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絞痛、心力衰竭、慢性心梗(圖)

時間: 2014-10-13

心臟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臟病及心律失常、心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醫聖苑採取心臟病外治法獲得顯著療效。
心臟病的病因很多,t3血管疾病佔多數,這種心臟問題大多是由於勞逸失度、精神情志因素所致,故現代醫學又將其稱之爲社會身心疾病。醫聖苑專家在療愈這類疾患時,除了用外治法迅速恢復心功能外,還以特效的心理調治法愉暢其精神情志。教授健身氣功,通過身、心、息的調整,讓機體放鬆,精神寧靜,以使整體身心得到調濟休息,旺盛氣血的循環暢行,進一步通過調息,特別是促進副交感神經興奮,而使交感神經相對抑制,使神經血管進一步舒鬆擴張,減少血管對血液流動的阻力,而減輕心臟的負擔,最終使心血管功能得以調整恢復。傳統中醫學認爲,心悸、頭暈、胸悶、胸痛等心血管疾病,其表現不外乎心氣虛、心血虛、心肝火炎、心血瘀阻幾個方面。虛者補養氣血,實者泄之降之,心血瘀阻養氣行血,活血通經。
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 症狀表現胸腔中央發生一種壓榨性的疼痛,並可遷延至頸、頷、手臂、後背及胃部。發作的其他可能症狀有眩暈、氣促、出汗、寒顫、噁心及昏厥。嚴重患者可能因爲心力衰竭而死亡。
中醫認爲:“心主血,肺主氣”是說心與肺是胸腔中相鄰的兩個器官,心在前肺在後,心臟負責推進血液的運動,肺主呼吸。這就引起了醫學界對呼吸與心臟關係的研究,心肺關係複雜交錯,心臟消耗的氧氣全部來源於肺,肺出問題直接導致心臟病。中醫認爲“心肺同源”這是心肺同治的理論源泉。心臟本身耗氧佔整個人體的20%左右,若肺部出現病變,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臟。如果長期輕度缺氧,會使心肌收縮增強,心率加快,引發冠心病,嚴重缺氧時血壓、心率均下降,導致心肌壞死,心力衰竭,甚至心臟驟停。
肺部給藥是治療心臟病的最好途徑。血液經右心室壓出,都會進入肺動脈送至肺泡,然後通過肺部呼吸,在肺部壓力下進入心臟,如果此時通過呼吸使有效藥物成份由鼻腔進入肺部,就會經過透析作用溶進血液,10秒左右到達左心房,被心肌細胞吸收,快速治療心臟病,溶解冠狀動脈上的粥樣硬化斑塊。可以說,通過呼吸學進行肺部給藥治心臟,是快速消除症狀,根治心臟病的一條捷徑,像心臟病人身上常備救心盒,通過鼻子一聞達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的呼吸給藥方式。通過肺動力帶動心動力,可達到救心、護心的目的,甚至能夠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發生。患者心臟病發作時,可能心臟與肺都已停止工作,這時可以通過啓動肺動力來恢復心動力,比如心肺復甦術,邊按壓胸口,邊進行人工呼吸,就是通過恢復病人呼吸,通過肺部的舒張壓、收縮壓,以肺動力帶動心動力的典型治療方法。

根據其臨牀症狀,冠心病可分爲5型:
  1.心絞痛型:表現爲胸骨後的壓榨感,悶脹感,伴隨明顯的焦慮,持續3到5分鐘,常發散到左側臂部,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時可累及這些部位而不影響胸骨後區.用力,情緒激動,受寒,飽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況下發作的稱爲勞力性心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緩解。有時候心絞痛不典型,可表現爲氣緊、暈厥、虛弱、噯氣,尤其是老年人。根據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分爲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指的是發作一月以上的勞力性心絞痛,其發作部位、頻率、嚴重程度、持續時間、誘使發作的勞力大小,能緩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穩定。不穩定型心絞痛指的是原來的穩定型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增加,或者新發作的勞力性心絞痛(發生1個月以內),或靜息時發作的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發現應立即到救治。
  2.心肌梗塞型:梗塞發生前一週左右常有前期症狀,如靜息和輕微體力活動時發作的心絞痛,伴有明顯的不適和疲憊。梗塞時表現爲持續性劇烈壓迫感、悶塞感,甚至刀割樣疼痛,位於胸骨後,常波及整個前胸,以左側爲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側向下放射,引起左側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頸部、下頜,以左側爲主。疼痛部位與以前心絞痛部位一致,但持續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時候表現爲上腹部疼痛,容易與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熱、煩躁不安、多汗和冷汗、噁心、嘔吐、心悸、頭暈、極度乏力、呼吸困難、瀕死感,持續30分鐘以上,常達數小時。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就診。
  3.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卻沒有感到過心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時也沒感到心絞痛。部分病人在發生了心臟性猝死,常規體檢時發現心肌梗塞後才被發現。部分病人由於心電圖有缺血表現,發生了心律失常,或因爲運動試驗陽性而做冠脈造影才發現。這類病人發生心臟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機會和有心絞痛的病人一樣,所以應注意平時的心臟保健。心臟性猝死可發生在那些貌似健康的人身上,這裏主要說的是冠心病中的一個類型,叫做不穩定斑塊,因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很小,沒有堵塞血管,所以平時沒有任何症狀,但是,斑塊會突然破裂,破裂以後,會在局部形成血小板、紅細胞組成的血栓,而且同時冠狀動脈痙攣縮窄,出現嚴重缺血。然後,就會大面積心肌梗死。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絞痛發作,以後由於病變廣泛,心肌廣泛纖維化,心絞痛逐漸減少到消失,卻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如氣緊、水腫、乏力等,還有各種心律失常,表現爲心悸。還有部分患者從來沒有心絞痛,而直接表現爲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於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預測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狀出現以後6小時內發生心臟驟停所致。主要是由於缺血造成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異常,而發生嚴重心律失常導致。
一般早期無明確的陽性體徵,較重者可有心界向左下擴大,第一心音減弱,有心律失常時可聞及早搏、心房纖顫等,合併心衰時兩下肺可聞及溼羅音,心尖部可聞及奔馬律等。

  冠心病心絞痛的症狀表現:
  1.因急走、爬坡、上樓、負重、寒冷、飽餐、情緒激動等誘發因素而發生心絞痛,特別是老年人更易發生。
  2.疼痛在胸骨後中部或上1/3處,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臂疼痛,但也可在胸骨下部、上腹部、左側胸部、左頸、下頜等部位疼痛。

3.疼痛爲一種壓迫感、沉重感、緊束感、灼燒感等。

4.疼痛發作大都持續2-3分鐘,最長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5.情緒激動誘發者,隨着心平氣和之後可以消退;
6.體力活動誘發心絞痛者,在運動停止後常在短時間內緩解。硝酸甘油舌下含化通常可在3分鐘內,使心絞痛發作停止。否則,應懷疑心肌梗塞。

有效的偏方:

1.寬胸氣霧劑或複方細辛氣霧劑,疼痛時霧氣吸入。
  2.救心油,疼痛時擦人中處並作深呼吸運動。
  3.三棱、莪術粉各1g,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
  4.延胡索、廣鬱金、檀香等分爲末,每次2-3g,溫開水送服,每目2-3次。
  5.參三七粉、沉香粉、血竭粉(2∶1∶1和勻),溫開水送服,每次2g,每日2-3次。
  6.山萘,細辛,丁香各2份,乳香,沒藥,冰片各1份,共爲末,溫開水送服,每服1.5-2g,每日2-3次。
  7.冠心膏,在膻中、心俞、虛裏或心前區,各貼一片,每次任選兩穴。
8.梔子、桃仁各12g研末,加煉蜜30g調成糊狀,攤敷在心前區,紗布敷蓋,第1周每3日換藥1次,以後每週換1次,6次爲1療程。

9.心可貼。在歡跳脈等處貼上,10分鐘可緩解一切不適症狀。

冠心病的按摩治療:
  冠心病除了採用藥物、鍼灸等治療方法外,按摩也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醫生或患者家屬如能正確地施行按、壓、揉、推、拿等手法,同樣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將治療冠心病的有效穴位和按摩手法簡介如下:
  (1)點按內關穴。內關爲手厥陰心包經之合穴,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旁絡三焦,其經絡循行路線起於乳旁,外走上臂內側,下行至中指指端。中醫學認爲,心經爲本經,心包絡經則與心經互相聯絡,心臟有邪,心包絡直受其過,若心臟有病,可以反映於心包絡經。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絡經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臟病。當心絞痛、心律失常發作時,用力不停點按內關穴,每次3分鐘,間歇1分鐘,能迅速止痛或調整心律。
  (2)揉靈道穴,靈道爲手少陰心經的經穴,位於小指內側腕關節上1寸(指中醫的同身寸法)處。約91%的冠心病患者,左側靈道穴有明顯的壓痛。冠心病犯病時,可用拇指先輕揉靈道穴1分鐘,然後重壓按摩2分鐘,最後輕揉1分鐘,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爲一療程,間歇2-3天,可進行下一療程。
  (3)選穴膻中或背部兩側膀胱經之肺俞、心俞、厥陰俞等穴,用拇指作按揉法,腕推法,一指禪點按法,每次15分鐘,每天1次,15次爲一療程,治療期間,停服強心藥及其他藥物。按揉這些穴位可以使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者原有的胸痛心悸、氣短乏力、陣發性呼吸困難症狀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醫學認爲:人體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冠心病患者在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的循經穴位,以前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心俞穴、至陽穴均有較爲敏感的壓痛點,按摩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氣血,強心止痛的效果。特別是重按內關穴對緩解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危急狀態,及時救人有重要意義。

中藥治療冠心病:
  丹蔘、紅花、川芎、降香、栝蔞、赤芍、薤白、清半夏、鬱金、黃連,主治冠心病。
  黨蔘(人蔘)、麥冬、五味子、瓜蔞皮、桂枝、丹蔘、川芎、赤芍、莪術、紅花,溫陽益氣、活血通脈。主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絞痛)。心氣虛衰,心功能不全者,加溫陽強心的黃芪、刺五加、萬年青,去瓜蔞皮;心陽不足,心動過緩者,加強麻黃、細辛、鹿角片;心氣不勻,心律不齊者,加強心調心律的苦蔘、萬年青、當歸、珍珠母;心腎兩虛者,加補腎助陽的仙靈脾、仙茅、巴戟天、杜仲;血瘀陽亢,血壓偏高者,加化瘀降壓的天麻、桑寄生、野菊花、葛根、益母草;氣滯血瘀,心絞痛頻作者,加活血止痛的玄胡、罌粟殼、乳香、沒藥;血瘀疾盛,血脂偏高者,加健脾降脂的決明子、荷葉、山楂、苦丁茶、三七;血瘀脈澀,血粘稠度高者,加活血抗凝的水蛭、忙蟲、海藻。

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柴胡、枳殼、桔梗、白朮、赤芍、牛膝、丹蔘、桂枝。治血脈瘀阻型冠心病。

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迴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需要,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症狀和體徵。心力衰竭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病因致心臟病的嚴重階段。發病率高,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於初始的心肌損害和應力作用:包括收縮期或舒張期心室負荷過重和(或)心肌細胞數量和質量的變化(節段性如心肌梗死,瀰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心房肥大和擴大,繼以心室舒縮功能低下,逐漸發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一定要從脾(胃)論治:

1.心與脾(胃)生理、病理上的相關性。心屬火,脾(胃)屬土,二者之間存在着火土相生的母子關係,相互滋生,相輔相成。有云“子能令母虛,母能令子實”。
2.“心脾(胃)同治)的同步性與治脾(胃)愈心的實踐性。“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衰則諸病叢生,心氣、心血失養,心病乃生,故有“心胃同病”之說。對於心力衰竭,一定要病人注意調理脾胃,切忌膏樑厚味、勿令飽餐等,特別是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不忘健脾和胃導滯之法,確可在心病治療上收功,遠比心病只從心來治效果好許多。
3.重視脾胃升降治療心力衰竭的重要性。“脾居中焦,爲氣機升降之樞”,升降出入是機體生理活動的基本形式,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然過程。即脾(胃)功能失調,飲食精微不化,擾亂脂質代謝,聚而生濁,或爲溼熱,或爲痰溼,濁痰交織,滯而化癖,阻礙心機不能運轉,成爲所謂“痰溼阻滯心脈”的“胸痹”證。因此,升降脾胃,阻斷病理形成,可謂“不治已病治未病”。其病位在心,但其根在脾。不言而喻,升降脾胃愈心病的重要意義就寓於其中。
4.心脾(胃)同治中“標本緩急“的從屬性。無論從病因,還是從治法上,中醫學認爲:心力衰竭發生多由脾胃病在先。這是因爲“脾(胃)爲生痰之源”。心雖主血和脈兩個方面,但只有脾(胃)運化與升清正常,血的化生之源不斷,脈管得養,血質正常,無濁痰溼熱之邪漪溜於體內,才能使心的功能活動正常,反之則脾(胃)病及心。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爲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臨牀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後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電圖反映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徵性演變,並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