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基礎

時間: 2013-12-20

頸椎椎管從橫斷面看是以椎體後緣作底邊的三角形,其前壁爲椎體後緣、椎間盤及後縱韌帶,後側壁由黃韌帶連接。隨着成人發育停止,椎管的大小也定型,但椎管的發育有個體差異及人種差別。椎管左右徑大,前後徑小,所以,各種原因導致椎管前後徑的狹窄有很大的臨牀意義,是造成頸脊髓受刺激或壓迫的重要因素。這些原因包括先天性或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頸椎間盤突出、頸椎椎體後緣骨刺形成、頸椎後縱韌帶骨化以及黃韌帶肥厚或鈣化等。

  根據測量,頸4、頸5處椎管最小,頸2處椎管最大。由於頸椎的退變最早出現在頸5、頸6兩個節段,所以頸椎退變後出現的頸椎椎管狹窄一般出現在頸4、5、6三個節段。

  頸椎椎管狹窄是指頸椎椎管的前後徑小於正常,正常中國成人的頸椎前後徑應大於13毫米,小於12毫米者即被稱爲頸椎椎管狹窄。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寬1—2毫米。頸椎椎管狹窄是脊髓型頸椎病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脊髓型頸椎病重要的影像學表現,是決定治療方案的重要因素。頸椎椎管前後徑小即頸椎椎管狹窄者更易發生頸椎病。

  導致頸椎椎管狹窄的原因較爲複雜,歸納起來可有以下幾種:

  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較多見,是指個體在發育過程中,頸椎椎管的直徑發育過小,而出現頸椎椎管狹窄,可使椎管的緩衝間隙減少。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原因不清,但可能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其與先天性頸椎椎管狹窄的區別在於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不伴有頸椎的先天性畸形,頸椎椎骨的形態是正常的,只是椎管比正常人要窄小一些。

  退變性頸椎椎管狹窄:是指由於後天的退變因素,如椎體後緣骨刺、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黃韌帶鈣化等突入椎管,導致頸椎椎管直徑變小,而出現頸椎椎管狹窄,可使脊髓腹背側都受到壓迫。由於在頸5—6節段出現退變較早,程度較重,因而一般最多見於在頸5—6節段發生退變性頸椎椎管狹窄。而頸椎黃韌帶肥厚多爲頸椎局部不穩定所致黃韌帶反覆摩擦、牽拉,代償性肥厚,可使脊髓背側受壓。

  先天性因素:由於頸椎的先天性畸形如寰枕融合、齒突發育不全、顱底凹陷、頸椎分割不全等,同時大多伴有頸椎椎管的狹窄,因此這種情況稱爲頸椎先天性椎管狹窄,可使脊髓受壓,臨牀比較少見。

  頸椎動態性狹窄:因頸椎間盤變性所致頸椎不穩定,當頸椎屈伸活動時頸椎椎管更加狹窄而發生脊髓壓迫,也可出現交感神經症狀。

  頸椎椎管外傷性狹窄:如頸椎外傷後,椎體爆碎性骨折的骨片突入椎管、頸椎骨折脫位或椎板骨折等,可使頸椎椎管狹窄,脊髓受壓。這在頸椎外傷的病人中常見,目前多數醫生稱之爲急性或陳舊性頸脊髓損傷。

  其他的疾病性原因:包括目前原因尚不太清楚的頸椎後縱韌帶骨化(OPLL)、強直性脊柱炎以及氟骨症、特發性瀰漫性骨肥厚症(DISH)等原因,也可導致頸椎椎管狹窄等,其中,頸椎後縱韌帶骨化較常見。

  應當指出的是,雖然頸椎椎管狹窄是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基礎,但是如果僅僅存在頸椎椎管狹窄,而沒有相應的脊髓受到壓迫的臨牀症狀,是不能診斷爲脊髓型頸椎病的。這就如同一個正常人,僅有頸椎骨質增生、骨刺形成、頸椎不穩定等頸椎退變的影像學表現,而沒有相應的臨牀表現,不能診斷爲頸椎病一樣。如果一個人僅僅是在體檢拍片時,意外地發現了頸椎椎管狹窄的影像學表現,而沒有相應的臨牀症狀,也只能稱之爲頸椎椎管狹窄,而不能診斷爲頸椎椎管狹窄症。

  歷史上,有醫生把同時存在頸椎管狹窄的脊髓型頸椎病稱之爲“頸椎椎管狹窄症”,但由於頸椎椎管狹窄是大多數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基礎,而且,頸椎椎管狹窄症的臨牀症狀、體徵符合脊髓型頸椎病的臨牀表現,一般來說,頸椎椎管狹窄症的治療方法與合併有頸椎椎管狹窄的脊髓型頸椎病均採用頸後路椎管開大成形術,預後也大致相同,因此,目前大多數臨牀骨科醫生已經把頸椎椎管狹窄症歸入脊髓型頸椎病的概念而不作進一步的鑑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