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如何篩查(圖)

時間: 2014-09-30

 腸癌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呈上升趨勢,我國也是如此,居第四位。尋找高效抑制腸癌細胞的藥物,一直是國內外醫學家潛心研究的方向。天然藥物人蔘皁苷Rh2是從中藥人蔘中提取的抗癌活性成分,已有的研究表明其能誘導細胞分化和凋亡而發揮抗腫瘤作用,對於腸癌細胞也不例外。

早期發現直腸癌有助於提高直腸癌的治療效果及遠期預後。可是我們如何能夠更早的發現直腸癌呢?我們可以通過直腸癌的早期症狀來及時確診直腸癌。

  1、排便習慣改變:50%-70%的直腸癌患者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比較多見的是排便次數增多,或是排便頻繁而無糞便排出的假性腹瀉。有的時候可以是大便祕結,有的時候是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同時還可伴有肛門不適或是肛門下墜感。

  2、大便帶血:80%-90%的直腸癌患者會出現大便帶血的臨牀表現,量一般不多,呈鮮紅色或稍暗紅色,隨大便而下或是便後而下,有時是呈間歇性便血,當然也有大量便血的,常伴有粘液。大便帶血較輕時僅見大便潛血試驗陽性,大便帶血較重時可見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純血便。

  3、大便變形:大便性狀發生異常時因直腸癌的病變類型不同而不同,可以呈扁帶形、細杆形或凹橫形,凍狀或是水樣。

  4、裏急後重:直腸癌導致排便次數頻多時,常會伴有裏急後重及排便不盡的感覺,有時排便困難,糞便內可有血液、粘液,惡臭重。

  5、腹痛、肛痛:半數的直腸癌病人常有腸鳴、腹痛、腹脹,早期患者常見左下腹痛,呈間歇性隱痛,發展到晚期則會有持續性疼痛,呈陣發性加深,若癌腫是位於距肛門3釐米以內的肛管,可能表現爲肛門痛。

如果出現上述早期直腸癌的症狀,提示我們直腸有病變,需要及時檢測,以免耽誤治療。

人蔘皁苷Rh2對結腸癌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

  以往研究顯示,人蔘皁苷Rh2作爲抗腫瘤作用非常顯著的中藥單體,可以通過降低細胞內Ca2+濃度抑制PKC的轉位和激活,進一步抑制細胞內PKCα蛋白的表達,最終阻礙PKCα介導的增殖信號傳導過程,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同時抑制端粒酶活性,使腫瘤細胞的端粒長度不能維持而進入衰老並最終死亡。

  人蔘皁苷Rh2可通過線粒體途徑誘導細胞凋亡,且其作用後使DNA含量較多的S期細胞數量減少,而DNA含量較少的G1期細胞數量增多,進一步發揮阻滯細胞週期的作用。

  以結腸癌細胞株SW620和LOVO爲例,實驗研究人蔘皁苷Rh2對結腸癌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結果表明,人蔘皁苷Rh2對結腸癌細胞株SW062和LOVO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且與時間和濃度呈依賴性,含量爲16.2%左右的人蔘皁苷Rh2最易發揮其功效。同時還發現人蔘皁苷Rh2有體外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有潛在治療結腸癌的應用價值。

  人蔘皁苷Rh2有效治療腸癌延長生存期

  腸癌是人類高發的消化系統惡性疾病,轉移和復發是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臨牀治療以手術切除癌腫爲首選,輔之以放、化療及中醫保守治療等,手術僅爲姑息切除或對症處理,但對晚期腸癌效果並不顯著。

  腸癌患者手術後身體元氣損傷,一般輔助人蔘皁苷Rh2提高手術成功率,而且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中西醫在治療腫瘤上各有所長,故治療腸癌必須做到發揮中醫藥各自優勢,堅持長期治療,寬舒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治療,增加飲食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腸癌的生存期與患者的身體情況有關係,患者的身體機能好,免疫強,能夠抵抗癌腫的發展,能夠耐受各種藥物的治療。所以,利用人蔘皁苷Rh2的功效優勢,既能抑制癌細胞,抗炎止痛,增加白細胞,減輕放化療毒副作用;又能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期限。

隨着人們對人蔘皁苷Rh2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不斷深入瞭解,人蔘皁苷Rh2已被證實可以有效降低腸癌的危害,相信其各種功效作用都將在臨牀防治腫瘤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腸癌服用人蔘皁苷rh2實例:

張女士,安徽人,76歲,腸癌晚期。

2011年6月經診斷,確診爲腸癌晚期。在醫院做化療治療,白血球的數量非常的少,只有2.8-3.5,在醫院也打了升白針,但效果也不明顯。同時病人的身體較差,非常虛弱,免疫力很差,不適合進一步的化療治療。

醫生向家屬告知,採取中醫的保守治療。並且推薦了人蔘皁苷Rh2、冬蟲夏草等中藥。經過一些瞭解後,選擇購買了性價比較高的今幸膠囊。

第一盒服用後效果不明顯。考慮病情較爲嚴重,在跟腫瘤健康顧問溝通後,第二盒開始加量服用。加量服用一週後飲食,睡眠,精神狀況都有較好的改善。服用一療程以後,去醫院檢查,白細胞水平依然維持在3點多,沒有繼續下降。於是家人又給患者購買了第二療程,病人目前仍在繼續服用,病情較爲穩定,身體狀況也較好,食慾、精神都不錯。

爲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首先就是直腸癌的診斷要精確,讓患者在早期發現直腸癌,並進行及時的治療。那麼,直腸癌的診斷要點是什麼呢?

直腸癌的診斷

(一)直腸指檢。約90%的直腸癌,尤其是直腸下段癌、僅靠指檢即可發現。但目前仍有一些醫師對可疑直腸癌患者不作這一常規檢查,以致延誤診斷和治療。實際上這種診斷方法簡單可行,經過直腸指檢還可判斷捫及腫塊的大小和浸潤程度,是否固定,有無腸壁外、盆腔內種植性腫塊等。

(二)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直腸指檢後應再作直腸鏡檢查,在直視下協助診斷,觀察腫塊的形態、上下緣以及距肛門緣的距離,並採取腫塊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以確定腫塊性質及其分化程度。位於直腸中、上段癌腫,手指無法觸到,採用乙狀結腸鏡檢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三)鋇劑灌腸、纖維結腸鏡檢。對直腸癌的診斷幫助不大,故不列爲常規檢查,僅爲排除結腸直腸多發性腫瘤時應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