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坐浴療法治療痔瘡療效觀察

時間: 2011-01-11

  【關鍵詞】 痔瘡;坐浴療法;護理

  痔瘡是臨牀常見病、多發病,許多痔瘡病人須通過手術而治癒,但年老體弱、孕產婦、嬰幼兒等不宜手術者,希望通過其它方法解除痛苦,達到治療的目的。2000~2002年我院肛腸科門診採用中藥坐浴療法治療痔瘡600例,並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600例,男280例、女320例,年齡15~73歲,平均41.5歲。病程最短1 d,最長13 d,平均5.0 d。內痔60例,炎性外痔100例,血栓外痔100例,混合痔280例,肛裂60例;其中疼痛540例,出血365例,水腫520例,痔脫出322例。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將苦蔘、大黃、蒼朮、黃柏各30 g及地榆20 g、五倍子15 g用大塊紗布包裹繫緊,放入大容器中,加水3 000 ml,煮沸30 min,將藥渣撈出後加入芒硝30 g。先用溫水將肛門洗淨,然後先以蒸氣薰蒸肛門,待藥液溫度爲40 ℃時坐入其內,用小方巾邊洗邊按摩肛門,每天1劑,早晚各1次,每次30 min, 7 d爲1個療程。

  1.2.2護理方法:①飲食護理。鼓勵病人照常進食,不要因大便困難減少飲食。避免辛辣、生冷、厚燥之品,禁忌過量飲酒,勿食不潔食物,以防便祕及腹瀉,宜多吃蔬菜及清淡食物,注意增加營養,保持大便通暢和定時排便。②對內痔及肛裂出血較多的病人,坐浴後可將消腫消炎止血栓放入肛門內,止血效果更迅速、有效,但注意放栓劑時,肛門口塗少許馬應龍痔瘡膏,起到消炎、消腫、止痛、潤滑的作用。③內痔脫出病人坐浴後,局部塗少許石蠟油,用手托住將內痔還納入肛門,可以用丁字帶加以固定,以防再脫。④對痔水腫伴有疼痛者,囑其絕對臥牀休息,坐浴時,可將芒硝增加至60 g,增加坐浴次數(3~4次/d)。⑤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大便時不宜久蹲;多做提肛運動,每日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⑥坐浴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1.2.3療效標準:①痊癒。便後出血停止,痔核消退,無脫出,無疼痛,外痔無水腫。②顯效。便後無出血,嵌頓之內痔明顯縮小,無疼痛,痔粘膜輕度充血,外痔略有水腫。③有效。便後出血減少,腫物脫出部分能還納,外痔水腫,疼痛稍減。④無效。原有症狀無改善或加重[1]。

  2結果

  本組600例,經1個療程治療,痊癒497例,顯效65例,有效3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8.7%。一般多在2~4 d見效,未出現不良反應。

  3討論

  中藥坐浴療法有2 000多年的歷史,是外治法的一項重要內容[2]。祖國醫學認爲痔瘡是由於體內生溼積熱、溼熱下注肛門,使肛門充血灼痛引發痔瘡[3]。本方劑中地榆有涼血止血之效;苦蔘、蒼朮、黃柏、五倍子有清熱燥溼、生肌斂瘡,祛風止癢之效;大黃、芒硝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又有祛瘀消腫止痛之功,對水腫、疼痛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諸藥相配起到清熱解毒、收斂止血、軟堅消腫、止痛之功能,並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對老年人及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有簡便易行、有效的實用價值。同時提供正確的護理指導,可提高治療效果。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14
脫肛 指肛管、直腸粘膜、直腸全層或部分乙狀結腸脫出肛外。可用馬齒莧30克,石榴皮、五倍子各15克,煎湯薰洗患處。肛門溼疹 以瘙癢、分泌物增多、皮疹呈多形易復發爲主要特點的過敏性疾病。取黃柏、蛇牀子、苦蔘各15克,五倍子18克煎後薰洗。血栓性外痔 指肛門緣靜脈破裂,血液外滲到結締組織,於肛門部皮下形成圓形腫塊。取乳香、沒藥、紅花、川穹各10克,白芷、枳殼、青黛各8克,煎後薰洗。炎性外痔 指肛門破裂充血,水腫,有明顯觸痛。用金銀花、蒲公英各15克,大黃、黃柏各10克,荊芥、防風、白芷各8克,煎後薰洗。內痔便血 指內痔,因大便乾燥引起出血。用生槐花、生地、蒲黃、側柏葉各15克,蒲公英25克,煎湯薰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