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肺癌腦轉移?

時間: 2014-09-07

 腦轉移性腫瘤實際上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在數量上超過了原發性腦腫瘤。成人腦轉移性腫瘤常見的原發部位依次是肺、乳腺、胃腸道、泌尿系統和皮膚。肺癌是最常見的顱內轉移性腫瘤,肺癌病人腦轉移的發生率爲17%~57%,佔顱內轉移瘤的40%~70%。肺癌顱內轉移以小細胞肺癌爲最多,依次爲未分化大細胞癌、腺癌,鱗癌。未分化癌約佔59.9%,腺癌約佔25.4%,鱗癌約佔13.7%。小細胞肺癌在確診時有約10%病人同時有腦轉移,經治療後生存2年以上的病人則腦轉移發生率高達80%。

  (1)肺癌腦轉移的途徑

  ①肺組織血供和淋巴非常豐富,肺癌細胞一旦侵入臨近小靜脈、毛細血管或淋巴管形成瘤栓,極易經血液循環到達遠處器官形成轉移,以肺腺癌和小細胞肺癌最常見,鱗癌因易浸潤性生長,相對較少發生遠處轉移。但其他部位癌都必須循靜脈先進人肺循環,經過了肺部毛細血管網的過濾作用,大部分癌栓子都停留在肺部被溶解或生長。

  ②肺癌細胞經左心侵入大循環,分散至全身各部位,但由於腦的血供量大,約佔全部血循環的1/6~1/4,所以腦部得到癌栓的機會較多,容易停留在三根主要腦動脈(大腦中、後、前動脈)的終末支,尤其是大腦中動脈的終末支,因此肺癌腦轉移最常見的部位爲額葉、頂葉、顳葉等處。幕上轉移約佔80%,而以灰白質交界處及灰質內好發。

  ③國外專家Nicolson認爲肺組織中存在較多的由轉移性糖蛋白組成的旁分泌因子,它刺激轉移癌細胞生長,脫落後隨血循環達腦部。由於肺血管與椎靜脈之間常有吻合支,故更易轉移至腦。

  ④肺爲活動性器官,胸腔壓力的改變、咳嗽等因素,均可促使癌細胞脫落進入血循環與發病有關。

  (2)肺癌腦轉移的臨牀表現

  肺癌腦轉移的典型臨牀過程是多數病人首先出現原發癌瘤的症狀,如咳嗽、咳血、胸痛等,間隔若干時間後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也有不少病人先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或二者同時出現,少數病人僅表現爲神經系統症狀。確診原發癌瘤與腦轉移瘤之間的間隔期的長短與原發癌的病期、病理類型、病人的一般狀況、治療及治療效果等有關,50%病例確診原發腫瘤與腦轉移瘤的間隔期少於1年。

  60%以上腦轉移瘤有症狀和體徵。大多數腦轉移病人的臨牀表現與腫瘤的發生部位及佔位效應有關,症狀的出現常較隱蔽但進展很快,呈亞急性起病。慢性發病則以頭痛、精神症狀爲主。約10%病人以突發的腦卒中樣發作爲首發症狀,多爲瘤內出血、腫瘤栓塞、腫瘤壞死、液化及囊變等使腫瘤體積迅速增加所致。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嘔吐、肢體乏力、精神異常、癲癇、視力改變、失語、共濟失調等。

  頭痛爲最常見的症狀,且常爲首發症狀,約50%病人的早期症狀爲頭痛。頭痛可由腫瘤直接侵犯、壓迫或顱內壓增高引起。由於腫瘤體積超過了顱腔內容物的代償能力、腦水腫等,導致顱內壓增高。顱內壓增高的典型症狀是頭痛、嘔吐、視覺障礙三聯徵。

  此外,病人往往有腦膜刺激徵,表現爲頸部疼痛。頭痛的部位常與轉移竈所在部位一致,侷限性頭痛有定位價值,但不可靠。早期顱內壓尚在可代償階段時,可僅有頭昏或輕微頭痛,持續時間由幾分鐘至數小時,有夜間或清晨加重現象,可自發緩解。隨着病情進展,頭痛漸趨明顯,呈持續性。頭痛因蹲下、用力、說話、咳嗽、大便等加重。常伴噁心、嘔吐。當顱高壓進一步發展,將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嗜睡,定向力障礙,可能出現局竈性症狀,甚至發生去大腦強直。

  精神障礙:約30%的腦轉移病人伴有精神異常,多見於轉移瘤累及額顳葉或伴有廣泛腦水腫者。腦轉移初期可能僅表現爲頭昏頭暈,情感淡漠,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情緒不穩,畏光,怕噪音吵鬧,易激惹,警覺性減低,定向力缺失等。部分病人有焦慮不安、性格改變等。後期出現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識障礙。

  10%腦轉移瘤病人以癲癇爲首發症狀,可以是侷限性癲癇、顳葉癲癇或全身性癲癇發作。癲癇發作尤多見於幕上結構轉移瘤。應注意的是,肺癌病人出現的精神症狀也可能由異位內分泌而引起。局竈性症狀局竈性症狀的表現取決於受累的顱內結構,其特徵是逐漸的、進行性的神經功能喪失。局竈性症狀常見於顱內壓增高症狀出現後,但有約25%病人局竈性症狀先於顱內壓增高症狀之前出現,特別是額、頂葉轉移瘤。約40%腦轉移病人出現肌力減退,如一側上肢握力稍差,下肢乏力等,這些症狀輕微,易爲病人或家屬甚至臨牀醫師忽視。偏癱多出現於幕上腦轉移的病人,也可由腫瘤鄰近腦組織水腫所致,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部分病例可迅速恢復。幕下轉移瘤則以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等小腦病徵多見。此外,還可有顱神經受累等症狀。

  (3)肺癌腦轉移的診斷

  根據病人原發肺癌腫瘤病史,臨牀症狀和體徵以及有關特殊檢查如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l)等發現顱內佔位性病竈,排除原發腦腫瘤和其他腫瘤,臨牀診斷肺癌腦轉移可成立。腦轉移多發生於治療後一年內。有肺癌病史者,出現顱內壓增高和域精神神經症狀,首先應考慮顱內轉移瘤。在肺癌診治中應注意詢問有否顱內轉移臨牀症狀並進行相應的神經系統檢查。若有異常應進一步作CT或MRI檢查。以往無肺癌或全身其他部位腫瘤史的中年以上病人,急性或亞急性發病,有顱內佔位病變表現,病情進展較迅速者也應考慮腦轉移瘤的可能,必要時應進一步作CT或MRI檢查以協助診斷。

  此外,對於部分被誤診爲原發腦瘤而術後病理診斷爲轉移癌的病人,應進一步檢查尋找原發病竈,特別是肺。腦轉移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在CT普遍使用之後,腦轉移的發現已大大提前。目前常用CT和MRI來確定腦轉移瘤的大小、數目、部位及侵犯範圍,並用於鑑別診斷、評估治療的反應及併發症、腦轉移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術前檢查以及隨診等。

  ①CT檢查是目前診斷腦轉移瘤最常用手段之一。注射造影劑增強掃描可使病竈更加清晰,能清楚顯示轉移瘤的大小、部位及數目。

  ②MRI目前診斷腦轉移的最佳檢查手段,MRI與CT相比有更佳的軟組織對比度以及可多平面多方位顯示的優點,可更好地分辨顱內的解剖結構。所以MRI較CT更易於早期發現腦轉移,早期轉移竈在CT未出現異常時MRI即可顯示。MRI可更好顯示多發竈,很多CT掃描單發者,經MRI診斷爲多發,且增強後常發現病竈更多,瘤體更大。特別是對幕下轉移瘤,MRI較CCT更易作出診斷。

  ③其他檢查,如立體定向穿刺活檢雖爲有創性的檢查,但在CT引導下可準確地對腫瘤部位進行穿刺,獲得病理學證據,排除原發顱內腫瘤,避免誤診誤治。另外,如原發腫瘤已治癒多年,顱內孤立性病竈難以排除轉移癌,或顱內佔位性病竈診斷不明者,也可在經選擇的條件下行手術探查確診。放射性同位素檢查等對於顱內腫瘤的診斷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鑑別診斷,診斷肺癌腦轉移瘤時應注意與原發性腦瘤,腦膿腫及腦血管病等鑑別,以免誤診爲轉移瘤。以神經系統症狀爲首發表現,影像學檢查發現單發佔位性病竈,需排除原發性腦瘤。有時需經立體定向穿刺活檢或手術後病理檢查或腦血管造影才能作出明確診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