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熱早期症狀有哪些?

時間: 2013-05-19

春天是萬物的開始,給人新的希望.但是同時在寒冬中隱藏的疾病也會在這時候發病,給人帶來痛苦.中華網健康頻道專題爲你詳細介紹如下知識:風溼熱早期症狀,祝您早日治療康復!
  【臨牀表現】
  1.前驅症狀 在風溼熱的典型臨牀症狀出現之前2~5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的臨牀表現,如發熱、咽喉痛、頜下淋巴結腫大、咳嗽等症狀。經治療症狀消失後,可無任何不適。感染輕者可無明顯臨牀症狀。有時輕症患者會完全遺忘此病史。臨牀上僅1/3~1/2風溼熱患者能主訴出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典型的臨牀表現 最常見爲發熱、關節炎和心臟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和舞蹈病也偶爾見(圖1)。
  (1)發熱:50%~70%患者有發熱,熱型不規則。高熱多見於少年兒童,成人多中等度發熱。輕症病例往往僅有低熱,甚至無發熱。低熱有時僅在常規定期測溫時才被發現。
  (2)關節炎:典型的關節炎呈遊走性、多發性,同時侵犯數個大關節,以膝、踝、肘、腕、肩關節較常見。急性發作時受累關節呈紅、腫、灼熱、疼痛和壓痛,活動受限制。急性期過後不遺留關節變形。典型的風溼性遊走性關節炎係指在較短時間內,如24~48h,關節炎(痛)可從一個部位轉移到另一位置。關節症狀受氣候影響較大,對天氣變化甚爲敏感,常在天氣轉變前(尤其是變冷及雨天)出現明顯關節痛,氣候穩定後症狀減輕。水楊酸製劑對風溼性關節炎有極好的療效,用藥後多於48小時內病情得到緩解。對輕症的關節炎患者,常需要仔細檢查,逐個關節進行觸診才能發現關節炎的存在。輕症患者可僅有關節痛,偶爾表現爲髖關節、指趾關節、頸椎、下頜關節或胸鎖關節痛,胸肋關節痛常被誤診爲心肌炎、心臟神經官能症、肋間神經痛。近年的病例,關節炎約佔57%,關節痛約佔70%。
  (3)心臟炎:典型的心臟炎患者常主訴有心悸、氣短、心前區不適、疼痛等。瓣膜炎時可有新的心尖區高調、收縮期吹風樣雜音,疾病早期此雜音響度呈易變性,但不隨體位和呼吸變化;亦可有心尖區短促低調舒張中期雜音,此舒張期雜音稱爲Carey Coombs氏雜音。該雜音與二尖瓣狹窄雜音的區別爲前者不存在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明顯壓力階差。如心底部(胸骨左緣)主動脈瓣區新出現舒張中期柔和的吹風樣雜音,尤其在急性風溼性心臟炎無二尖瓣雜音時應考慮爲主動脈瓣炎所致。心肌炎常伴有心尖區收縮期及舒張期雜音。心動過速(入睡後仍心率超過100次/分)是心肌炎的早期表現。對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後出現進行性心悸、氣促及心功能減退,應予嚴密追蹤,以排除早期心肌炎。病情嚴重時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狀和體徵如心動過速、呼吸困難、咳嗽、端坐呼吸,甚至出現肺水腫,這是由於左心室容量超負荷所致。X線或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心臟增大。心包炎可表現爲心音遙遠,心包摩擦音或胸痛。二尖瓣關閉不全的雜音有時可被心包摩擦音遮蓋,至心包炎消退後才被發現。超聲心動圖檢查可測出心包積液。心電圖可有低電壓,胸前各導聯ST段擡高。X線可有心影增大,坐立位時心影下部增大呈燒瓶樣;平臥時心底部明顯增寬,心腰消失。近年報道心臟炎發生率約佔45%。
  (4)環形紅斑:臨牀上少見。其在風溼熱的出現率各家報道不一,爲6%~25%。爲淡紅色的環狀紅暈、中央蒼白,多分佈在軀幹或肢體的近端,時隱時現。有時幾個紅斑互相融合成不規則環形,其大小變化不一,癢不明顯,壓之退色。
  (5)皮下結節:亦屬少見,據統計其出現率在2%~16%不等。爲稍硬、無痛的小結節,多發現於關節伸側的皮下組織,尤其在肘、膝、腕、枕或胸腰椎棘突處,與皮膚無粘連,無紅腫炎症,常在心臟炎時出現。
  (6)舞蹈病:發生在兒童期,4~7歲兒童較多見,成人幾乎不發生,一般出現在初次鏈球菌感染後2個月或以上,由風溼熱炎症侵犯基底核所致。爲一種無目的、不自主的軀幹或肢體動作。如面部表現爲擠眉目、眨眼、搖頭轉頸、努嘴伸舌;肢體表現爲伸直和屈曲、內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後等無節律的交替動作,激動興奮時加重,睡眠時消失,情緒常不穩定是其特徵之一。須與其他神經系統的舞蹈症鑑別。由於其在風溼熱的後期出現,故常不伴有其他明顯的風溼熱臨牀表現,國內報道其發生率在3%左右。國外報道可高達30%。
  (7)其他表現:進行性疲倦、乏力、貧血、肌痛、多汗、鼻出血、瘀斑等也相當常見。皮膚的不典型表現可爲結節性紅斑和多形紅斑。有時可有嚴重腹痛,酷似急性闌尾炎和急腹症。此可能是由於風溼性血管炎所致。若發生風溼性腎炎,可有尿紅細胞和蛋白。至於風溼性肺炎、胸膜炎和腦炎,近年已比較少見。
  3.風溼熱的臨牀分型 根據風溼熱的疾病過程,可分爲下列4型:
  (1)暴發型:本型多見於兒童,急性起病,病情兇險,常因嚴重心臟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風溼性肺炎等於短期內死亡。此型在國內已少見。但在西方國家,由於過去很長時間無新發病例,人羣免疫力下降,近年報道有本型病例發生。
  (2)反覆發作型:本型最常見。在復發時具有重複以往臨牀表現的特點。復發常在初發風溼熱後5年內可能性最大。有下列情況者複發率較高:①既往有風溼性心臟病者。②有風溼熱復發病史者。③咽部鏈球菌感染後症狀明顯,免疫反應較強者(如ASO等抗體效價較高者)。④本次鏈球菌感染距離前次風溼熱發作時間少於2年者。⑤年齡較輕者。⑥不能堅持繼發性預防者。有上述一種或多種情況者,其複發率在18%~58%。單純關節炎患者預後良好,無關節畸形發生。心臟炎患者的預後與反覆發作次數、每次發作的嚴重程度、能否堅持繼發性預防和早期抗風溼治療有關。
  (3)慢性型(或稱遷延型):病程持續半年以上,常以心臟炎爲主要表現,在疾病過程中,症狀緩解和加劇反覆交替出現。既往有心臟受累,特別是有心臟增大或瓣膜病者發生率較高,但亦有爲初發風溼熱者。能堅持繼發性預防和足夠療程抗風溼治療者預後較好,放棄預防及治療者預後較差。有統計約1/3瓣膜受累的慢性型患者,因放棄預防或治療不堅持而於6年內死亡。
  (4)亞臨牀型(隱性風溼熱):本型一般無特徵性臨牀表現,有時僅有疲倦乏力、面色蒼白、低熱、肢痛,可有咽痛或咽部不適史。查體僅發現有頜下淋巴結壓痛(提示近期有過扁桃體炎)。化驗室檢查常有ESR加速,α-糖蛋白增高,ASO效價增高,血清循環免疫複合物(CIC)持續增高,抗心肌抗體陽性。心電圖正常或有輕度P-R間期延長,維持一段時間後可因風溼熱活動性加劇而出現典型臨牀表現,或病情呈隱匿進行,若干年後出現慢性風溼性心臟病。
  風溼性心臟炎是風溼熱最重要的臨牀表現,常發生於關節炎後2周內。心包常爲滲出性炎症,可有摩擦音和胸痛等症狀;縮窄性心包炎罕見。心肌常有淋巴細胞浸潤,並可有局竈性壞死。心肌的Aschoff小體是風溼性心臟病的病理學特徵,它是結締組織中膠原纖維發生纖維蛋白樣腫脹和變性,繼以炎性細胞浸潤而形成的肉芽腫。新的柔和的反流性心臟雜音提示存在瓣膜炎。瓣葉邊緣由細胞浸潤和纖維化形成的疣狀病變(verrucous lesion)是瓣膜炎的特徵,二尖瓣瓣葉上的疣狀病變可引起柔和的舒張中期雜音(Carey Coombs雜音)。瓣膜炎最常累及二尖瓣,主動脈瓣次之,極少累及三尖瓣和肺動脈瓣。心臟炎的心電圖變化包括ST段或T波改變;有時有心臟傳導異常,並可能引起暈厥。
  以上就是風溼專家介紹的關於風溼熱早期症狀的知識,中華網健康頻道祝你早日康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