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區別

時間: 2011-02-20
抑鬱症和焦慮症是危害全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抑鬱症終生患病率爲6.1%~9.5%,約13%-20%的人一生曾有過一次或一次以上抑鬱體驗,15%的重度抑鬱症可因自殺而導致死亡。預計至2020年,將從目前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中的第4位躍至第2位。焦慮症臨牀上分爲廣泛性焦慮(GAD)和驚恐障礙(PD)2個類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GAD發病率爲2.0%-4.7%,PD終身患病率爲1.5%一3.5%;某些特定人羣(如冠心病患者、臨考學生)發病率可高達10%以上,約佔神經症患者的41.3%。 抑鬱和焦慮都屬於情感症狀。但是,焦慮是短時間的變化,抑鬱是長時間的持續症狀。在臨牀上,由於抑鬱和焦慮症狀合併存在,常常導致二者難以區別。WHO和美國的Michigan大學曾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了兩者的共病率達50%左右,部分學者主張將兩者合二爲一。但在多種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中抑鬱障礙與焦慮障礙均被劃分爲兩個獨立的單元。 本文將探討抑鬱症和焦慮症在診斷、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等方面的差異,爲臨牀上對兩者進行鑑別提供依據。 1診斷標準:依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一3)中的定義,抑鬱症主要是以心境低落爲主,與其處境不相稱。主要症狀有:興趣喪失,精力減退或疲乏感,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睡眠障礙,食慾降低,自我評價過低,自覺思考能力下降,甚至反覆出現自殺念頭或有自傷行爲。 焦慮症分爲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2種。驚恐障礙以反覆的驚恐發作爲主要原發症狀,發作無明顯誘因,間歇期無明顯症狀,發作時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及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並常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瀕死恐懼或失控感等痛苦體驗。其發作突然開始,迅速達到高峯,發作時意識清晰,事後能回憶。廣泛性焦慮以缺乏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提心吊膽、緊張不安爲主要原發症狀。 焦慮患者有時合併抑鬱狀態,抑鬱患者多半容易出現焦慮症狀,從理論上講能夠分爲: ②抑鬱特有的症狀;
③二者共有的症狀。 雖然抑鬱症與焦慮症病人共同存在低落,抑鬱症病人臨牀上以自責自罪、自殺企圖較多見,泌尿生殖系統及胃腸道症狀更爲突出,如尿頻、性淡漠、陽痿、噯氣、消化不良、便祕及腹脹等。而焦慮症病人的焦慮情緒並非由實際威脅或危險所引起,或其緊張不安或恐慌程度與現實處境很不相稱。其疑病觀念往往是導致焦慮、情緒不良的關鍵所在,症狀更多地表現爲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症狀,如心悸、暈厥、胸悶、窒息感、呼吸困難等。此外,抑鬱症一般於焦慮症狀反覆發作後期產生,而焦慮症狀常常在抑鬱症第一次發病時就伴發。屠鑑源等對伴抑鬱症狀的焦慮症與伴焦慮症狀的抑鬱症在臨牀症狀、認知、應激、自知力等方面進行了臨牀對照分析,兩者認知功能上的比較顯示焦慮症所存在的認知曲解較輕;雖應激評分在焦慮症與抑鬱症兩者總分上比較無顯著差異,但抑鬱症病人在生活事件應激,抑鬱症狀評分方面明顯高於焦慮症。 2發病機制: 對抑鬱症和焦慮症發病機制的研究表明:均爲各種生物學改變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多組織、多器官共同參與,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相互影響的結果。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學機制複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社會因素、遺傳學因素、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以及免疫機制研究幾個方面 2.1心理社會因素和遺傳學因素:社會學研究表明,重大應激性生活事件是導致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重要原因。同時調查發現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的一級親屬同病率爲14%,血緣關係愈近,患病機率愈高。 2.2神經生化研究:目前的研究認爲抑鬱症是腦中單胺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NE)、5一羥色胺(5一HT)和多巴胺(DA)功能不足所致。70年代以來人們對突觸後受體敏感性的改變更爲重視,提出抑鬱症是腦中NE、5一HT受體敏感性增高的緣故。焦慮症主要是5一HT系統功能亢進,NE功能系統亢進,一氨基丁酸(GABA)功能不足等機制,有學者概括爲神經遞質假說。 2.3神經內分泌:研究神經內分泌研究主要集中在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HPA)和下丘腦一垂體一甲狀腺(HPT)軸兩方面。抑鬱病人血漿皮質醇含量高,尿皮質醇及代謝物排出也高;近年還發現病人腦脊液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濃度增高,提示抑鬱病人HPA軸功能障礙。焦慮症主要是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HPA)軸、下丘腦一垂體一陛腺(HPG)軸活動異常等,有學者概括爲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假說。趙曉琳等研究發現一氧化氮(N0)可能也是焦慮障礙的神經生物化學機制之一。 2.4免疫機制研究有關免疫機制研究則揭示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免疫功能改變可能是其病因,也有可能是抑鬱症和焦慮症而致的結果。一般研究表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呈抑制性改變,其機制可能與患者大腦左半球損害和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功能亢進有關。有學者提出“應激一細胞因子一抑鬱症”的模式來解釋免疫系統在應激性事件與抑鬱症和焦慮症發病中的相關。 雖然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病機制相近,但在免疫學、內分泌和單胺遞質方面還存在顯著性差異。抑鬱症5-HT低下比焦慮症明顯。似乎從正常一焦慮一抑鬱,是一個5一HT從正常一輕度降低一中度降低的連續14-15]。焦慮症的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比抑鬱症更明顯。抑鬱症患者的血小板NE濃度低於焦慮症患者,抑鬱症中樞NE降低,而中樞NE能可抑制外周NE能,當中樞NE能降低時,外周NE能脫抑制性興奮,導致抑鬱症的交感神經功能也亢進口。這是臨牀上焦慮症出現心率加快和多汗的機率比抑鬱症多的一方面原因。 3.治療方法: 目前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主要分爲三環抗抑鬱藥、四環抗抑鬱藥、選擇性5一HT再攝取阻滯劑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還有較新推出的新型抗抑鬱藥,如瑞美隆、萬拉法新等。用於緩解焦慮症的藥物以苯二氮類爲主,包括利眠寧、安定及其衍生物。
中醫注重整體觀和辨證施治。認爲抑鬱症屬於中醫“鬱證”範疇,因情志所傷,肝氣鬱結,逐漸引起五臟氣機不和,主要是肝、脾、心三髒受累及氣血失調而成。中藥治療實證以疏肝理氣爲主,配以行血、化痰、利溼、清熱、消食之劑;虛證則以補益氣血扶正爲法。而焦慮症屬“心病”範疇,其臨牀表現與“驚悸怔忡”“百合病”等相類似。主要病機爲臟腑虧損,或爲痰熱痰血擾心,主要病位在心、肺、脾、腎、膽等,以虛證爲主,實證較少。故治療一般以補虛爲主,祛邪爲輔,虛證以益氣、養血、滋陰爲主,酌加寧心安神之品;實證則清火化痰、行瘀鎮驚爲主。 鍼灸以調神理氣爲治則,利用單純針刺、電針或艾灸等不同方法調整患者大腦功能的缺陷,在臨牀上發揮了很好的抗抑鬱和抗焦慮效。此外,單純的藥物治療不能完全有效地改善抑鬱和焦慮症狀,需要對其輔以針對性的情志護理。 4小結: 此外,就世界範圍而言I對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治療己經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國國立曾代醫學中心正在從事對針灸泊療抑鬱症的客觀科學的評價朗。因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對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研究和治療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發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