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與養生

時間: 2011-01-14
中醫“治未病”是健康養生之學。 所謂“治未病”通俗說其思想即預防疾病。中醫“治未病”雖言“治”,實際是預防疾病的發生,遏制疾病的發展。中醫“治未病”更多的是一種防病理念,其主體是“養生”。  “治未病”發端於我國的《黃帝內經》,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其實質就是倡導珍惜生命,重視預防,防患於未然! “治未病”思想並不單純是健康人預防疾病,而是包含了四層含義:1、未病養生,防病於先;2、欲病救萌,防微杜漸;3、已病早治,防其傳變;4、瘥後調攝,防其復發。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的改變,醫學模式正由單純的疾病治療轉變爲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相結合的模式。20世紀末,全球醫學界大討論的最終結論是:最好的醫學不是治好病的醫學,而是使人不生病的醫學。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名爲《迎接21世紀的挑戰》的報告中提出了:21世紀的醫學將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體治療發展;從重視對病竈的改善向重視人體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從羣體治療向全體治療發展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從強調醫生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發展等。這昭示着21世紀的醫學將不再繼續以疾病爲主要研究對象。以人的健康爲研究對象與實踐目標的健康醫學,將是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養生防病是醫學的主要目的與功能,這種醫學觀早已貫穿於中醫學的許多著作中,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後治,所以爲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長此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嘗謂備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閉塞其涓涓之流,則滔天之勢不能遏;備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撲滅其熒熒之光,則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況病之已成,豈能治歟?”既醫學的最高境界是“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和21世紀醫學的發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爲主導思想,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既治未病。古人將治未病者,稱之爲“上工”,即高明的醫生,從預防和保健醫療而言,“治未病”體現了對醫生防治疾病技術的高水平要求。而就病人或平常人來說,則是如何祛病延年,養生益壽,也就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如何減慢疾病的步伐,如何提高生命的質量。  中醫學倡導“上工治未病”,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的和諧統一,注重情志等因素對人的影響,強調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主張“未病先防”和“天人合一”、“形神統一”、“動靜結合”等醫療衛生保健思想。這些理論恰恰與人類健康觀念的變化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相適應。

         養生學是一門管理的學問,是對我們自身的管理,也是對我們生命歷程的管理。現代對於人類自然極限壽命的推算,應該在100―125歲之間。老齡委曾經在全國做過調查,男性的最高年齡是131歲,女性是122歲。按照人類壽命極限來說,60、70歲還處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時期。爲什麼沒有達到人類生命極限,原因在於我們在生命的調護上還不到位,而現代社會亞健康人羣日益增多,據統計,中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已超過7億,佔全國總人口的60%~70%,而中醫學“治未病”對於亞健康的防治具有獨特優勢。

      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髮之氣,被髮緩形,夜臥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祕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黃帝內經》有一段話:“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規律,根據天地陰陽法則調和各種方式,有節制、有規律地安排飲食和起居。
       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慾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當一個人身體達到平衡點的時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養生當中,最重要的是養心。“一生淡泊養心機”,這是一個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樂、悲、恐、驚,這是人的七種情志,過了頭就是七情過激。“常觀天下之人,凡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仁就是要做到溫和、善良、寬宏、幽默。仁心仁德、養心立德是一個人健康的內在要素。《黃帝內經》強調“恬淡虛無”,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簡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飲食養生。關鍵要有合理的膳食結構。“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南宋陸游的養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詩寫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養生錄》中談到養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緩些、食宜軟些。中國人鹽的攝入量超標,腦溢血、高血壓等疾病與此相關。上述觀點也與目前營養學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運動養生。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比如,八段錦“雙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單舉手,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這個功,在辦公室也可以做。
         第五是藥物養生。 所謂“未病”有的是在疾病的潛伏期,尚無明顯的症狀;而更多的是身體已有臟腑、氣血、陰陽偏頗失衡的狀況。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可以診察出已有某種陰陽失衡、氣血不足、臟腑不調的狀態(證候),據證論治,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達到陰平陽祕、氣血平和的健康平衡狀態。許多中藥是從食物發展而來:如柏子仁,就是柏樹的果子,也是一種養生長壽食物。植物裏壽命最長的就是柏樹和松樹,我們常說“千年柏樹”。柏子仁有養性、安神、潤腸、通便、養顏的功效。

養生學是一個社會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認爲在2025年之前,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者會從8400萬增加到2.28億,全世界糖尿病患者預計會從1.35億增加到3億。這都是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給國家衛生資源帶來巨大負擔。所以,健康不僅屬於個人和家庭,也屬於社會,是一個國計民生的問題。 中醫“”治未病”養生像一列滿載豐富資源的列車,承載着幾千年的文化,閃爍着東方智慧的光芒,能爲全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