消除。白爲陰爲寒,寒則血凝,故溫經通絡,活血化瘀之品在所常用。屬溼熱下注,蘊結陰道而化濁生蟲,既用龍膽瀉肝湯清熱滲溼,又用蒼朮、佩蘭溫化溼邪,檳榔、蒼耳草、貫衆殺蟲止癢外,還要加用凌霄花、雞血藤、路路通以活血通絡,使氣血能直達衝任而濡養陰部。證屬寒溼爲患,凝滯經脈,外陰得不到氣血的營養,故萎縮變硬,色澤變白,治之當用溫經活血,佐以熄風止癢之法,常用六君子湯加制附子、檳榔、川椒、蛇牀子之外,還要加蘇木、澤蘭、當歸、赤芍之類以活血通絡。

班氏認爲本病屬頑固之症,除了審證求因,注意整體功能的調養外,還要注意局部的治療。經常以藥物煮水薰洗或外敷陰部,才能收到預期效果。但陰道性屬嬌嫩,凡溫燥刺激之品,均非所宜,應以沖和之品爲佳。常用鮮旱蓮草、鮮首烏葉、鮮火炭母葉、忍冬藤葉煎水薰洗,或洗淨搗爛外敷,既能清潤陰道,又能解毒止癢。

[班秀文著.婦科奇難病論治.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07]

夏桂成經驗

夏氏治療本病以活血化瘀,清利溼熱爲主,化瘀清燥爲次。認爲滋腎陰、補腎陽有助於提高或調節激素失調,菟絲子、肉蓯蓉、仙靈脾補骨脂、巴戟天等,無疑對減弱的腎上腺皮質功能及雌激素分泌產生良好影響。外治法,應針對肥厚型或混合型,運用莪術油(莪術提取揮發油),加冰片、補骨脂、淫羊藿、蛇牀子、何首烏、白鮮皮、苦蔘各30g。水煎後取濃縮液外用,每日2次。上方去莪術油,加魚肝油調敷,效果較好。但治療後仍應繼續隨訪,尤其對增生型營養不良而有潰瘍、硬結者,更應提高警惕,以防癌變。

[夏桂成主編.中醫臨牀婦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509]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