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扁桃體炎的原因

時間: 2011-09-07
       1、全身或局部受涼,機體反應性失調,抵抗力降低。
  2、存在於扁桃體陷窩內的細菌毒力變強。
  3、鼻腔、口腔、咽部和外界的細菌侵入扁桃體。

        孩子患扁桃體炎後有畏寒發熱,全身不適,頭痛、嘔吐、吞嚥疼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張嘴困難。
  孩子患了扁桃體炎後要臥牀休息,室內溫度不宜過高,以不感覺寒冷爲宜。應多飲水,吃富於營養易於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米湯、米粥、豆漿、菜泥、蛋湯等)。注意口腔衛生,可用鹽水或2%小蘇打水或3%硼酸水漱口,每日4~5次。局部塗3%碘甘油,每日一次。一般可口服磺胺藥或注射青黴素(要做試驗,防止發生過敏反應。)在用藥過程中,如病孩出現皮疹、體溫突然升高、腹痛或出現休克的早期症狀時,家長要立即停藥,及時去醫院救治。

  預防扁桃體炎的關鍵是讓孩子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注意穿衣冷暖,避免受涼,使之少患或不患感冒。要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發病症狀:
                  1患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初體溫升高,精神不振,厭食,流涎,打開口腔可見扁桃體表面潮紅、腫脹。病情嚴重時,扁桃體因腫脹而突出於隱窩外,有時還可見小壞死竈和化膿竈。
                  2慢性扁桃炎是由急性炎症反覆發作所致,多見於體質較差。扁桃體表面失去彈性,隱窩上皮組織增生。在機體抗病能力下降時,也可出現急性發作。                   1抗菌消炎:肌肉注射青黴素80萬單位,每日2次。或口服青黴素膠囊
                  2局部處理:扁桃體局部塗抹2%碘溶液或碘甘油消炎。
                  4手術治療:對反覆發作扁桃體炎,在炎症緩和期可施扁桃體摘除術。對於繼發性扁桃體炎,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症狀]
突然發病,畏寒發熱,體溫可達38-40℃,體溫過高者可抽搐,尤以夜間體溫更高。可有全身不適,頭痛、腰背及四肢痠痛、食慾不振、便祕。嬰幼兒可有嘔吐、腹痛,這是由腸繫膜淋巴結同時發炎所致。咽痛初爲一側,繼爲雙側,吞嚥或咳嗽時加重,可引起同側反射性耳痛。炎症波及咽鼓管,則感耳悶、耳鳴。扁桃體極度腫大時可致咽梗阻及呼吸困難,喘鳴等。頜下淋巴結腫大疼痛。檢查時可見扁桃體腫大充血,表面覆蓋白色或黃色點狀滲出物,滲出物有時連成膜狀,容易擦去。 [後果如何] 扁桃體炎本身並不是十分嚴重的疾病,但它能引起高熱驚厥、中耳炎、腎炎等併發症卻應引起重視。 [首先做什麼] 高熱時防止熱驚厥,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瘟。 [是否去就醫] 有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表現應該就診。 [醫生會採取什麼措施] 1、醫生如果考慮本病,應查血進一步驗證本病診斷。 2、醫生根據病情商討治療方案,重者收住院治療。 3、門診治療者開含片、漱口藥水,清潔口腔。 4、給予抗生素治療。病情嚴重的需靜脈用藥。 5、對症治療減輕痛苦及併發症,如退熱、止咳等治療。 [我應該做些什麼] 1、做好口腔炎症護理。 2、做好日常生活照顧,按時用藥。

扁桃體和鼻腔後面的腺樣體及咽後壁的淋巴組織共同組成一個環狀的淋巴網,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對進入呼吸道的空氣起到過濾作用,這是一個強大的防禦機構。扁桃體首當其衝,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就會在此大量繁殖,扁桃體就會發炎。 小兒患扁桃體炎時全身的感染症狀很明顯,孩子表現爲:高燒可達39~40℃,同時伴有寒戰,全身乏力,頭痛及全身痛,食慾不振,噁心和嘔吐。檢查咽部時可發現扁桃體上有膿。這是最有力的診斷依據,因爲光憑全身症狀不能與其他感冒相區別。 專家認爲扁桃體炎一旦成爲病竈,細菌就會在這裏繁殖,併產生毒素,隨血液進入人體,使人體發生免疫反應,而這種免疫反應是一種異常的過敏狀態,可以進一步導致不少重要臟器得病,如急性腎炎、風溼病等,這些併發症的危害遠遠超過扁桃體炎本身的危害。
            部分小兒在長期炎症刺激下,扁桃體功能失常而轉爲對機體有害的“病竈”,目前已發現風溼病、腎炎和某些心臟病與扁桃體炎有關。因此,小兒扁桃體炎的治療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不可擅自用藥。

                                 
                              扁桃體是環繞咽部好幾對淋巴組織的總稱。人們通常所說的扁桃體指的是位於咽峽部的齶扁桃體,它是所有扁桃體中最大的一對,作用也最大。衆所周知人體的扁桃體是免疫器官,正常的扁桃體像兩名哨兵一樣守衛在咽口,對人體健康起着保護的作用。扁桃體內有大量的淋巴細胞,當遇到侵入咽部的細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時,可以將其吞吃掉。既然扁桃體具有消滅和抵制病原體的能力,那爲什麼它本身又容易發炎呢?這要從它的結構特點說起。

                                  扁桃體爲啥成了“窩藏犯”

                                 
                              扁桃體的表面有許多凹陷的小坑,每個小凹陷都是一條管道的開口,其後有彎彎曲曲的小盲管,一直通到扁桃體的深處,它們是細菌病原體滋生繁殖的場所。大量致病菌除了空氣飛沫傳染外,偶爾還會經飲食相互傳染,病菌附在扁桃體表面,再進入扁桃體小窩內。扁桃體小窩有“鳥巢狀”結構,不同的細菌可以寄居於不同的“鳥巢”內。因此,即使在正常情況下,扁桃體內也是“窩藏”着許多病菌的。如果扁桃體發炎後未能得到徹底治癒,這些小窩又可以成爲細菌的“庇護所”,急性期過後,仍有不少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在小窩內寄存,在一定範圍內,能與人體“和平”相處。但是,一旦人體抵抗力降低,如過勞、受涼、潮溼、菸酒過度或患有其他慢性病時,這些細菌就會興風作浪,大量繁殖而引起扁桃體化膿性病變。

                                 
                              由此可見,扁桃體炎的發生與身體機能狀態密切相關,我們平時要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若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或雖非反覆發作,但曾引起咽旁隙感染或扁桃體周圍膿腫者,應儘早將病竈性扁桃體摘除,以免後患。

                           小兒患扁桃體炎時全身的感染症狀很明顯,孩子表現爲:高燒可達39~40℃,同時伴有寒戰,全身乏力,頭痛及全身痛,食慾不振,噁心和嘔吐。檢查咽部時可發現扁桃體上有膿。這是最有力的診斷依據,因爲光憑全身症狀不能與其他感冒相區別。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扁桃體炎多爲細菌感染,特別是化膿性扁桃體炎更是化膿菌所致,所以必須使用抗生素。慢性扁桃體炎引起的扁桃體肥大可造成呼吸困難,特別是睡眠時,因舌頭也鬆弛後倒,致使鼾聲如雷,天長日久會因慢性缺氧而影響生長髮育,慢性缺氧還會使孩子的智力發育受到影響。

家庭護理要點
    1.扁桃體一般3~10歲時最大, 10歲以後逐漸萎縮,因此兒童時期的扁桃體炎是防治的重點。
 2.加強鍛鍊,特別是冬季,要多參與戶外活動,使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3.保持口腔清潔,吃東西后要漱口。
    4.急性扁桃體炎多爲細菌感染所致,特別是化膿菌,如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須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黴素類最有效,根據炎症的輕重程度可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
    5.慢性扁桃體炎或扁桃體肥大可作扁桃體切除,現在多采用扁桃體快速擠切術,手術時先在病兒嘴內噴表面麻醉藥,稍等一會兒,病兒的咽部感覺就會遲鈍,再讓他躺在牀上,醫生使用一種叫擠切刀的器械,在病兒張口的一瞬間就能將扁桃體全部切除。手術十分迅速,病兒還未感覺疼痛,手術就完成了,病兒一直清醒,所以能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進血管收縮,預防術後出血。手術不需住院,術後門診觀察1~2小時便可以回家。
    6.術後1~2周內吃半流質飲食,如面片,雞蛋糕。
    7.手術切除以後並非完事大吉,還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儘量不切除。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是4—10歲兒童多發病,也是引起高熱驚厥的重要原因,還是引起風溼熱、急性腎炎的前驅病。本病大多數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典型患兒主要症狀爲突起高熱(量體溫在39℃—41℃之間),持續2—4天不退或退而復升,食慾減退,多伴有嘔吐。體檢發現單側或雙側齶扁桃體充血,表面可見黃色或白色分泌物覆蓋。頸部或頜下淋巴結也會腫大,壓之疼痛。

                     
     扁桃體灌膿的孩子多數需要住院治療。本病患兒需要很好護理:發熱時應臥牀休息,鼓勵患兒多飲溫開水,可喂稀飯、麪條、藕粉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禁吃雞蛋。若測量患兒體溫≥39℃,則給予物理和藥物降溫,以緩解高熱引起的併發症。極少數患兒在病程中表現超高熱(體溫≥41℃)、高熱抽風或嚴重脫水等情況,一定要住院緊急救治,以免危及生命。一般說來,經過正規抗菌消炎治療一週,患兒臨牀症狀可全部消失,熱退,扁桃體縮小,表面膿性分泌物消失。本病完全治癒後預後良好,家長不必擔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