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拳手記之二:太極拳與頸椎病

時間: 2013-09-03

一)頸椎出毛病的原因:

頸椎病是困擾現代人的常見病。由於我們保持一個姿勢太久,不懂得如何放鬆頸部肌肉,時間長了,頸椎附近的筋膜肌肉等軟組織失去了柔軟的彈性,不平衡地拉扯着椎體,使頸椎失穩,就會常常發生落枕(有人打個噴嚏也會落枕)。落枕以後,受壓迫的軟組織失去了正常的代謝通道,發炎的滲出液沒地方可去,就只好在局部呆着,這樣,進一步造成局部組織的粘連,給下一次落枕造成了機會。落枕經常發生在頸椎的同一側,就是這個原因。

二)頸椎病初期的症狀

頸部長期的組織粘連,肌肉和筋膜發硬,會壓迫頸椎附近的血管神經,造成一系列症狀,如:眼睛視力減退,偏頭痛,脫髮,心率異常,失眠多夢,眩暈,記憶力減退,易疲勞等等,這些都是早期症狀,再往後的疾病,在網上可以查到。

三)對策

好消息是,在國內,好多醫生開始注意到由頸椎問題導致的一系列疾病,老祖宗還留下了一系列自然療法,起碼讓我們從根上對治(可參考我鏈接上的武醫養生的有關內容,如抓筋療法)。但在國外,很多醫生沒有這個認識,起碼我遇到的醫生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所以,俺自己有問題時,索性自己解決。那就是選擇合適的運動來緩解症狀。太極拳,羽毛球,放風箏等,都不錯。

瑜伽是個放鬆身心的好辦法,但如果操作上不小心,容易受傷。我自己就有一次肩頸倒立傷到頸椎的經歷,症狀是手臂肩膀發麻疼痛,持續了一週,最後在打太極拳時遇到一位正宗練家子,教我放鬆以後,他在我背後三拳兩掌給打好了。

四)太極拳對治頸椎病的原理

都知道打太極要放鬆,但不知什麼原因,少有人提到太極拳,特別是慢騰騰的楊氏太極要求的放鬆,是儘量不用肌肉,只用韌帶和筋膜加骨頭架子,來完成每個動作和動作之間的轉換。(這樣練下來爲什麼太極拳能發力打人,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可以想象:如果在肌肉放鬆,不承擔重量的狀態下去活動筋膜韌帶,比如平擡手臂,其效果就是在韌帶和骨頭上加了一個沙袋,來拉扯粘在一起的軟組織,就是在給肩胛附近的筋做按摩。因爲頸椎上真正鈣化粘連的地方是軟組織,是那些把肌肉和骨頭連在一起的東西。

打太極拳要求沉肩墜肘,實際是鬆掉(舍掉)肩頸部着力的肌肉,讓手臂的重量掛在肩關節和胸椎上,掛的好了,有時會覺得自己沒有手臂,這樣擡起雙手時,感覺擡着一個極重的物品。這時頸部,肩胛的肌肉在放鬆狀態,每一個動作都是在鍛鍊筋膜和韌帶組織。

五)不打太極也能放鬆

在平時的生活中,行走坐臥,可以隨時試試這種太極的放鬆,特別是看電腦時,仔細體會自己的肩頸部,會覺察到哪塊肌肉是緊張的。自己“聽”自己,自己“觀”自己,自己就可以隨時校正自己。

頸部的放鬆:試着放鬆頸部的肌肉,輕輕收一點下巴,鬆到自己覺得像動畫片上的木偶娃娃,坐在車子上,車一動,他們的頭跟着晃動,(不是同時晃,是前後晃),搖逸,就是那個感覺。

頂頭懸:將頸部肌肉放鬆,頸椎自然舒直,頭部因爲肌肉舒鬆開而自然座於頸椎上。頭頂似有繩懸,頭部有微微的懸空感。找到那個可以讓頭做到脖子這個架子上,扒掉舍掉脖子上的肌肉。比較形象的:都看過放在車上的小人偶、小動物吧,車子一動,他們的頭就輕盈盈,隨車搖曳。

在做不到真正的頂頭懸之前,脖子很容易僵硬,在體會到脖子僵硬的時候放鬆肌肉,擺正頭顱,利用地球引力,把頭放在頸椎這個架子上。有這麼個位置,可以讓頭顱不偏不倚,彷彿懸空,輕盈靈活。找到這個位置。

要點:頭顱放正,此時眼睛平視,舍掉脖子上的肌肉。

肩關節的放鬆:

鬆肩:要鬆肩,首先要將胳膊鬆透。這樣來體會胳膊放鬆:兩腿站直後彎腰,兩臂如吊環一般自然下垂,與地面成九十度角,感受一下此時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覺。此時手指會有腫漲的感覺,用腰帶着手臂晃一晃,體會一下肩的感覺,記住這個感覺。

緩緩站直身體,每移動一分重新體會一下,放鬆的狀態如有變化就重新調整到鬆。胳膊能鬆開後,胳膊的重量都綴在肩關節,所以你會感覺到手臂是有重量的。有一定時間積累後肩關節會慢慢鬆開。

鬆肩很重要。首先要知道鬆的感覺,如果有點困惑,如果恰好家裏有小孩子,看看他們的手臂,找找感覺。如果直立後感覺不到手指的漲熱麻,那就是還沒有鬆透。檢查肩關節。

注:看來和頸椎病有些緣分:有一個認識20多年的朋友,學中醫帶練功夫,在醫院一直搞頸椎腰椎治療;最近學太極拳,又遇到了熱心的拳友和老師,給我不少幫助和啓發。還在網上遇到一個兩個孩子的媽媽,太極拳老師,是以上綠色體文字的作者,她親身實踐搞清了這些道理,現在開班教人打拳,收效很好。

以上是自己練習一段後的體會,也參考了這些朋友的觀點。

相關文章
評論